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明
《3個女人和105個男人的故事》,看到這個聳人聽聞的標題,也許沒有多少人能想象得出,它居然指的是中國名著《水滸傳》,這就是“標題黨”的杰作。據新華社報道,為進一步凈化網絡輿論環(huán)境,打擊亂改標題、歪曲新聞原意等“標題黨”行為,國家網信辦聯合相關部門日前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標題黨”不是什么新品種?!度嗣袢請蟆吩?0世紀30年代一家上海報紙登的一篇文章,來論述“標題黨”之危害。當時,有一篇評論著名畫家豐子愷的文章,題為《豐子愷畫畫不要臉》。這標題使豐子愷大吃一驚:我與作者素不相識,為何競遭此辱罵?看完全文,原來是稱贊豐子愷繪畫技藝高超,說他畫的人物的臉部雖然沒有眼睛、鼻子,卻惟妙惟肖,極為傳神。題雖取巧,卻望之不雅,且容易誤解。
其實,從2009年起,“標題黨”已受到管理部門關注,但這一亂象如今依然存在,且愈演愈烈,隨著互聯網不斷發(fā)展,微信朋友圈也成了“標題黨”的重災區(qū),標題制作隨心所欲,怎么刺激就怎么來。有的無中生有、文不對題,點擊進入后,發(fā)現標題與內容風馬牛不相及;有的故弄玄虛、渲染低俗,如《那對情侶在陽臺做了什么?全程被房東偷拍》,點開一看,只是一對鳥在一居民樓陽臺筑巢、生子、哺養(yǎng),市民看到后,用相機拍了下來而已:還有的正題歪做、歪曲原意,如去年4月28日,一網站在轉載新華網報道的《多地整治網約車探索“規(guī)范路徑”》時,將標題竟然改為《官方:網約車屬高端服務不應每人打得起》,與文章原意完全相反,引發(fā)網友一片謾罵,激化社會矛盾。類似標題,不一而足。這些標題,不僅浪費網友時間,欺騙網友感情,而且嚴重影響網絡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政府公信力。
當然,“標題黨”的泛濫,在于網絡時代,人們碎片化、淺閱讀的習慣:也在于網絡新聞從業(yè)人員的急功近利,更在于網站利益驅動,網頁點擊率越高,廣告收益就越高。
為此,我們建議,嚴厲整治“標題黨”,須打“組合拳”。能否從政府、網站、網友三方聯動,形成合力?政府有關部門從立法、制度入手,近日,國信辦制定了《互聯網新聞信息標題規(guī)范管理規(guī)定(暫行)》,明確要求,要通過標題內容傳達正確的立場、觀點、態(tài)度,確保導向正確:在這基礎上,加快建立網絡相關法律法規(guī)體系,比如,對網站建立能進能出的約束機制:對網絡新聞從業(yè)人員加強監(jiān)督力度,讓“標題黨”不敢恣意妄為。
網站作為運營方,也要加強自律,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和義務,不能將“標題黨”當成企業(yè)的經營之道,比如嚴格網站新聞工作者的準入制度改進以點擊率為主的考核制度。
同時,要讓廣大網友享有更多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jiān)督權。最近,國信辦在官方網站設立“標題黨”問題舉報專區(qū)。請廣大網友積極舉報。當然,治理“標題黨”的過程或許很漫長,只要7.31億網友同心協力,一定能讓“標題黨”陷入廣大網友的汪洋大海之中。
在整治“標題黨”的同時,也要制作好網絡標題。新聞標題,就是題目。許慎的《說文解字》說得好:題,“額也”;目,“眼睛”?!邦}目是文章之首”、“題目是文章的眼睛”的說法,大概由此而來??梢?,題目制作的重要性。所以,網站要提煉出信息量大、內容豐富、生動傳神的好標題,既要滿足在“讀題時代”受眾日益增長的審美需求,又要發(fā)揮正能量,還廣大人民群眾一個健康、晴朗的網絡輿論生態(tài)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