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梅
大眾文化的制造者同樣需要具有深厚的中西文化底蘊
不論東方還是西方,文學總是在為歌曲提供創(chuàng)作素材,歌曲也一直在豐富文學的表達方式。當兩者珠聯(lián)璧合時,即使歷經(jīng)歲月的洗禮,經(jīng)典終將成為經(jīng)典。
然而,一個不可否認并不容忽視的現(xiàn)實是,如今國內(nèi)流行樂壇歌詞創(chuàng)作乏力,甚至面臨“歌荒”的尷尬。
網(wǎng)絡上曾有人盤點《華語樂壇最讓人不能理解的100句歌詞》,其中不乏“親愛的,你張張嘴,風中花香會讓你沉醉”“我不是黃蓉,我不會武功,我只要靖哥哥”之流。作家馬德庸曾對庸俗歌詞現(xiàn)象發(fā)表評論說:“千萬不要相信歌詞里說的那些道理,為了湊韻腳,他們什么都寫得出來?!?/p>
困境如何破解?不妨從“另類”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鮑勃·迪倫說起。
鮑勃·迪倫的嗓音像砂紙一般粗糙,甚至有人說他是三流歌手,但他創(chuàng)作的那些歌曲,即便脫離了音樂和旋律,依然充滿文學的力量和魔力,讓人著迷并催人深思。
他的作品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出版,并入選美國大學文科教材,在德國著名的哥廷根大學,還有教授在比較文學課程中專門講授鮑勃·迪倫。
2004年,《滾石》雜志評選出史上最偉大的500首歌,鮑勃·迪倫的《像一顆滾石》名列榜首。這首歌講述了一位衣著光鮮、青春得意者最后卻三餐不繼、無家可歸的故事。歌曲最后,鮑勃·迪倫用他像砂紙一般粗糙而又滄桑的嗓音吼道:“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你孑然一身,你無家可歸,你默默無聞,就像一顆滾石……”
鮑勃·迪倫的作品中,既有個人情感的宣泄,也有對人類終極命運的追問,汪峰形容鮑勃·迪倫的文字“能將所有執(zhí)迷的靈魂喚醒”。
令人感興趣的是,他的文學滋養(yǎng)來自哪里?
近期,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終于在他獲得該獎項8個月以后,以音頻方式提交了獲獎演說。在演說中,鮑勃·迪倫詳細闡述了文學對他的影響,也解答了人們的疑問。他說,是《堂吉訶德》《艾凡赫》《魯賓遜漂流記》《格列佛游記》《雙城記》等文學書籍教給他如何去看待人生、理解人性和評判事物。
在祝賀鮑勃·迪倫獲獎的同時,回頭看看,不難發(fā)現(xiàn)華語歌壇同樣不乏經(jīng)典之作。這些經(jīng)典之作,同樣源于對傳統(tǒng)文學的繼承、借鑒和發(fā)揮,源于對現(xiàn)實的關注和對世界的認知。
古人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蹦切┥﹂L久的歌曲,往往有著優(yōu)美的表達和雋永的思想。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李叔同的這首《送別》,創(chuàng)作于1915年,距今已逾百年,依然在大街小巷廣為傳唱。作為我國現(xiàn)代歌史的啟蒙先驅(qū),李叔同迄今留存的作品有70余首。這首《送別》意蘊悠長,堪稱歌曲與文學的完美結(jié)合。
著名詞作家莊奴一生曾創(chuàng)作三千余首歌詞,與喬羽、黃霑并稱“詞壇三杰”,他的《甜蜜蜜》《小城故事》《綠島小夜曲》等作品為海內(nèi)外華人耳熟能詳。他的歌詞文學色彩濃厚,既有中國古典詩詞的意境,又承載了平凡生活中的鄉(xiāng)愁和歡樂。鄧麗君曾說“沒有莊奴就沒有鄧麗君”。
歌曲《濤聲依舊》中,“帶走一盞漁火,讓它溫暖我的雙眼。留下一段真情,讓它停泊在楓橋邊”,不難讓人聯(lián)想到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歌曲《新鴛鴦蝴蝶夢》的歌詞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更是直接取自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再有,BEYOND主唱黃家駒創(chuàng)作的向曼德拉致敬的搖滾歌曲《光輝歲月》,因其深刻的立意被世界音樂先鋒組織評選為世界四大樂隊最佳歌曲,與老鷹樂隊的《加州旅館》等并列。羅大佑創(chuàng)作的《光陰的故事》,“春天的花開秋天的風,以及冬天的落陽,憂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經(jīng)無知的這么想……”每個人都可以從中聽到自己的青春。
實際上,通俗歌曲雖屬大眾文化的范疇,但大眾文化的制造者同樣需要具有深厚的中西文化底蘊,才能用貼切的文字表達出打動人的情感、故事、思想和哲理。而膚淺的文字、庸俗的語言,只能制造垃圾。
歌曲創(chuàng)作者莊奴曾對媒體談及自己創(chuàng)作的動力和靈感。他說,動力源于兩個方面:愛大自然、愛中華民族。靈感則源于讀書,多讀書、讀古書,尤其是詩詞歌賦。
“最后讓我再一次引用荷馬的話:‘繆斯,請賜我靈感,讓我唱出這個故事?!滨U勃·迪倫獲獎演說的結(jié)束語,最深切地表達了歌壇一代宗師對“何以為歌”的感悟。如何破解“歌荒”尷尬,答案應在樂者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