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歷來被稱為“學習之母、教育之本”,良好的閱讀可以開拓學生視野、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因此閱讀教學成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驗式閱讀教學是通過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內心需要出發(fā),調動各種感官去體驗閱讀,最終獲得情感體驗的過程。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審美能力,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認識到閱讀體驗教學的重要性,并找尋合適的方式提升學生的閱讀體驗,挖掘適宜學生情感體驗的文本內涵,充分利用學生的心理感受,提高高中語文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體驗教學;思路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一、體驗式閱讀教學的意義
高中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對學生語文學習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閱讀積極性;通過閱讀提高思維層次,促進個體思維能力的提升。閱讀有助于延伸學生的情感和視野,不斷塑造他們的人格和精神品質,促進個體的成長和進步。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閱讀積極性
書籍中蘊藏著巨大的精神財富,是作者源于生活經驗的情感抒發(fā)及智慧結晶,值得學生學習其中的文學精華。由于學生間的個性差異及知識儲備不同,閱讀同一本書籍的感悟也有所不同,通過閱讀體驗教學進行閱讀的交流探討,讓學生在思想的碰撞中產生學習興趣,分享閱讀的樂趣。閱讀可以使他們心情愉悅,借助文字進行自我表達,通過閱讀實現自身情感與故事主題的呼應,從而實現情感的釋放??傊?,通過閱讀教學,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他們產生閱讀的熱情和渴望,這對于他們今后的成長有著無比重要的意義。
(二)通過閱讀提高思維層次
閱讀是打開學生成長之門的金鑰匙,是拓展他們思維和精神視野的重要途徑。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通過閱讀,他們的層次得以提升,他們的認知能力、判斷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煉。讀一本好書可以讓學生從字里行間感受到作者的情懷和思維方式,對學生價值觀和文學素養(yǎng)的塑造大有裨益。在鑒賞文學作品時,學生通過閱讀、思考、討論可以鍛煉思維能力,更深入地了解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意向。優(yōu)質的閱讀教材可以拓展學生思維、豐富學生知識,在閱讀中提升學生思維層次。大量的佳詞新句、新論點、好論述,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區(qū)域,使學生在閱讀積累中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可以說,一個人的成長和未來發(fā)展,是不可能脫離閱讀的,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通過閱讀教學來提高學生的思維層次,實現思維邏輯的訓練,從而不斷強化他們的綜合思考能力。
二、實現高中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的有效途徑
實現高中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有很多途徑,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可以根據課題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體驗;深入解析文本語言,加深學生的閱讀體驗;通過對話教學,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全面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
(一)根據課題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的閱讀體驗
在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時,教師應運用情感語言和詩意語言,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產生豐富的聯想,深入理解文本內涵。根據不同的教學課題,教師應圍繞學習目標,搜集相關的情景資料,帶動學生積極地進行情感體驗,使學生投入到文本中獲得情感共鳴。例如教學《故都的秋》一課,要讓學生體會作者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所創(chuàng)設的“物”“我”之間完美的融合與統(tǒng)一,先向學生介紹寫作背景,帶領學生進入作者創(chuàng)作的情感世界,再有感情地范讀其中一段描寫故都的秋的文本,引導學生感受字里行間濃濃的秋味。然后讓學生進行有感情的誦讀,體悟作者對故都的眷念之情。
(二)深入解析文本語言,加深學生的閱讀體驗
有效閱讀要求讀者可以準確把握文本的核心思想,而作者的思想正是從文本的一言一語中體現的,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深入解析文本語言的表現形式,引導學生在理解和想象中生成領悟和體驗,從而加深閱讀感悟。以《荷塘月色》為例,教師在引導學生基本感知寫作內容和思路后,要求學生仔細品味關鍵語句的含義,第三段中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體現了作者思鄉(xiāng)的哀愁,表達了作者內心的不平和對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表明作者有意把自己置身于超脫現實的環(huán)境中,反襯了內心的寂寞、苦悶與彷徨。通過對文本關鍵語句的解析,可以讓學生準確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態(tài)度。
(三)通過對話教學,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課堂教學是以情感為核心,實現師生情感互動的過程,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必須注重師生間的溝通、學生間的交流、學生與課本的對話。在對話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個性,設置引導性問題,并捕捉學生思維的亮點,實現學生在課堂的主體性,以便推進學生與文本更高層次的對話。例如教學《赤壁賦》時,教師可以詢問學生:讀完《赤壁賦》的感受如何?文本的景物描寫美在何處,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然后讓學生進行朗讀,讀完后進行討論,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然后再與陶淵明的詩詞進行對比分析,詢問二人在情感表達方式上的不同,使學生在閱讀時對文本內涵有更深刻的認識。通過導入問題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悟,提升思想境界和文學素養(yǎng)。
三、結語
高中是學生夯實基礎、培養(yǎng)正確價值觀的重要階段,而高中語文作為高考的必考科目更對學生的未來至關重要。體驗式閱讀教學關注人文精神的培育,要求學生借助多重對話,實現思想的碰撞、心靈的交流和溝通,引起情感的共鳴,對于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有顯著效果。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加快推進閱讀體驗教學的運用,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探索出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最佳途徑,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人文素質,促進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1]鄭淑榮.試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J].教育與管理,2013(10).
[2]鄧君.高中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0(6).
[3]馬欣.高中語文閱讀體驗教學及其有效性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5(9).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