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曉春+丁文俐+鄭倩
【摘要】 目的 分析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對妊娠結局的影響及藥物干預效果。方法 210例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實驗組(110例)與對照組(100例), 實驗組患者按照醫(yī)囑采取左甲狀腺素鈉片治療, 對照組患者未接受左甲狀腺素鈉片治療。100例體檢健康孕婦設為正常組, 對比三組孕婦并發(fā)癥情況及胎兒不良結局情況。結果 實驗組與正常組貧血、胎盤早剝、前置胎盤、流產(chǎn)、早產(chǎn)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實驗組及正常組貧血(4.5%、4.0%)、胎盤早剝(1.8%、2.0%)、前置胎盤(1.8%、1.0%)、流產(chǎn)(2.7%、4.0%)、早產(chǎn)發(fā)生率(1.8%、2.0%)均低于對照組14.0%、11.0%、13.0%、15.0%、13.0%,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與正常組胎兒窘迫、低體重兒、新生兒患病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實驗組及正常組胎兒窘迫(1.8%、1.0%)、低體重兒(10.0%、10.0%)、新生兒患病率(7.3%、7.0%)均低于對照組8.0%、21.0%、16.0%,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不利于患者的妊娠結局, 需要及時進行治療, 才能有效的提高預后, 因此要重視在妊娠早期進行常規(guī)的甲狀腺功能檢查, 才能及時的發(fā)現(xiàn)疾病, 進而進行治療。
【關鍵詞】 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妊娠結局;藥物干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4.062
引起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因素非常多, 甲狀腺激素合成或者分泌不足是導致代謝減低綜合征的主要因素[1]。致病機制是由于黏多糖等物質在患者的組織和皮膚中堆積, 嚴重的還會出現(xiàn)黏液性水腫疾病[2]。本文通過分析本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患者210例作為研究對象, 分析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對妊娠結局的影響及藥物干預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210例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實驗組(110例)與對照組(100例), 同時選取100例同期來本院體檢的健康孕婦設為正常組。實驗組患者年齡24~43歲, 平均年齡(33.5±11.3)歲;對照組患者年齡23~43歲, 平均年齡(33.0±10.3)歲;正常組孕婦年齡24~45歲, 平均年齡(34.5±10.9)歲。三組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實驗組患者按照醫(yī)囑采取左甲狀腺素鈉片治療, 50~100 μg/次, 次/d。對照組患者未接受左甲狀腺素鈉片治療, 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式, 對比三組孕婦并發(fā)癥情況及胎兒不良結局情況。
1. 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三組孕婦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與正常組貧血、胎盤早剝、前置胎盤、流產(chǎn)、早產(chǎn)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實驗組及正常組貧血(4.5%、4.0%)、胎盤早剝(1.8%、2.0%)、前置胎盤(1.8%、1.0%)、流產(chǎn)(2.7%、4.0%)、早產(chǎn)發(fā)生率(1.8%、2.0%)均低于對照組14.0%、11.0%、13.0%、15.0%、13.0%,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三組胎兒不良結局情況比較 實驗組與正常組胎兒窘迫、低體重兒、新生兒患病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實驗組及正常組胎兒窘迫(1.8%、1.0%)、低體重兒(10.0%、10.0%)、新生兒患病率(7.3%、7.0%)均低于對照組8.0%、21.0%、16.0%,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引起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因素非常多, 甲狀腺激素合成或者分泌不足是導致代謝減低綜合征的主要因素。甲狀腺功能減退疾病常見于女性, 致病機制是由于黏多糖等物質在患者的組織和皮膚中堆積, 嚴重的還會出現(xiàn)黏液性水腫疾病。隨著患者年齡的增加, 發(fā)病率也會增加[3-5]。
本文分析發(fā)現(xiàn), 實驗組與正常組貧血、胎盤早剝、前置胎盤、流產(chǎn)、早產(chǎn)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實驗組及正常組貧血(4.5%、4.0%)、胎盤早剝(1.8%、2.0%)、前置胎盤(1.8%、1.0%)、流產(chǎn)(2.7%、4.0%)、早產(chǎn)發(fā)生率(1.8%、2.0%)均低于對照組14.0%、11.0%、13.0%、15.0%、13.0%,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與正常組胎兒窘迫、低體重兒、新生兒患病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實驗組及正常組胎兒窘迫(1.8%、1.0%)、低體重兒(10.0%、10.0%)、新生兒患病率(7.3%、7.0%)均低于對照組8.0%、21.0%、16.0%,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總之, 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疾病不利于患者的妊娠結局, 需要及時進行治療, 才能有效的提高預后, 要重視在妊娠早期進行常規(guī)的甲狀腺功能檢查, 才能及時的發(fā)現(xiàn)疾病, 進而進行治療。
參考文獻
[1] 吳敏, 陳旭日, 陳明芳. 左旋甲狀腺素在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中臨床應用分析. 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16, 26(8):1458-1459.
[2] 毛玲玲. 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對妊娠結局的影響及藥物干預效果評價.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4(26):142-144.
[3] 李春仙, 陳敏, 李美紅, 等. 妊娠婦女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對妊娠結局的影響.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15, 31(11):937-940.
[4] 何呂瓊. 妊娠合并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早期治療對妊娠結局的影響. 醫(yī)學信息, 2015(26):67-68.
[5] 茹渤. 妊娠期合并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對胎兒宮內發(fā)育及妊娠結局的影響. 社區(qū)醫(yī)學雜志, 2016, 14(16):55-58.
[收稿日期:2017-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