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本次網(wǎng)絡教研的研討主題是:聽說技能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培養(yǎng),研討時間持續(xù)一個月。這個研討主題引起很多老師的興趣與關注,全區(qū)一線英語老師積極參與,暢所欲言,把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一些關于聽說方面的問題、渴望解決的或者一些很好的做法等與大家分享,討論熱烈,老師們在不斷的切磋中,最終達成了共識,收效甚好!下面根據(jù)老師們對聽說技能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培養(yǎng)的各種看法做一個綜述。
一、研討意義
我們老師在小學英語聽說技能培養(yǎng)的專題研究較少,而且有關這方面的論述也不多,在這次網(wǎng)絡教研中,很多老師對《聽說技能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培養(yǎng)》這個主題表示出濃厚的興趣與重視,在這次網(wǎng)絡教研出臺的第一天,便能感受到老師們對它的興趣度有多高。例如,A老師在網(wǎng)絡上說:“這個研討主題實在是太好了,我正愁著怎么去解決這個問題,我很想聽聽各位在課堂上如何訓練聽力?!蹦壳昂芏嗬蠋煻荚谔接懼绾斡行У剡M行聽說技能的培養(yǎng)。
二、對聽說技能的理解
什么是聽說能力?分兩個部分說:聽的能力就是人們口頭交際活動的基本形式。聽是理解、吸收信息的過程。說是一種主動的口頭交際行為(活動)。總是有目的地傳遞信息,說話者需主動積極地尋求一切言語和非言語方式表達自己的意圖。人們在學習語言時大致上要經過如下幾個過程,即聽音、辯音、觀察、模仿、練習、運用。小學英語教學中,聽和說是互相依存的,聽是輸入,說是輸出。B老師在討論中認為聽力教學在外語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她引用了Krashen說的話“無論兒童或者成年人。在語言習得中頭等重要的是聽力理解”。不會聽就不能說,離開了聽說就無法下手。語言是人際交流的工具,英語作為世界通用的語言,更需要時時注重聽說。
三、聽說教學存在的問題
教齡只有兩個月的新老師C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她發(fā)現(xiàn)了兩種情況,她說:“第一,部分學生上課比較認真,我?guī)ёx課文時能大聲并正確地跟讀,但實際上他們卻不知道自己讀了什么,讀的是哪些單詞和句子。第二,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挺濃,而且當我鼓勵大家背課文時,他們都自覺積極地背給我聽。在我倍感欣慰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如果我指著某一句要求他們讀時,他們停頓了好幾秒才可以讀出來。原來,他們是在想,老師指的是對話中的第幾句話,然后他們在心里從頭背到那句話,再回答老師。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有些學生根本不知道自己讀的或背的是什么。他們將背書當作唱歌背詩那樣,瑯瑯上口,卻完全沒有將課文對話內容在頭腦中形成理性認識。”
D老師經過第一次的單元測驗后,她說四年級的聽力題失分比較多,特別是聽問句選答句的題目,最糟糕!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她們分析了很多原因,但還是不能理出頭緒,因為:1、課堂上,她們盡量讓學生多說,個人的、小組的、集體的,都進行了操練,但當學生開口用英語對話時,感覺他們不能很好地根據(jù)課文編對話,有的甚至不能復述課文,這讓她們感到很頭疼,因為不能說就意味著不能很好地交流,而達不到這一目標,則說明課堂效果不理想,教學目標未能達成。一連串的問題平時就會在腦海中旋轉,毫無頭緒,甚是困惑;2、從學生回家聽錄音的情況進行分析,她們也教給學生如何聽錄音的方法和要求,而多聽又是學英語的關鍵所在,加之家長這一因素很大一部分不能幫到她們,所以只能自行采用一些方法來監(jiān)督學生回家的聽力作業(yè):如聽力表格、平時老師抽讀或背單詞課文、或到組長處進行背誦、聽寫,而這些若能起到一定作用的話,學生的聽說就不應該是很大問題,但實際卻又令人有些失望,所以她們希望有經驗的老師能給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聽說技能。
四、聽說技能的培養(yǎng)策略
(一)聽的技能培養(yǎng)
聽、說、讀、寫四會能力中聽力是首位,說明它是說、讀、寫能力的基礎,也是語言作為交際工具最主要的接收信息知識的工具之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力習慣,可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語音、語調,形成良好的語感。聽的能力培養(yǎng)按其聽的目的之不同,對聽的能力培養(yǎng)也有不同的要求及培養(yǎng)方法。
1.盡早在課堂上多用英語組織教學
在網(wǎng)絡研討中,當談到這個看法的時候,很多老師都深有感觸,認為這是非常好的訓練學生聽的技能的途徑。E老師說得好,她說:“三年級伊始,甚至早在一、二年級,教師有意識地堅持用簡單易懂、正確的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如Open your book. Raise your hand. Come to the blackboard. Go back to your seat...教師在運用的同時,也把學生用語教給學生,并鼓勵學生在聽懂教師用語的時候,也可簡單地回答教師的提問及表述自己的觀點。我記得當我是學生的時候,我的老師就盡量用不同的英語表達方式,在一節(jié)課內盡量讓我們大面積地接觸外語,從初一開始,還會安排每周外教的口語課,每周和外教一起談論感興趣的話題,這樣我們不覺得聽力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p>
2.示范發(fā)音聽力訓練
讓學生聽準正確的示范發(fā)音,聽清后再模仿。小學生模仿興趣高,模仿力強,常表現(xiàn)出急于模仿,在教師示范時就有學生輕聲跟讀,不僅自身發(fā)音欠缺,而且影響了他人,效果不好。所以在語音教學前需訓練學生靜心聽并同時要求學生觀察發(fā)音位置。做到眼到、口到、心到。F老師看到老師們的發(fā)言后,她深有同感,也談了自己的看法,她說:“對于一年級的學生,在課堂上我是這樣訓練他們的聽力,學習語言的前提是要學會聽,小朋友的語言天賦很高,能聽清楚了,就能模仿,所以在教學中我充分地利用了TPR,讓學生有了充分的聽以后,再跟說,這樣的準確率才高,在聽的時候要做到全班同學都是認真的,不能有一個同學跟說,這樣會影響其他的同學,如果他跟讀有偏差,就會給其他的同學帶來錯誤的信息,因此要利用課堂的比賽,控制好學生的紀律?!?/p>
3.選擇性聽力訓練
在短話語中或在聽力練習中學生有選擇地將注意力集中在聽某些信息上,這是選擇性的聽。其目的不是獲得總體信息,而是獲得對自己有意義的重要信息。如關于聽音涂色的聽力練習重點在于色彩的聽力,是獲取最為重要的信息。在練習中還須要求學生有猜測、預測、推斷的能力。如聽句子是否與圖意相符,句子中的單詞沒有學過但與圖意不符,學生可猜測判斷。對于選擇性的聽力技巧,G老師總結了她自己有效的方法,她根據(jù)期末水平測試的聽力題型,在平時聽力訓練時她主要教給學生以下幾點技巧:
(1)做聽力題時集中精神,抓關鍵詞。
(2)補全句子時先理解整個句子的意思,然后還要聽單詞的發(fā)音及尾音,以保證正確寫出單詞的形式。
(3)關于聽對話,根據(jù)問題選出正確答案的題目,第一次聽的時候先理解對話的大概意思,并記住所問的問題,第二次聽的時候,帶著問題找答案,抓關鍵句子。
(4)在聽短文之前,要先快速閱讀題目或選項,讓自己對即將要聽的短文有個大概印象,聽的時候可以做些簡單的筆記。
(5)做任何聽力題,盡量利用空隙的時間快速閱讀題目。
4.聽淺顯有趣的英語故事
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的優(yōu)勢,讓學生根據(jù)各年段的特點,給學生安排適合的英語故事進行聽力訓練。在聽之前可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懸念聽。伴隨著有趣的童話故事練習,學生一定樂此不疲。
(二)說的技能培養(yǎng)
許多學生在學習說話、表達思想時,常有意無意地受規(guī)則支配。由于過分依賴于語法規(guī)則,往往不能靈活地表達思想。然而,在正常的交際活動中人們無須套用規(guī)則即能自動化地生成句子表達意義。培養(yǎng)交際性的說話能力是外語教學的目標之一。
1.抓好授課前的Free Talk
Free talk主要是師生間的一問一答,有日常用語,也有簡單的問題回答。其回答的內容相對簡單,無須擴展對話。但這樣的問答具有真實性(authentic)和意義性。H老師認為,課前的師生free talk,除了日常的日期、天氣外,應以最近所學的話題為主,例如四年級下冊的Module2是關于daily routine的主題,教師可以和學生談論他們的日常學習情況和生活習慣。五年級的Module 2是關于plans的主題,可以談論周六、日計劃,結合“節(jié)日的到來,談論假日打算去哪里,要做什么。這些都是學生們自己熟悉的喜歡說的話題,在適當?shù)牡胤娇梢詭椭鷮W生(當學生遇到不會表達的時候)。
2.模仿
模仿是對語音、語調和句型結構、語法要點的重復和仿說。它對學生形成準確、地道的語音語調,掌握典型的語言結構很重要。模仿的注意力集中于語言形式上,不是意義性的交際,而是交際準備。因此,模仿應有控制,時間不宜過長。例如有老師提到:可以利用新授內容,對學生進行充分的聽說訓練。引入新知后,學生對于新授內容已有所感悟,在課上常采用錄音跟讀的方法學習或復習課文。要求學生不看書,播放領讀,學生聽一句,跟讀一句,根據(jù)記憶和聲音的提示說出聽到的完整句子。
3.操練
在培養(yǎng)學生說話能力時,不斷地練習是成功的關鍵。操練是英語課堂里出現(xiàn)較多的口語訓練形式,它緊隨著模仿,是模仿的繼續(xù)。操練分各種不同的層次,開始時往往是機械的,伴隨著熟練程度的提高,操練應具有意義性,最后向交際性過渡。操練的形式除了教師—學生以外,還應多采用學生—學生之間的pair work & group work,以擴大操練的面和量。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應通過課堂中句子操練來完成。操練與模仿是不同的。操練是相似內容的變化練習、變式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句的外型結構。如:This is a … ,可用 box hen etc. 來替代。使學生熟練掌握This is a …的句型的同時,也將(book box hen etc.)與新知相聯(lián)系,納入新型的知識網(wǎng)絡中去了。替代操練時,應在學生熟練學會單詞替換后,進行整句替換,使學生從一個舉行,擴大掌握幾組相似同型的句型。如:This is a … 到These are …;Those are …。使學生具有初步表達能力,形成了一定的條件反射。此外也可用動作來表示含義,便于學生理解,同時操練還包括情景對話。如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個情景或給學生戴上各種頭飾,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在課堂上進行表演練習。這種方法不但起到了操練的作用,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學習,提高學習的內驅力。以I老師的做法為例,我們來看看她是怎樣利用課文進行對話教學,訓練學生的說。以下是她的一些做法:
(1)聽聽說說,以聽促說 教學新授課時,教師先出示課文對話插圖,讓學生說說圖中的人物“他們在哪里?在談論什么?在做什么?”等等,然后再請學生帶著問題去聽錄音對話,回答問題。
(2)讀讀說說,以讀促說 用老師給出的key words,說出課文對話的主要內容。例如六年級下冊Unit 5:Dr Sun Yatsen, famous and important, leader, free, love, great等等。
(3)把課文對話改用第三人稱復述。例如五年級下冊Unit 7,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了這篇對話后,說出:Ben will go travelling with his family for the holiday. They are going to Shenzhen by train on October 2nd... . 課后讓學生把所說的寫下來。這個作業(yè)再延續(xù)下去,就可以讓學生寫出自己的計劃,當作寫話訓練。
(4)Story time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閱讀材料,可以讓學生先自行讀一讀,再說一說這個故事,鼓勵學生用上自己的語言。
4.幫助學生提高說英語的自信心
在真實的語言交際活動中,人們的注意力多集中在內容上,而不是語言形式上。所以在許多時候學生的用詞不當,語法有誤,邏輯不清,語言含糊并不會影響正常交際。當學生初學說話時,教師要正確對待學生的“中繼語言”,切記開口便挑錯,使學生因怕出錯而不敢舉手發(fā)言,縮手縮腳,產生了心理障礙。布盧姆曾說過:一個人學習成功的次數(shù)越多,他學習的自信心就越強。給予成功體驗,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習興趣,鍛煉膽量。對于小學生,教師不應急于求成,應有梯度地扶著學生前行。增強其說英語的自信心,激發(fā)其說英語的欲望。同時應適時適地體現(xiàn)出英語說話能力的社交性,如什么語氣及說話時的儀態(tài)等等,自然大方得體。
五、不足與建議
我們教師都曉得什么是聽說能力,也知道人們在學習語言時大致上要經過如下幾個過程,即聽音、辯音、觀察、模仿、練習、運用,對于聽說技能的訓練亦有自己的一套,但是在談自己的做法時比較少分析到影響聽說的因素;沒有談到自己是如何根據(jù)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來進行聽說訓練的;在聽說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這和我們引導老師進行網(wǎng)絡研討時做得不夠有很大關系,這也是我們考慮不周的地方。希望我們老師在今后的聽說訓練中注意以上所提及到的一些有可能影響聽說教學的因素,真正做到有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