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輝
(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佳木斯154002)
低速永磁直驅同步電動機技術
劉文輝
(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佳木斯154002)
分析和研究了低速永磁直驅同步電動機的設計及工藝技術。對傳統(tǒng)工業(yè)系統(tǒng)的弊端及低速永磁直驅同步電動機的優(yōu)點進行了闡述,對低速永磁直驅同步電動機的研究熱點進行分析,其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轉子磁路結構、定子繞組排布、齒槽轉矩抑制、齒諧波消除、永磁體退磁等幾個方面。
永磁直驅;同步電動機;設計;工藝
近年來,在電機及系統(tǒng)節(jié)能領域存在兩大趨勢,即變頻化和永磁化。變頻調速能實現無級調速,并保持良好的動態(tài)特性,同時交流電動機采用變頻起動更能顯著改善其起動性能。隨著電力電子技術和控制技術的高速發(fā)展,變頻調速獲得了高精度的轉速轉矩控制,達到直流調速系統(tǒng)的調節(jié)精度。而隨著永磁材料制造工藝的提高及永磁電機設計制造技術的發(fā)展,永磁電機的關鍵技術及工藝問題也基本解決。將永磁電機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和電機控制技術相結合,永磁電機在系統(tǒng)節(jié)能領域將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
低速大轉矩永磁同步電動機為取消減速機,實現低速大轉矩直驅提供可能性,與異步電機相比,低速大轉矩永磁電機具有節(jié)能、環(huán)保、驅動負載方式靈活、起動性能優(yōu)異等特點。電機及系統(tǒng)節(jié)能是我國實施節(jié)能減排既定國策的重點關注領域。
1.1 低速永磁直驅同步電機的研究熱點
低速永磁直驅永磁同步電機設計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轉子磁路結構、定子繞組排布、齒槽轉矩抑制、齒諧波消除、永磁體退磁等幾個方面。
1.1.1 轉子磁路結構形式的選擇
永磁電機的磁極形式按安裝形式可以分為表面式和內置式;按永磁體激勵的方向可分為徑向結構、切向結構和混合式。直驅永磁同步電動機轉子永磁體結構形式見圖1、圖2。
圖1 表面式轉子結構
圖2 內置式轉子結構
由于直驅式永磁同步電動機極數較多,混合式在設計和工藝上都比較復雜,因此應用較少。從變頻器SPWM電源與永磁電機匹配運行所組成的低速大扭矩驅動系統(tǒng)最優(yōu)化觀點出發(fā),為保證驅動系統(tǒng)有足夠的線性調節(jié)范圍,SPWM變頻器額定輸出頻率應盡可能高(一般取25Hz以上);為降低變頻器的成本和損耗,要求變頻器的額定輸出電流要盡可能小。因此,電機在設計上要采用多極結構,以降低額定同步轉速;在大扭矩情況下,減小電機的額定電流,則必須使每極具有足夠強的激勵磁場。永磁體提供磁場的強度是與其勵磁面積相關的。切向式結構一個極下的磁通由相鄰兩個磁極并聯提供,可以獲得更大的勵磁面積,因此切向式結構非常適合用于極數較多的永磁直驅同步電動機。
1.1.2 分數槽繞組在低速永磁直驅同步電機中應用的優(yōu)勢
低速大扭矩電機采用分數槽繞組時,一般選擇極槽配合使得每極每相槽數q<1與采用整數槽繞組結構的電機相比,采用分數槽繞組尤其是每極每相槽數q<1的分數槽繞組的優(yōu)勢體現在
(1)分數槽繞組齒槽轉矩幅值小,有利于減小電動機的轉矩脈動,提高轉速控制精度,并能降低電機的振動和噪聲;
(2)增加了繞組的分布效應,改善了電機感應反電勢的正弦性;
(3)電機每個極下的槽數減少,數目較多的小槽被數目較少的大槽替代,定子槽的有效利用面積更高,且線圈端部長度可以縮短;
(4)分數槽繞組電機可能得到電機節(jié)距為1的集中繞組設計,此時電機的每個線圈只繞在一個齒上,線圈的周長和繞組的端部的伸出長度縮短,電機用銅量下降,節(jié)約了生產成本,提高了電機效率。
1.1.3 齒槽轉矩的產生原因與抑制方法
由于永磁電機的固有特點,決定了齒槽轉矩是一定存在的。齒槽轉矩能夠引起電機在穩(wěn)態(tài)運行時,轉矩與速度的變化,產生的振動以及噪聲嚴重的影響了電機控制時的轉子定位精度,尤其當脈動轉矩的自有頻率和電樞電流的諧振頻率相一致時,會產生共振現象,這種現象在低速時更加的嚴重。
齒槽轉矩產生的根源在于定子齒槽的存在。由于定子表面開槽,當永磁轉子磁極與定子齒槽的相對不同位置時,主磁路的磁導發(fā)生了改變,電機轉子停在磁路磁導最小的位置上,因此齒槽轉矩也稱為定位轉矩。通俗一點講,當手里拿著一塊永磁體接近一塊鐵時,總會感覺到有一股吸引力使永磁體吸向鐵。在電機內部,永磁體也是被鐵心吸引著,各個永磁體所受吸引力合成的結果就是使轉子停在使吸引力之和為零的位置。當轉子轉過某一個小角度時,永磁體離開原來平衡位置,定子鐵心對它產生了吸引力,這個吸引力力圖把轉子拉回原來的平衡位置就產生了阻礙轉子轉動的磁阻轉矩。圖3是單個槽口隨磁極位置變化齒槽轉矩變化情況。當磁極極間中線處在零點位置的磁阻轉矩為零;當轉子移開, 磁極極間中線偏移零點位置時,由于磁阻變化產生了磁阻轉矩,力圖將轉子拉回平衡位置。一臺槽數為Q、極數為2p電機的總齒槽轉矩,可以理解為對于每個槽口面對2p個磁極極間產生的單元齒槽轉矩的疊加,然后是Q個槽口齒槽轉矩的疊加??偟凝X槽轉矩可以表示為
(1)
式中,Ti,φi—分別為第i次齒槽轉矩諧波的幅值和相角;Np—定子槽數Q和極數2p的最小公倍數;α—定轉子軸線之間的機械角度;Ksk—斜槽因子,如果沒有斜槽則Ksk=1。
圖3 單個槽口齒槽轉矩隨磁極位置變化情況
目前,綜合國內外的各種研究成果來看,齒槽轉矩的抑制方法可總結為三大類:一是改變定子鐵心參數也就是從改變定子結構來考慮;二是改變永磁體參數也就是從改變永磁體即轉子結構來考慮;三是選擇合理的極數和槽數是從改變定轉子的結構配合角度來說,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極槽配合。具體措施有:不等寬的槽口、定子槽的不均勻分布、磁極的偏移、永磁體形狀的優(yōu)化以及不同極弧系數的優(yōu)化組合、斜槽、斜極、磁性槽楔、分數槽繞組等。
1.1.4 齒諧波影響的消除
在異步電動機中, 通常采用轉子斜槽的方法來消除齒諧波的影響。在永磁電機中,可以通過采用分數槽繞組來部分消除齒諧波的影響。但要徹底消除齒諧波可能造成的低頻轉矩脈動和電磁噪聲,仍有必要采用斜槽方式。由于永磁體一般是規(guī)則的長方體,采用轉子斜槽會給永磁體安裝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因此,只有采用定子斜槽的工藝。理論分析表明,斜一個定子槽就可以消除齒諧波。但考慮到永磁電機的極弧系數一般比異步電動機的小,磁極的邊緣效應也要比異步電動機的強,所以理想的斜槽數應是
(2)
式中,β—定子槽兩端沿氣隙圓周扭轉的弧長;α—極弧系數;p—電機極對數;τ—定子槽沿氣隙圓周的槽距弧長。
1.1.5 分數槽繞組在低速永磁直驅同步電動機的應用
在一般的交流電機設計中,可以通過電機定子繞組的分布和短距來消除諧波。但在采用了多極的低速永磁直驅同步電動機中, 已經不可能有足夠的電樞繞組槽來供分布使用。采用整距集中繞組顯然對電樞繞組內電勢波形正弦化不利。因此,采用分數槽繞組幾乎是惟一的選擇。根據電機設計基本理論,分數槽繞組不但可以有效地消弱電樞繞組內電勢中的高次諧波,而且對于Vx次的齒諧波同樣有消除作用。
Vx=2mq±1
(3)
式中,Vx—齒諧波電勢的次數;m—電樞繞組的相數;q—電樞繞組每極每相槽數。
1.1.6 永磁體退磁原因及防退磁措施
對比分析了現存的幾類大型變壓器運輸監(jiān)測方案,結合本項目的具體情況,確定了以下方案:本系統(tǒng)主要由控制臺、通訊服務器、手機服務器、本地操作工具四部分構成,系統(tǒng)整體結構如圖1。系統(tǒng)的前臺包括顯示界面和手機終端上的實時數據顯示、歷史數據查詢和報警信息顯示以及設置報警閾值,后臺包括各部分連接和監(jiān)權、數據采集解析、實時報警和數據庫存儲等。
1.1.6.1 永磁電機退磁原因分析
磁性材料種類多種多樣,性能差異也很大,但它們都有磁性能穩(wěn)定的問題。永磁體穩(wěn)定性主要受溫度、振動、時間、電流沖擊的影響。永磁體失磁的原因很復雜,有可能是一個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多個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是通常來講,永磁體失磁主要有材料本身性能、機械、化學和電磁等方面的原因
(1)材料本身的原因
目前國內在設計永磁電機時,一般不考慮永磁體性能的差異性。然而,釹鐵硼永磁體在制造過程中,添加合金元素的多少、熔煉工藝、制粉工藝、成型工藝、燒結回火工藝都會影響永磁體的性能。
(2) 機械和化學方面的原因
釹鐵硼永磁體中含有大量的鐵和釹,鐵是很容易氧化的物質,所以要對其表面進行噴涂處理?,F在應用最廣泛的是環(huán)氧樹脂噴涂、電泳和電鍍三種涂層。在抗溶劑能力方面,電鍍的抗性>環(huán)氧樹脂涂層的抗性>電泳的抗性。在抗沖擊能力方面,電鍍的抗性>電泳的抗性>環(huán)氧樹脂涂層的抗性。在抗鹽霧能力方面,電泳的抗性>環(huán)氧樹脂涂層的抗性>電鍍的抗性。不同涂層抗腐蝕的能力不同,因此要根據使用情況來進行噴涂。在永磁電機的生產過程中,由于裝配不當,永磁體的涂層遭到破壞;使用過程中,電機產生劇烈振動,會使永磁體損傷、碎裂,從而造成永磁體性能下降甚至喪失。
釹鐵硼永磁材料具有高剩磁密度、高磁能積、高矯頑力的特點,它的磁性能高于稀土鈷永磁,是目前磁性能最高的永磁材料,因而被廣泛應用于稀土永磁電機中。釹鐵硼永磁材料的不足之處是居里溫度較低,溫度系數較高,因而在高溫使用時磁損失較大。
定子齒槽效應、繞組磁動勢的非正弦分布和繞組中的諧波電流所產生的諧波磁動勢也會在轉子永磁體、實心轉子軛和綁扎永磁體的金屬護套中引起渦流損耗,渦流損耗會產生較高的溫升。高溫使已經處于規(guī)則排列的磁疇、疇壁產生運動(磁疇磁矩轉動,磁疇疇壁移動),導致“帶向”磁疇排列紊亂,磁場互相抵消,對外就顯示不出磁性,因而發(fā)生退磁。
(4)電機故障工況方面的原因永磁電機在發(fā)生短路、堵轉等極端工況時,電樞電流瞬間增大,當去磁性質的直軸電樞反應電勢大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永磁體永久性退磁。
1.1.6.2 防止退磁的措施
(1)永磁體制造工藝改進
隨著燒結型永磁體生產工藝的改進和生產設備的升級,永磁體一般不會出現充磁不充分、磁場不均勻的殘次品。根據永磁體的使用環(huán)境和條件,有針對性的噴涂涂層來避免永磁體發(fā)生腐蝕;在電機生產過程中,可以通過螺釘來加固永磁體,防止振動造成永磁體的損壞。以上措施克服了永磁體在材料本身、機械和化學方面的不利因素。
(2)永磁電機設計優(yōu)化
對于減少永磁電機轉子渦流,在設計上一般有以下幾種手段:一是電機采用正弦化設計,降低諧波的含量;二是永磁體結構由表貼式徑向勵磁改為內置式切向勵磁,轉子采用硅鋼片疊壓;三是永磁體采用軸向分段結構。切斷永磁體渦流的回路.在轉子端面安裝擋片來固定永磁體。以上措施減少渦流損耗導致的永磁體發(fā)熱,對于防止由于溫度高導致的退磁具有顯著效果。
隨著永磁電機及電力電子和電機控制技術的發(fā)展,永磁直驅同步電機系統(tǒng)應用于低速大轉矩工業(yè)系統(tǒng)優(yōu)勢明顯,節(jié)能效果十分顯著。實踐證明永磁直驅同步電機系統(tǒng)在采購成本、系統(tǒng)維護、節(jié)能減排效果等方面均大大優(yōu)于傳統(tǒng)異步電機加減速機構的驅動系統(tǒng)。
[1] 王秀和. 永磁電機(第二版).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1.1.
[2] 唐任遠. 現代永磁電機理論與設計.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5.12.
[3] 劉平宙,方丹,王兆巖,等.永磁同步電機電樞電感和輸出轉矩的分析計算.防爆電機,2013.6.
Technology of Low-Speed Permanent Magnet Direct-Drive Synchronous Motor
LiuWenhui
(Jiamusi Electric Machine Co., Ltd., Jiamusi 154002,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design and technology of low-speed permanent magnet direct-drive synchronous motor, describes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industrial system and advantages of the motor, and analyzes research hotspots of this kind of motors such as rotor magnetic circuit structure, stator winding arrangement, cogging torque inhibition, tooth harmonic elimination and permanent magnets demagnetization.
Permanent magnet direct-drive;synchronous motor;design;technology
10.3969/J.ISSN.1008-7281.2017.03.02
TM357
A
1008-7281(2017)03-0006-004
劉文輝 男 1983年生;畢業(yè)于哈爾濱理工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現從事電機設計研發(fā)工作.
2017-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