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桑意象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常用典型意象之一。文章通過對與桑意象相關典籍梳理和詩文厘析,重點解讀了其作為意象,象征的男女之情、生育繁衍、吉兇之兆等多重蘊藉。
關鍵詞:桑意象 蘊藉 象征
中國植桑養(yǎng)蠶歷史悠久,有農(nóng)桑立國之說。甲骨文里有“?!弊中?,《山海經(jīng)》《尚書》《詩經(jīng)》等古代典籍中對桑亦多有記載和描述?!逗M鈻|經(jīng)》載:“湯谷上有扶木,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神異經(jīng)》載:“東方有桑樹焉,高八十丈,敷張自輔。其葉長一丈,廣六七尺。其上自有蠶,作繭長三尺,繰一繭,得絲一斤。”《十洲記》載:“扶桑在碧海中,上有天帝宮,東王所治,仙人食椹,體作紫色?!庇纱藶E觴,桑作為文學意象,廣見于各類文學典籍和作品,據(jù)統(tǒng)計,《全唐詩》關乎蠶桑者多達490余篇,《清詩鐸》輯蠶桑詩100多首??疾旌透爬ㄆ涮N藉象征意義,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期我乎桑中”——象征男女之情
農(nóng)桑蠶織是婦女的專職?!吨芏Y》記:“仲春三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薄稘h書·地理志下》載:“衛(wèi)地有桑間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會,聲色生焉?!庇墒?,桑園是女性春作的主要場所,桑林天然茂密成為男女之情的自由天地?!对娊?jīng)》寫桑有20多篇30余處,考察之基本與情事有關。
《鄘風·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睂懩凶优由V杏臅9簟都坠俏难芯俊贩Q:“桑中即桑林所在之地,上宮即祀桑之祠,士女于此合歡?!薄缎⊙拧ぺ羯!罚骸摆羯S邪?,其葉有難,既見君子,其樂如何?!贝嗽姙榕拥膼矍樽园住Z羯<赐莸刂?。詩以隰桑起興,寫桑葉的柔美肥厚,進而青黑,象征感情的層層深入?!段猴L·十畝之間》:“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與子還兮。十畝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與子逝兮?!北砻婵丛娬抡故镜氖遣缮E舭橥瑲w的桑園晚歸圖,細細審讀之展現(xiàn)的是男女情事甜蜜和心態(tài)緊張羞澀。誠如姚際恒《詩經(jīng)通論》所論:“古西北之地多植桑,與今絕異,故指男女私者必曰‘桑中也。此描摹桑者閑閑、泄泄之態(tài),而行將與之還而往,正類此意?!盵1]《鄭風·將仲子》:“將仲子兮,無逾我墻,無折我樹桑。豈敢愛之?畏我諸兄。”此詩是熱戀中的少女贈給情人的情詩,提醒男子勿要冒失來訪,以免折損桑樹枝葉,傳達了浪漫的男女之情。
二、“冶游采桑女”——象征生育繁衍
桑樹枝繁葉茂,易于栽植,桑葚為聚花果,小核果密集,樹與果皆被用以象征繁衍不息的生命,堪稱“生命之樹”,具“生生之氣”,附著寄予了生殖崇拜的意義。于此,有研究者以為:“在桑崇拜和桑林祭祀基礎上形成了中國特有的桑蠶文化,其內(nèi)涵是以祈豐求子為目的,以男女交合為手段,物質(zhì)生產(chǎn)與人自身再生產(chǎn)同構的生殖感應意識,在此觀念支配下產(chǎn)生了男女桑林野合求歡風俗”。[2]
1977年,四川新都出土了“桑間野合”畫像磚兩塊,上有男女于桑樹下交媾。研究者特別關注了野合地點緣何選擇于桑樹之下。[3]旁征《楚辭·天問》“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臺桑”,寫大禹與涂山氏女在臺桑野合成為夫妻。臺桑即桑臺,是桑林中的社壇,用以祭祀,又因重大固定的祭祀在春天,稱之為春社。所以,桑林既是春社祭祀之地,又與男女行為有關?!恫缮6取肥且唤M歌唱江南女子蠶桑勞動和春情的樂府民歌。其二:“冶游采桑女,盡有芳春色。姿容應春媚,粉黛不加飾?!逼湮澹骸按涸虏缮r,林下與歡俱。養(yǎng)蠶不滿百,那得羅繡襦?!泵枥L的是一幅輕快明艷的陽春采桑圖。詩中,女子提醒情人不可貪癡歡愉而耽擱農(nóng)桑,是對桑間之詠的繼承和闡發(fā)?!秴问洗呵铩酚涊d:“先氏女子采桑,得嬰兒于空桑之中,獻之其君居。”空桑,即空心桑樹?!秴问洗呵铩す艠贰贰秴问洗呵铩け疚丁贰独m(xù)博物志》《路史》《春秋演孔圖》等記載,顓頊、伊尹、力牧、軒轅氏、孔子皆誕于空桑之地。大禹臺桑野合、多人降生空桑等,表明古人對桑的強大繁殖能力的信仰與崇拜。
三、“竟應生桑夢”——象征吉兇之兆
??捎靡韵笳骷橄槿?。賈誼《新書·胎教》記:“中央之弧以桑,桑者,中央之木也?!逼溆嗨幕t是:東方之弧以梧,南方之弧以柳,西方之弧以棘,北方之弧以棗。班固《白虎通·姓名》稱:“桑者,相逢接之道也。”象征子嗣后代統(tǒng)治六合和瓜瓞綿綿?!度龂尽な裰尽は戎鱾鳌份d:“先主(劉備)少孤,與母販履織席為業(yè)。舍東南角籬上有桑樹生高五丈余,遙望見童童如小車蓋,往來者皆怪此樹非凡,或謂當出貴人。先主少時,與宗中諸小兒于樹下戲,言:‘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端囄念惥邸份嬇四帷渡滟x》記:“豈皇晉之貞瑞,兆先見而啟茲,起尋抱于纖毫,崇萬匱于始基?!薄端囄念惥邸酚咒浉迪獭渡滟x》云:“伊茲樹之僥幸,蒙生生之渥惠,降皇躬以斯植,遂弘茂于圣世?!编嵐庾骐s居《鐘離春智勇定齊》:“(正旦云)大夫,休看這桑木梳小可,他能理萬法。”桑樹成為至祥臻瑞的象征。
蓋因桑與“傷”“喪”音同音近,故而也成為悲傷亡故的象征。干寶《搜神記》講述了太古之時,蠶桑起源的悲情故事,并稱:“桑者,喪也。”聞一多《釋?!吩疲骸肮耪咝袉识Y器用多以桑為之?!瘪T夢龍《智囊全集·王戎》:“王戎夢有人以七枚椹子與之,著衣襟中,既覺得之,占曰:‘椹,桑子。自后大小男女凡七喪,夢椹化喪,明用其雅?!庇小吧簟敝畟髡f,陳壽《益都耆舊傳》記,晉何祗夢見桑樹生于井驚疑,請趙直圓夢測吉兇。趙直說:“桑非井中之物,會當移植;然‘桑字四十下八,君壽恐不過此?!鄙哪?,分拆為“十八”,上有三“又”字,加之十八之數(shù),故附會而為四十八,何祗于四十八歲卒。后用生桑夢喻死期將至。元陸友仁《哭季弟》:“不圖十日后,竟應生桑夢?!?/p>
另外,古代文學典籍和詩文中關于桑意象的蘊藉象征意義,不囿于以上種種,也有象征時間時光,如,滄桑、滄海桑田、桑榆之說;象征故國家園,如,桑梓、桑園、桑麻,“維桑與與梓,必恭敬止”(《小雅·小弁》),“永世克孝,懷桑梓焉”(張衡《南都賦》)。
注釋:
[1]姚際恒:《詩經(jīng)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版,第127頁。
[2]丁峰山:《<陌上桑>復式二重性及與采桑母題演變之關系》,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03期,第9-13頁。
[3]馮修齊:《<桑間野合>畫像磚考釋》,四川文物,1995年,第03期,第60-62頁。
(任江維 陜西咸陽 咸陽職業(yè)技術學院院系 712046)
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