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亞冠小組賽最后一輪兩個比賽日都是中超球隊的“傷心日”,要么球隊已經提前出局,要么沒有把握住機會黯然離場……但本賽季,亞冠收官輪尚未開戰(zhàn),上海上港、江蘇蘇寧已經提前鎖定了小組出線權,蘇寧更是憑借一波連勝早早確保了小組第一。廣州恒大末輪順利戰(zhàn)平韓國球隊水原三星,成功晉級。
3支闖入亞冠正賽的球隊全部獲得小組出線權,在中超球隊征戰(zhàn)亞冠的歷史中,還是首次。
亞冠改制前的6個賽季(2003年-2008年),中超只有兩個參賽名額,大多數(shù)情況下只有一支球隊能夠闖入淘汰賽,唯一的例外是2005賽季山東魯能和深圳健力寶同時出線。2009賽季亞冠施行改制,中超獲得了4個參賽名額,但參賽球隊數(shù)量的提升并不意味著戰(zhàn)績的飛躍,正相反,多數(shù)中超球隊都在亞冠賽場舉步維艱,表現(xiàn)最好的時候也不過只有兩支球隊攜手晉級(2013年、2015年、2016年)。這基本也與中國足球在亞洲范圍內實力定位相契合。2002年歷史性闖入世界杯決賽圈之后,中國足球卻因為忽視基礎、忽視青訓戰(zhàn)績持續(xù)走低,連續(xù)多屆世界杯預選賽鎩羽而歸。近些年,國內足球環(huán)境轉好,各方面對中超聯(lián)賽的關注度提升,在聯(lián)賽的帶動下,中國足球也迎來了全新的發(fā)展契機,廣州恒大2013、2015賽季兩次登頂亞冠之巔后,中國男足國家隊也時隔15年再次闖入世界杯亞洲區(qū)預選賽決賽階段。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除了恒大之外,近幾個賽季的上海上港、江蘇蘇寧等隊也在亞冠賽場上呈現(xiàn)出了良好的上升勢頭,中超在亞冠層面已經形成了“集團優(yōu)勢”,甚至就連博彩公司都將中超三強列為本賽季亞冠爭冠的“前三大熱門”。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意識到,中超球隊在亞冠的出色表現(xiàn),與強力外教、外援密不可分。本賽季恒大在亞冠小組賽打進的18粒進球,3名外援阿蘭、高拉特、保利尼奧貢獻了12球,蘇寧所完成的9粒進球,拉米雷斯、特謝拉、洪正好更是合力打進了8球……在以日韓為代表的亞洲足球俱樂部緊縮銀根,調整外教、外援的引進、使用策略時,我們在外教、外援層面的優(yōu)勢還是很明顯的,但國內球員是否真的足以抗衡亞洲對手,還很難下結論。
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足協(xié)本賽季推出的“U23球員新政”就是為了督促中超諸強加強對本土球員,尤其是本土年輕球員的使用、培養(yǎng)。遺憾的是,在亞冠賽場上,中超球隊使用U23球員的欲望并不強烈。
另一方面,三隊同時闖入亞冠淘汰賽對于日本、韓國聯(lián)賽來說早已不是什么新聞,J聯(lián)賽、K聯(lián)賽甚至還曾在2009賽季、2010賽季創(chuàng)造過4支參賽球隊全部出線的壯舉!
因此無論從隊伍建設、實際足球水平還是亞冠成就看,創(chuàng)造了全新紀錄的中超、中國足球都只是走了“一小步”,想要百尺竿頭,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文/林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