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健+王雨佳
(浙江省工程勘察院,浙江 寧波 315000)
摘要:在顆粒分析試驗過程中,用到的主要方法包括:篩析法、密度計法、聯(lián)合測定法。而且在實際分析試驗過程中,往往會存在很大誤差,造成誤差產(chǎn)生的原因有:設備、方法、人員等。本文通過查詢相關文獻,就顆粒分析試驗的主要誤差進行淺要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對策,希望顆粒分析試驗的真實性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顆粒分析試驗;誤差分析;對策分析
引言:土壤的顆粒習分析是土工工程試驗的主要內(nèi)容,有助于對測定干土質量占土總質量的比例。自然界中的土壤性質存在很大均勻性,而在取樣、保存、運輸過程中都會對對土質造成一定的破壞。而且顆粒分析試驗所用到的設備、試驗方法等對試驗的準確性造成一定影響。在這樣的基礎上,研究顆粒分析試驗的主要誤差分析和對策就顯得尤為重要。
1、顆粒分析試驗的方法
1.1篩析法。所謂篩析法,通過不同直徑的篩子,根據(jù)土壤直徑的不同進行分類,然后通過精密的稱量設備對不同直徑的顆粒進行稱重,并計算出各個類別的顆粒組占試驗總土壤的百分數(shù)。是一種比較簡單的顆粒分析試驗方法,適用于顆粒直徑在0.075mm-60mm的顆粒分析試驗。
1.2密度計法。顆粒分析試驗的密度計法主要的依據(jù)是篤克斯定律, 顆粒的自身重量不同,其在液體中下沉的速度快慢也不相同,相關實踐表明,自重大的顆粒下沉比較快,自重小顆粒下沉比較慢。顆粒直徑在0.002mm~0.2mm顆粒在液體中下沉作地等速運動,比較符合篤克斯定律。此試驗方法比較適用于顆粒直徑在0.075mm以下的試樣。其主要方法是選擇一定量的土樣,放置量筒當中,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純水,進行適當?shù)臄嚢?,保證所有的顆粒在水中均勻分布,形成一定量的懸液,然后確保量筒的穩(wěn)定,讓顆粒憑借自重逐漸下沉,用密度計測量出不同時間下不同懸液的謎底。通過密度計讀數(shù)下沉時間,計算出某一直徑的顆粒占總土樣的百分數(shù)。
2、顆粒試驗誤差產(chǎn)生的原因
2.1篩析法誤差產(chǎn)生的原因。相關實驗表明,導致篩析法產(chǎn)生誤差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篩子設備本身存在誤差;第二,在試驗過程中受到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比如:溫度濕度、風力等;第三,選擇不同試驗方法產(chǎn)生的誤差;第四,試驗人員在操作過程中產(chǎn)生誤差;第五,土樣隨機性產(chǎn)生誤差。就隨機誤差而言,篩析法測定留篩質量,被當做實際質量,但是具體篩選過程中,顆粒在受到振動的影響下,及時直徑相同的土顆粒,有的可以通過篩孔,有的則不同通過。能否通過篩孔主要取決土顆粒和篩孔的角度。導致被堵在篩孔的土顆粒質量無法參與到該直徑的顆粒的計算當中,導致此類直徑的土顆粒中的質量發(fā)生變化,從而導致各粒組含量占該土總質量的百分數(shù)發(fā)生變化,就會產(chǎn)生試驗誤差[1]。
2.2 密度計法誤差產(chǎn)生的原因。密度計法誤差產(chǎn)生的原因除了篩析法存在的五個因素之外,還和選擇的儀器、設備、試驗系統(tǒng)等都具有很打誤差。密度計法在試驗過中需要用到兩種密度計,一種讀取1000mL懸液中干土重,一種讀取懸液比重,這兩種密度計的制造原理和方法都相同,只是采刻度時,懸液的穩(wěn)定有一定差異,所以密度計校準和百分比計算時,必須格外注意這一點。試驗過程中要盡量控制其溫度是20℃,確保讀數(shù)環(huán)境的一致性。但是在實際試驗中,很難保證其溫度絕對控制在20℃,所以在實際試驗時必須進行適當調(diào)整。在具體試驗過程時,密度計的讀數(shù)要以彎液面上緣為標準進行讀數(shù),但是密度計在生產(chǎn)制造過程中,往往以下緣為基準,所以在試驗時必須對彎液面進行適當調(diào)整,確定彎液面為一個固定的數(shù)值。由于我國對顆粒分析實驗主要誤差和對策研究的起步比較晚,在對顆粒分散劑選擇上至今沒有一個相對統(tǒng)一的建議,所以選擇分散劑時,要根據(jù)土體的種類不同,選擇與之適應的分散劑。就目前國際研究的形式而言,選擇多強分散劑是主流。密度計具體使用過程中,在懸液中加入一定的分散劑時,必須綜合考慮分散劑對懸液密度的干擾[2]。
以上幾點導致密度計法試驗存在誤差原因,也就是說通過對刻度、彎液面、溫度、分散劑等因素進行綜合校驗,在某一個特定的穩(wěn)定、密度范圍中,就可以把試驗的數(shù)據(jù)結果,帶入到計算公式中進行選擇,進而獲得相應校正質量百分比,同時土樣試樣的狀態(tài)也會對實驗結果產(chǎn)生一定影響,土體顆粒分析的結果,往往取決于在歸屬分析的試驗狀態(tài)、制備方法、分析方法等因素??茖W試驗證明,剛剛從土體中選擇出來土樣測試的結果,要比加工過的土樣,比如:風干和烘干土樣測定的結果偏高。但是在實際實驗過程中,從土體取樣到運往實驗室,歷時比較長,很難保證其天然的含水量。所以試驗過程選擇的土樣往往經(jīng)過風干后的土樣。同時土樣的用量對試驗結果也有很大影響。當懸液濃度在 0.5%~3.0% 范圍時,各粒組的含量沒有顯著出入,但超出這個范圍,將會影響各粒組的含量,因此,用密度計法時,試樣用量規(guī)定為30g[3]。
3、顆粒分析試驗的主要誤差處理對策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引起顆粒分析試驗的主要誤差原因,包括五點:第一,篩子和密度計設備引起的誤差;第二,試驗研究不同產(chǎn)生的誤差;第三,選用試驗方法不同產(chǎn)生的誤差(篩析法大于密度計法);第四,試驗人員操作產(chǎn)生的誤差;第五,隨機誤差和系統(tǒng)誤差,包括儀器、人員、操作。相關實踐表明,實驗室分析結果和實際土壤顆粒的結果,普遍存在一定差異。而同一土樣在不同實驗室、不同試驗人員、不同儀器試驗的結果也不盡相同。所以在實際試驗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導致顆粒分析試驗存在的原因,才能在試驗中找到相應的解決對策,雖然說誤差難以避免,但是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起到降低誤差的目的,確保試驗的結果無限接近土壤的實際狀況。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顆粒分析試驗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其試驗結果往往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在實際試驗過程中,必須對產(chǎn)生誤差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才能確保試驗結果更加接近自然土壤的真實值。
參考文獻
[1]劉泉聲,崔先澤,張程遠. 基于變孔隙率的多孔介質中懸浮顆粒沉積滲透率衰減模型研究[J].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6,S1:3308-3314.
[2]吳靜,李選友,陳寶明,高玲,王瑞雪,趙改菊,王成運. 大顆粒低填充率外熱式回轉窯傳熱系數(shù)模型的構建[J].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2014,13:256-262.
[3]肖紅,唐達生. 砂礦顆粒沉降運動規(guī)律試驗研究[J]. 礦冶工程,201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