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語文教學為例,從家庭教育資源的特點、家庭教育對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形成的重要影響以及新視野下家庭教育促進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形成及提高的策略三個方面出發(fā),論述了家庭教育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形成的相關問題,闡述了新視野下家庭教育對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形成的重要意義,旨在對我國語文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新視野;家庭教育;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在語文學習中,語文素養(yǎng)則是一種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進行評價的體系。它主要包括學生對語文基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學生在語言及語感方面的積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美好的情感、思想品質和道德修養(yǎng)以及在此過程中形成的學習習慣、獨屬自己的個性等等。核心素養(yǎng),是指個體在某個具體階段所具備的更好的幫助自身適應所處環(huán)境的最關鍵、最核心、最重要的能力、知識及技藝等。
一、家庭教育資源的特點
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源頭。父母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的性格、情感、智力以及各種能力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由于家庭教育是基于親情基礎之上的,是一種天然的終身的教育關系,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的橋梁是親情,因此能夠使小學生更好的與父母之間建立親密關系,而且能促進小學生心理及情感的健全,為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具體來說,在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形成過程中家庭教育資源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教育的全面性
從出生開始,家庭教育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貫穿個體的整個生活并且終其一生對其產生非常深刻的影響。家庭教育的內容包羅萬象,涵蓋了人生的方方面面。無論是最基本的對具體物質世界的認知還是更高層次的道德素質、對生活的態(tài)度、審美、性格等等,家庭教育都對它們的形成產生了巨大影響。
2、教育的自然性
家庭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自然而然的教育。家庭成員之間朝夕相處,在這種長時間的互相交叉及滲透的過程中,每個成員都會對其他個體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并且對家庭的整體環(huán)境及氛圍產生影響。而且家庭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其更能因材施教,靈活的根據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及優(yōu)勢等進行教育。
3、教育的深刻性
小學生受到年齡的限制,導致社會閱歷不豐富,對事物的認知都停留在非常淺顯的階段,而且對很多事物并沒有形成自己的認知。而家庭教育在加深小學生對事物的理解、使小學生對事物的認識更深刻以及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念等方面,起著非比尋常的重要作用。
二、家庭教育對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形成的重要影響
家庭語文環(huán)境是最能對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形成產生影響的因素。
1、父母的素養(yǎng)對家庭語文環(huán)境形成的影響
對于小學生來說,父母的言行舉止、價值觀念、思想品德及道德素質等都是他們模仿的對象。換句話說,父母的語文素養(yǎng)對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起著最基礎的影響作用。具體來說,如果父母在字詞、句式、閱讀、寫作、審美等方面具有較高的水平,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就會在經意或者不經意間使小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在耳濡目染間建立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體系。
2、客觀家庭環(huán)境對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形成的影響
人際關系方面,如果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比較和諧,家庭氣氛輕松,孩子的心理和思想也都會更加積極健康,從而對小學生的性格產生正面影響進而為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奠定堅實的基礎;經濟狀況方面,如果家庭經濟狀況較好,那么就能從多方面為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語文學習條件,從而促進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再例如城市家庭中的托管兒童和農村家庭中的留守兒童。這二者的共同點在于孩子和父母相處的時間都比較少,家庭教育對其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影響并不是很大。在現如今的城市家庭中,大部分父母由于工作較忙,工作壓力較大,因此在孩子年齡較小時就將其送至托管班,進行全托式教育。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對孩子語文核心素養(yǎng)形成的影響幾乎為零。而且留守兒童所面對的隔代教育使其從小就無法樹立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意識。
三、新視野下家庭教育促進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形成及提高的策略
對小學生來說,語文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家庭教育作為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形成的重要場所,家庭教育者的思想觀念至關重要。而家庭教育的主要力量為父母,因此父母要改變自身觀念,重視家庭語文教育。同時在改變觀念的前提下,從多方面出發(fā),促進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1、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語文教育環(huán)境
父母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語文教育環(huán)境,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為孩子提供高質量的書籍,主要為兒童讀物類,而且類型多種多樣,例如童話類、古代詩詞類、寓言故事類等適合小學生興趣愛好和身心發(fā)展的書籍,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為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奠定語言基礎;其次,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對孩子進行熏陶。例如父母可以培養(yǎng)自身對書法、詩詞、寫作、閱讀或口頭朗誦等與語文切實相關的興趣愛好,并逐步影響孩子;最終促進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2、切實參與,言傳身教,與孩子共同進行語文學習
例如一年級上冊《雪地里的小畫家》一文,父母可以和孩子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各自選擇喜歡的角色,然后根據其在雪地上“畫”出的形狀,和孩子一起在紙上畫出來,并比較誰畫的更形象。還可以采取激勵措施,對表現較好的家庭成員進行獎勵,以此來保證孩子的學習興趣,并使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自覺形成獨屬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結束語:
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語文學習必須具備的要素。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語文是基礎學科,因此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更顯得至關重要。而且在教育改革的新視野下,核心素養(yǎng)對學習的促進作用更加突出。作為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載體,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視。家庭教育者一方面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文學習環(huán)境,另一方面還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和孩子共同進行語文學習,從而促進孩子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趙瑩瑩. 從“語文素養(yǎng)”看“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及特征[J]. 牡丹江大學學報,2016,(11):173-176.
[2]李林華. 中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現狀與對策[D].延安大學,2014.
[3]姜黎黎. 中學語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研究[D].延安大學,2014.
[4]劉春麗. 新課標下高中語文素養(yǎng)教育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伍澤芬,籍貫:貴州安順,單位:貴州省安順市實驗學校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