曹云娣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學生在低年級沒有打好寫話基礎,將直接影響到高年級習作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而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學生的寫話興趣呈現(xiàn)出相當明顯的兩極分化趨勢,絕大部分學生對寫話興趣不高,普遍認為寫話是無話可寫,討厭寫話,懼怕寫話,或者是不知從何入手,寫話時求助于家長或老師,依賴心理嚴重。只有少部分人有濃厚的興趣,視寫話為快樂。同時,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小,接觸社會不多,加上他們識字量少,閱讀面窄,在寫話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語言貧乏用詞不當、語句不通等現(xiàn)象。我校開展的《農(nóng)村小學低段學生“說寫互動”有效性的實踐研究》這個課題研究,試圖為教師探求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寫話教學模式與策略,更有效地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說話、寫話能力,使能說會寫成為孩子們的特長,并最終為高年級的作文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培養(yǎng)說寫興趣的方法
寫話的前提是說話,先讓學生說自己想說的話,從說一句話、幾句話逐步過渡到說一段話,逐步提高??梢岳蒙纸M詞、擴句,把部分生字、詞語串起來說完整的話,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鼓勵學生把說的話寫下來。
1.用好課本內(nèi)容,上好口語交際
教材每單元都設立了一個口語交際,貼近學生生活??谡Z交際涵蓋了聽和說的能力,而且凸顯語文是工具性的重要特征。在指導說話之后,將內(nèi)容寫下來。如練習中的口語交際“找春天”,先讓學生觀察看圖,再進行交流,對于口頭表達能力差的學生,教師和同學幫助他把話說完整,最后讓學生把交流的話寫出來。
2.開發(fā)教材內(nèi)容,培養(yǎng)能說會道
教師可以利用蘇教版語文教材中的資源。如一位老師自主開發(fā)了“童眼看金秋”的主題,識字1描寫的是“水鄉(xiāng)金秋”,練習1中的成語小詩都是圍繞“秋天”展開的,課文1就叫《秋游》。下學期開學不久出現(xiàn)了許多跟“秋”有關的內(nèi)容,語文老師就要善于聯(lián)系,把同一主題的內(nèi)容詞串一樣地“串”起來,讓學生學會說,在大自然中說。
3.強化說寫結合.實現(xiàn)以說助寫
學生對課文的語言進行加工改造,重新組合,重新表達,既可以檢測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或理解的準確程度和深度,又創(chuàng)造了語言運用的訓練機會,強化了語言的訓練力度。
如《狼和小羊》、《狐貍和烏鴉》是兩篇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文章結尾給予學生豐富的思維想象空間:“說著,狼就往小羊身上撲去……”隨后是怎樣的故事呢?“假如你是小羊你會怎么做?”“肉被騙去以后,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這幾個問題都是以文本為基礎,啟發(fā)學生進行續(xù)編,開發(fā)學生的思維空間。
二、開拓寫話興趣的途徑
1.模仿寫話
兒童都有著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寫是小學生學習作文的重要途徑和訓練形式,是從閱讀到獨立寫作過程中起橋梁作用的一種有效訓練手段。借助范文指導學生進行仿寫,最能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提高謀篇布局的寫作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1)范文模仿。仿照課文某一個方面來寫,或者練寫一個場面,一處景物,一件事,一個人的面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如學了《問銀河》,學生對文中銀河的神奇和美麗倍感興趣,而文中的問句不僅替孩子問出了心中的好奇,整齊規(guī)整的句式也為學生的仿說仿寫提供了范本。于是,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學生大膽發(fā)問,說話自然真實,富含童真童趣。
(2)局部模仿。片段訓練是寫作訓練的基礎和前提,它不必要求有明確的主題、完整的情節(jié),也不必要求有嚴密的結構,只要精心選擇具有明顯特征且具有價值的精彩片段,學別人的文章,說自己的話即可。如《趕海》第三自然段寫得很具體,是本文的中心段,這個場景讓學生感受到趕海中最值得記憶、最值得寫的過程。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反復讀,圍繞“摸海星、抓螃蟹、捏大蝦”這幾件趣事,讓學生讀一讀、找一找,把自己認為有趣的地方演一演,以此理解文本,感受趕海的趣味。在學文的基礎上集聚小組的智慧,讓學生以填空的形式完成撿海螺的情景,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運用課中習得的寫作方法,感受生動表達的無窮樂趣。
2.強化寫句練習
(1)字詞造句訓練。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字詞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認讀詞語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進行說話練習,這是學生喜愛的一種學習活動。對于整個學生群體而言,因為難度不高,又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所以學生樂于參與其中。用詞語串話是一個詞語積累和運用的過程,寫好句子為進一步寫一段話打好了基礎
(2)看圖寫話練習?!翱磮D寫話”是低年級學生比較喜愛的一種寫話方式,也是我們學習寫作文的一個階梯與橋梁。在一二年級的課本和練習冊中有很多富有兒童特點的圖畫,比如二年級下冊的《文字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及時利用這些插圖,鼓勵學生去觀察、想象和表達,將圖畫的內(nèi)容用自己的語言寫出來。
(3)課文續(xù)寫練筆。不少課文的結尾言雖盡,意未窮,此時,指導學生順著作者的思路寫,可以進行想象式練筆。如學習了《會走路的樹》一文,孩子們深深感動于馴鹿一家和小鳥之間的純真友情,在感情朗讀和角色表演中演繹著故事的情節(jié),感受著故事的情感,結合課后習題,讓學生循著故事的情感主線去想象小鳥來到小馴鹿的家后會發(fā)生什么故事。課文中有些內(nèi)容作者僅用簡短的詞句帶過,具體內(nèi)容要由讀者去領會??梢宰寣W生展開想象,通過練筆把它還原成具體可感、觸手可及的鮮明形象,以便學生從另一個側面深化對課文的感情和理解。如學習《沉香救母》,讓學生想象沉香練武的日日夜夜,寫一寫他苦練的情景。在教材中,許多文章都配有生動鮮明的插圖,這些插圖除了有直觀理解、形象教育、激趣誘情、美感熏陶等功能外,還是進行隨文練筆的極好媒介。如誦讀必背古詩《宿新市徐公店》后,為了讓孩子深刻地感受春天的美麗和兒童捕蝶的樂趣,讓孩子看圖寫《捕蝶》,可以根據(jù)課文的插圖,用具體的動作、心理把“兒童急走追黃蝶”具體化。
3.豐富評價方式
對于初學寫話的低年級學生而言,保持他們寫話的熱情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課題組的老師在寫話的評價方式上也做了學習和實踐。對于學生的寫話作品,要積極進行鼓勵性評價。除此以外,對于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和進步習作,可以讓學生們讀給大家聽,可以在班級的展示臺上經(jīng)常不定期地張貼好的寫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