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稿/胡丹
女兒“跟屁蟲”,就是沒主見?
編稿/胡丹
家長留言
我女兒兩歲半,不愛跟其他小朋友玩,只喜歡跟3個特別熟的小朋友在一起玩,這3個孩子都比她大。她們在一起玩的時候很快樂,我女兒老是跟在她們后面跑,也很喜歡跟著她們學。她們做什么動作,說什么話,她都跟著模仿。請問,這是不是沒主見的表現(xiàn)呀?那么怎樣才能培養(yǎng)孩子有主見呢?
專家支招
分兩種情況。第一種,用你的眼光看,好像女兒是跟在三個小伙伴的后面跑,但是你了解孩子的游戲規(guī)則嗎?會不會是她們正在玩某種游戲呢?第二種,你女兒可能有自主性方面的問題。兩三歲正是培養(yǎng)孩子自主性的最好時期,而這時候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則是影響他們自主性發(fā)展的主要因素。那么,家長應(yīng)該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性呢?
兩三歲的孩子已經(jīng)具備了很多基本能力,如,一歲以后會說話、走路了,兩歲就能夠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了,想要什么,想玩什么。所以在這個時期,孩子最渴望的是有自主發(fā)展的機會。這時,家長應(yīng)該多一些鼓勵和寬容,放手讓孩子去做。
比如吃飯,不要怕孩子自己吃飯慢飯涼了,或者怕他把衣服弄臟,就不讓他自己吃。實際上,兩歲的孩子特別想親自去做一些事情。這時候,家長跟孩子容易起沖突,家長應(yīng)盡可能地讓孩子自己照顧自己,穿衣、吃飯、幫大人收垃圾、打掃衛(wèi)生……只要他想干,就讓他去干。
比如,你在拖地,也可以給他一個小掃把,讓他嘗試著去做,這樣他的自主性才能發(fā)展起來。如果你不讓他去嘗試,他就會懷疑、羞怯,“是不是我做不好,所以媽媽才不讓我去做的?”“我肯定沒辦法做好?!边@樣,孩子的自主性就會受到限制。
在這個時期,父母切忌對孩子有太多的批評、指責、嘲笑、挖苦。比如,孩子撅著屁股在地板上畫了一個東西,然后對媽媽說:“媽媽看,這是我畫的蝴蝶?!眿寢尶戳丝?,說:“蝴蝶的翅膀怎么會是這樣的呢?重畫?!边@就不是好的教育方式。如果媽媽嘴上說不錯,但心里想“這畫的是什么呀”也不好,因為孩子非常敏感,他是能感覺得到的。
如果長期得不到肯定和鼓勵,孩子就會產(chǎn)生沮喪感,這會阻礙他自主性的發(fā)展。如果媽媽贊賞地對孩子說:“這只蝴蝶飛的樣子很特別,它是要飛到哪里去呀?”孩子就有了積極性,開始主動構(gòu)想后面的圖畫了。
總之,看你女兒屬于哪種情況。如果孩子是第一種情況,則無須擔心;如果孩子是第二種情況,你可以用以上方法,慢慢培養(yǎng)出孩子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