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國的經濟發(fā)展水平也在逐漸提高,伴隨而來的是我國城市化建設的高速度、高質量發(fā)展,在科學技術以及人們思想意識的發(fā)展與進步,人們對城市建設的質量,特別是城市園林建設的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在城市園林設計中,立足我國城市建設發(fā)展的現實情況,設計行業(yè)提出海綿城市理論,其目的是防止城市發(fā)展過程中,受到季節(jié)降水影響,發(fā)生內澇或是長降雨問題,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產物。筆者立足城市園林設計的相關工作經驗,對海綿城市理論的應用進行探究,僅供參考。
【關鍵詞】:經濟發(fā)展;思想意識;現實情況;海綿城市
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整體都取得令人驕傲的進展,其中,城市建設的質量也越來越高,與國際上其他國家相比,差距也在不斷的縮小,由于部分城市降水較多,對城市日常運轉產生嚴重影響的現實情況,我國的城市管理理念通過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出海綿城市的雨水管理理念,實踐證明,海綿城市理論的運用,能夠切實的預防和治理城市中的內澇問題和長降雨問題。海綿城市理論應該被廣泛的推廣與應用,促進我國城市化的發(fā)展,鑒于此,本文圍繞這一題目展開論述,以期能夠為海綿城市理論的實際應用提供幫助。
1海綿城市理論的運用原則
1.1優(yōu)化規(guī)劃
城市園林設計中,海綿城市理論的應用,其主要構成部分包括三項內容,第一個是城市雨水,第二個是雨水灌渠,第三個是超標雨水徑流排放系統(tǒng),三者之間是互相合作的關系,三者對海綿城市建設的作用十分突出,因此,在城市園林設計過程中,要保證三者之間的協調統(tǒng)一,并促使三者之間的銜接到位[1]。具體而言,在進行城市規(guī)劃時,要兼顧綠色設計與灰色設計,同時,在注重從源頭減少地面雨水徑流的同時,也要注重在設計末端對雨水進行調解,與此以外,要充分認識并且在規(guī)劃過程中要綜合兼顧考慮到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的復雜性,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更為重要的是,城市中相關的政府部門,要積極配合海綿城市的發(fā)展建設,最大限度的對海綿城市規(guī)劃進行優(yōu)化。
1.2注重生態(tài)性
海綿城市理論的應用,其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就是保證和提高整個城市的生態(tài)性。在城市建設領域中,將管道、溝渠,以及泵站類等工程,稱之為灰色工程,而海綿城市理論下,是通過更加靈活、更加貼近自然的工程設施,實現對城市雨水的處理,我們將此種方式稱之為綠色工程,從而在城市建設發(fā)展過程中,兼顧人類社會效益的同時,也能夠兼顧生態(tài)效益。尤其是在城市中的老城區(qū)地帶,由于建設時間較為久遠,管理不到位,雨水設施大部分都年久失修,較為落后,在雨水天氣過后,雨水徑流問題嚴重,因此,要在保持生態(tài)性的基礎上,建設和發(fā)展雨水系統(tǒng),保證雨水處理設施能夠充分發(fā)揮作用。
1.3安全第一
現階段,無論是何種工程,安全性都是居于首位,海綿城市建設也不例外,在建設過程中,要將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海綿城市的設計過程中,要立足城市的水資源實況,并結合城市的降水規(guī)律,遵守城市對水資源保護,以及城市對內洪處理的具體制度,設計出安全、科學、高效的海綿城市。
2海綿城市理論的實際應用
2.1城市道路設計規(guī)劃
在海綿城市理論應用過程中,道路規(guī)劃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道路景觀綠化,第二種是人行道雨水排放[2]。針對道路中的凹陷綠地,可以將其中存積的雨水,通過引流的方式,引入城市綠化帶當中,將其看作天然的儲水箱,減少雨水的下滲。同時,在利用城市道路中的滲透道路時,可以適當的強化它的雨水滲透作用,但是,若是城市道路路面上有大量的淤積泥土泥沙,或者是有其他垃圾污染,則要認真思考,滲透路面的可行性。
2.2自然排水系統(tǒng)設計規(guī)劃
這一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從本質上而言,就是在城市中固有排水系統(tǒng)的基礎上,促使雨水通過不同的集水管直接被排放到城市外部的河流當中,但是,在排放過程中,將城市中的雨水視作地下水,為城市中的土壤還有植被提供水源。這一系統(tǒng)的構成包括城市中的植被,以及城市中的坑洼地,還有經過人工改良的土壤,最后,還包括城市本土的土壤,以及城市排水系統(tǒng)中自帶的排水管道。
2.3雨水花園設計規(guī)劃
海綿城市理論下,所謂的雨水花園,即是指以淺凹陷的方式,栽植城市中的各種植被,如灌木、話木,還有花草等等,以及城市其他基礎設施中,帶有植被的地帶。雨水花園,充分發(fā)揮了土壤和植被對雨水具有過濾的作用,切實保證了雨水的充分滲透,并且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雨水的徑流。在雨水花園中,充分的將城市的雨水管理系統(tǒng)與城市園林設計兩者結合,一方面,有效的解決了城市的雨水問題,另一方面,又起到了美化城市的作用。
2.4可滲透路面設計規(guī)劃
從本質上分析,海綿城市理論的運用,對整個城市園林設計而言,可滲透路面的實質,就是綜合利用多種技術手段,將原有城市道路中那些不可滲透雨水的路面,轉變?yōu)榭梢詽B透雨水的路面,主要的形式是通過增加滲透量,從而減少地表的雨水徑流量。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在城市雨水管理系統(tǒng)中,應用可滲透路面,就是對實際的雨水問題展開的一種具有緩和性質作用的措施,在此基礎之上,能夠切實減少對其他雨水管理技術手段、技術方法的使用,從源頭上解決城市的雨水問題。目前,在可滲透路面中,被廣泛應用的材料有水泥磚塊,以及具有滲透功能的瀝青,還有可滲透混凝土等[3]。
總結
綜上所述,海綿城市理論,是時代不斷前進背景下,城市建設發(fā)展的產物,在城市園林設計中,充分應用海綿城市理論,具有積極的影響和意義,一方面,能夠降低城市園林建設的經濟支出,另一方面,還有助于提高城市園林的運行管理質量,更為重要的是,海綿城市理論的應用,可以促進城市園林的建設質量,使其朝著更加自然、更加和諧、更加美觀,更具實用性的發(fā)現發(fā)展,能夠充分發(fā)揮城市園林的各種功能,體現城市園林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孫威.關于“海綿城市”建設理論的運用與思考——以銀川濱河新區(qū)黃河外灘公園休閑旅游觀光道和木棧道工程景觀設計施工為例[J].現代園藝,2015,11:74-76.
[2]王萌.節(jié)約型園林設計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仲愷農業(yè)工程學院,2016.
[3]李函潤.基于海綿城市理論下的住宅小區(qū)“慢回彈”景觀設計初探[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6.
作者簡介:劉宗錕(1984.01-),男,漢族,廣西北海人,大學專科,助理農藝師,主要從事負責公園改造項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