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 MERCEDES-BENZ 680 S Torpedo-Sport ? Cannes by SAOUTCHIK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的德國滿目瘡痍、經濟凋敝。為了應對危機,德國汽車制造業(yè)曾經的兩大競爭對手戴姆勒和奔馳不得不坐到談判桌前商討合作事宜。
談判從1925年開始并于1926年6月26日正式簽約,從此兩家公司正式合并,從生產設施、產品線,到公司管理層均進行了合理化重組,Daimler-Benz公司從此誕生。兩個品牌曾經在賽場上的激烈競爭也轉化為在統(tǒng)一的“梅賽德斯-奔馳”品牌下對高性能的追求,在Ferdinand Porche(斐迪南德·保時捷)、Hans Nibel(漢斯·尼貝爾)、Fritz Nallinger(弗里茨·納蘭熱)等一批汽車工程天才的努力下,很快便躋身全球頂級汽車制造商的行列。
在Daimler-Benz成立當年,梅賽德斯-奔馳便推出了排量6.3升的直列六汽缸機械增壓車型 - Type 630 Model K,基本售價高達20750德國馬克,在當時可謂天文數(shù)字,但不久之后更貴的680 Model S誕生了,作為630的改進版,排量被提升至6.8升,最大輸出180馬力。底盤全長4.735米,寬1.76米,軸距3.4米,僅底盤部分的重量就高達1.68噸,相比起同時期作為梅賽德斯-奔馳銷量冠軍的“斯圖加特”車系,680 S絕對算得上名副其實的大奔!售價自然也不含糊,2.6萬馬克起。雖然680 Model S在1926-1927年間僅生產了26輛,但極速接近200公里/小時的優(yōu)異性能卻也使她成為稍后誕生的更著名的SS和SSK的基礎。
與當時很多單一高性能汽車制造商僅制造包含動力總成的底盤不同,產品線更全面的梅賽德斯-奔馳在斯圖加特西南部的辛德爾芬根有著自己的車身工廠,并且也為630、680這樣的高性能底盤制造豪華車身,同時無論是設計還是做工都并不輸給當時大行其道的制作個性化豪華定制車身的專業(yè)車身廠,但為了更好的滿足客戶需求,梅賽德斯-奔馳也向那些追求極端個性的頂級客戶銷售未安裝車身的底盤,以供他們聘請知名車身廠安裝高級定制車身,由此也就誕生了本文的主角 - 穿著巴黎華服的680 S。
話說十九世紀末,政治迫害和反猶主義在沙皇俄國大行其道,出生在明斯克的猶太人Iacov Savtchuk不堪沙皇暴政而流亡巴黎,這位才華橫溢的家具及木器工匠于1906年在時尚之都巴黎創(chuàng)辦了一家馬車車身制造廠,并用自己法語化的名字Jacques Saoutchik(雅克·薩歐奇科)給這家工廠命名。此后隨著汽車工業(yè)的萌芽進軍汽車車身制造業(yè)務,很快便憑借新潮而大膽的設計以及精細做工成為當時全球汽車風尚之都巴黎最炙手可熱的車身公司。
在梅賽德斯-奔馳推出豪華車型Type 630 Model K不久,雅克·薩歐奇科的產品冊上就出現(xiàn)了以該車為基礎的一系列外觀設計,這其中又以用法國地中海畔著名城市Cannes(戛納)命名的雙門敞篷設計最為運動與獨特。長度夸張的引擎艙兼具動感與力量;豐滿而流線的魚雷型車尾則是當時汽車設計的流行元素;略有些V型的分割式前風擋則給人一種威嚴感;沿風擋側緣用與車身相異色彩勾勒出的延長線有著明顯的裝飾藝術風格,并且也是當時薩歐奇科的標志性設計之一。至于“戛納”的內飾則更是奢華至極,真皮部分是產自東南亞的蜥蜴皮;木質鑲板則是用來自南美的紫心蘇木打造。在薩歐奇科的產品冊上給該設計配的廣告標語是:Avant-Garde(前衛(wèi)),還真是名副其實。
當時,基于梅賽德斯-奔馳頂級車型的“戛納”系列設計共有兩個版本,一個是雙門雙座敞篷,另一個是雙門四座敞篷,同時可以根據(jù)客戶要求提供舒適的高風擋和更運動的矮風擋兩個選項,其中采用矮風擋的梅賽德斯-奔馳“戛納”當年僅制造了三輛,而幸存至今的僅剩下一輛。這輛全球獨一無二的1928 MERCEDES-BENZ 680 S Torpedo-Sport 《 Cannes 》 by SAOUTCHIK曾參展1929年紐約車展。此后僅經歷三任車主,2012年還獲得了美國圓石灘優(yōu)雅競賽全場最佳車型大獎,2013年曾以825萬美金的天價公開成交。今年五月,她將再度登上拍賣臺,參加RM蘇富比在意大利科莫湖畔舉辦的埃爾巴莊園經典車拍賣會,此次預估價:650萬~ 800萬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