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林
摘 要: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個物理教師需要追求的目標,物理課堂的有效性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進步,在教學過程中要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將上述教學策略應用到具體的教學中,可以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教學
大多數學生認為高中物理太難學,不好懂,是最困難的一門學科。很多學生學不會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因此,教學中,教師就要講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做才算有效教學呢?在教學中既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也沒有現成的教法和學法,它只是以學生的探究為主,以學生得益多少為評價標準,所以需要我們廣大的物理教師共同的探討和研究。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和氣氛
課堂環(huán)境對學生的行為、學習的積極性都有強大的影響力。勒溫和他的助手們得出結論:人的需求和周圍環(huán)境條件的相互作用是解釋個人行為的一個要素。教師可以通過課堂環(huán)境的兩大因素來促進學生的學習,改進學生的行為。自然環(huán)境指課堂上獨立于人的那些方面,比如教室的大小和形狀、座位安排、工具和材料的有無及擺放位置。而心理環(huán)境只存在于人的內心世界,比如課堂氣氛。設計一個好的自然環(huán)境,可以讓學生更有安全感,從而全身心的投入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有助于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目標。
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是我們教學的中心。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僅僅自己大費周章是無法取得良好效果的,最重要的是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為此我們要設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以學定教,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愿意在課堂上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敢說敢問,使學生勇于展示自己,并積極地參與到探究活動中。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的想法,能夠進行有效的引導。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舉動,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認知沖突。
三、將物理課堂教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踐相結合
物理是一門應用學科,物理教學中的許多內容都是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對應的,它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它可以推動科技發(fā)展,推動文化、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而這些內容也是學生最為關心和感興趣的,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觀察與物理有關的生活現象,探索隱藏在現象背后的物理規(guī)律。教學中由于問題研究的對象不僅僅局限于抽象的物理概念,更多的是采用學生在生活中能輕松感知的具體事物和現象。
四、加強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中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一項教學內容。雖然有些學生對物理不感興趣,不喜歡物理的理性思維,但是有一個現象不可否認:一到物理實驗課,所有學生都十分感興趣,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好奇心。所以我們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這個積極的心理因素,創(chuàng)造條件,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當然,我們這里所說的物理實驗并非僅僅是課堂上中規(guī)中矩的課本實驗內容,還包括學生分組實驗、課外小實驗等,而實驗中所運用的實驗器材也可以多樣化,不僅可以使用實驗室所配備的器材,也可以自備自制教具,還可以使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現有物品進行實驗,經常拿學生比較熟悉的物品做實驗,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總之,教師可以多多改變實驗教學的方式,改變實驗器材,變教師主體為學生主體,鼓勵學生自己動手開發(fā)物理實驗資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物理知識,讓學生零距離接觸實驗器材,觀察儀器的構造,體會工作原理,分析實驗現象,記錄實驗數據,歸納實驗結論,得出物理規(guī)律、原理、公式,體驗物理世界的奧秘,消除對物理知識的神秘感,認識豐富多彩的物理世界,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直接興趣和操作興趣,使學生想學、善學、易學、樂學。同時,我們還可以成立物理實驗小組,開展課外活動,進行小實驗、小制作,搭建學生之間交流、學習、討論問題的平臺,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物理興趣的好形式。
五、建立良好的師生
課堂教學是一個富有邏輯性的教學過程,教師和學生在不斷地了解和交流中獲得進步。師生交往永遠處于教學的核心地位。因此,師生關系是影響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眾所周知,教師和學生雙方決定著教學效果的好壞,有效的課堂教學離不開師生之間良好的互動交往。那么如何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呢?愛的作用是不能忽視的。教師的愛是架起良好師生關系的橋梁,只有老師給予學生真摯的愛,學生才能時刻感受到母親般的關懷與期待,從而才會“親其師,信其道”。因此,教師要熱愛每一個學生,為每個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并多鼓勵,多引導,創(chuàng)造民主祥和的課堂氛圍。教師的寬容和鼓勵是學生前進的無限動力。無論是對優(yōu)生,還是對學困生,應一視同仁,都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句肯定的話語,一個會意的微笑都會讓學生增長成功的自信。教師還應該有一顆包容的心,允許學生犯錯誤。教師也要不斷反思,了解清楚問題到底出在哪里。是教師的進度太快;還是以前的知識沒有明白;是學生畏懼物理;還是有其他方面的心理負擔等,從而能夠做到對癥下藥。教師熱愛學生,學生就會尊敬老師,潛移默化愛學這個學科,從而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極大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六、督促學生,及時總結學習內容
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知識的習慣。歸納總結的過程就是對物理知識全面梳理的過程,將散落的知識點進行全面的整合分析,讓學生在歸納總結的過程中提高自身學習能力。例如,在課堂結束的時候不是自己單方面進行知識總結,而是逐漸引導學生總結學習。學生在掌握具體方法后就可以讓全班同學參與到知識概括過程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歸納知識點。物理教師可以將優(yōu)秀的課程總結張貼出來以供學生評價學習,號召學生認真學習總結。不僅要有課堂總結,還要有階段總結,要將這段時間的知識點統(tǒng)一在一張知識簡圖中。在物理測試和考試之后要讓學生反思自己的答題情況,總結經驗教訓,對錯題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參考文獻:
[1]梁書權.略談高中物理新課程教學設計,2010.
[2]丁貴洲.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設計,2010.
[3]余艷芳.試論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