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朗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手段之一,在指導學生閱讀文本過程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朗讀能讓學生更加深入地走進文本學習,體會文本的情感,也能夠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體會文本的精妙之處,讓學生享受朗讀的過程,就是享受閱讀的過程。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精彩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優(yōu)化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文本的深度解讀,幫助學生體會文本情感,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其中,朗讀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教師更要注重指導學生進行趣味性朗讀,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文本閱讀的精彩。
一、圖片輔助,課堂生趣
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擅長形象思維,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教師也要關(guān)注小學生的這一認知特點。教師可以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求學生關(guān)注教師展示的圖片資源,或者關(guān)注文本中的插圖,通過觀察插圖激發(fā)學生朗讀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朗讀 的訓練過程中去,幫助學生獲得深刻的體驗,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
例如在教學《小松鼠找花生果》這篇課文時,教師就采用了利用圖片資源指導學生朗讀的方式,讓學生深入文本解讀。《小松鼠找花生果》是一篇科普童話,在這篇童話故事中,講述的是小松鼠找花生果的故事,通過這樣的故事,讓學生明白花生果是在地下生長的。這篇童話故事非常簡單,只有五個自然段,整個故事情節(jié)就是以小松鼠找花生果為線索敘述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為學生出示了一片花生地的圖片,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同學們,你們能認出這是什么嗎?對于這樣的畫面,你怎樣描述呢?”學生通過仔細觀察,認出這是一片花生地,而且用自己的語言進行了描繪。這樣的基礎(chǔ)上,教師為學生出示了第一小節(jié)內(nèi)容:“同學們,大家的描繪非常美,我們來看一看作者是怎樣描寫的,那么,你能將這段文字帶著自己的感情美美地讀一遍嗎?”這樣學生在教師的鼓勵和引導下進行文本朗讀,在朗讀過程中獲得初步體驗。接下來,教師為學生展示了花生葉子和小花的圖片,再次引導學生進行朗讀,通過對圖畫的觀察,學生的認識更加具體形象,在朗讀時情感把握也更加到位。
在這個教學實例中,教師指導學生朗讀過程中,借助了圖片資料的輔助,這樣就能將學生充分帶入到文本的情境中去,讓學生由圖到文字,再由文字到圖,這樣就能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文本中描繪的具體情境,為學生的情感朗讀奠定基礎(chǔ)。同時這樣的教學方式生動有趣,也讓語文課堂變得更加活躍起來。
二、角色朗讀,體會內(nèi)涵
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表演,愿意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而教師就可以利用他們這樣的性格特點,指導學生進行朗讀,讓學生體會文本中的內(nèi)涵。其中,角色扮演的朗讀方式是一種深受小朋友喜歡的方式,在角色朗讀過程中,小學生能夠?qū)ξ谋局械慕巧楦杏懈由羁痰母形?,這樣也促進了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
例如在教學《狼和小羊》這篇寓言故事時,教師就采用了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的方式進行文本教學。這篇文章講述的是狼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小羊據(jù)理申辯,但是狼還是蠻不講理地去吃小羊的故事。這篇寓言故事內(nèi)容簡練,但是寓意深刻,教師預設(shè)的教學目標就是引導學生抓住故事情節(jié)分析狼和小羊的性格特點,然后引導學生體會故事中蘊含的深刻意蘊。在學生充分理解文本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這篇課文中的狼和小羊,你是怎樣認識的?你喜歡哪一個角色?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個進行分析,然后結(jié)成小組進行分角色朗讀。”這樣的朗讀,使學生對于狼和小羊的形象特點,有了自己的深入體會,實現(xiàn)了個性化解讀的目標。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fā)進行引導,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朗讀。這樣的過程,讓小學生的閱讀興趣被充分激發(fā)出來,大家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帶入自己的情感,在朗讀過程中實現(xiàn)了對文本形象的分析,學生能較好地理解寓意。
三、想象朗讀,品味精彩
小學生的想象力豐富,這也是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朗讀的基礎(chǔ)條件之一。在學習文本時,教師要注重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讓學生大膽想象文本中豐富的畫面,指導學生走進文本深處。在這樣的過程中結(jié)合學生的情感朗讀,幫助學生品味文本的語言之美,品味文本的精彩之處。
《臺灣的蝴蝶谷》是一篇充滿童趣,語言形象、生動的寫景課文。這篇文章非常適合朗讀教學,而在指導學生朗讀的時候,教師就采用了激發(fā)學生想象輔助朗讀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設(shè)計時,教師就意識到寫景的文章中的景物之美,必然也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之美,于是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將感受景物之美與體會作者情感融合起來。而教師就通過渲染情境,引導學生透過語言文字展開各自的想象,讓學生深刻感悟文本中蝴蝶谷的迷人景象,體會作者對臺灣美麗景色的贊嘆。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仿佛化身為美麗的蝴蝶,飛翔在蝴蝶谷中。在這樣的情境中進行朗讀,學生對于文本的用語之精妙也有了深刻的體驗,提升了課堂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讀”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教師要注意從小學生的視角出發(fā),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進行情感朗讀,讓學生通過“讀”,體會閱讀的快樂。
參考文獻
[1]臧慧民.談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的情感投入[J].中國校外教育,2011(7).
[2]鄭如意.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現(xiàn)狀與解決途徑[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4).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