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燕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師的教學、學生個體的學習方式都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新課程改革要求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需要進行轉(zhuǎn)變,從而才能有效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而如何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并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成為當下高中語文教師深思的一個問題,同時也是現(xiàn)在高中語文教育所面對的重要問題。
一、“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概念
1.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含義
自主、合作、探究是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模式。所謂自主就是指學生學習更加的積極主動,而這與被動的學習是存在本質(zhì)性區(qū)別的,同時這樣的學習效率提升的速度也會更快。
其次是合作。合作學習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提高學生自己的競爭意識,尤其是在面對學習問題的時候,學生會主動尋求其他同學的幫助,并與之形成合作的團體,這樣也更利于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而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則是在自主與合作的基礎(chǔ)上延伸出來的,指的是學生針對某一學科的某一問題所進行的深入研究。長此以往,將會使得學生之間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并通過不斷的實踐和探索,使問題最終得以解決。
2.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形式
高中語文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多種多樣,而最基本的形式主要有兩大類。
一是教師提問的形式。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形式多是按照老師教、學生聽的模式進行,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從而使學生缺少了更多自主發(fā)言的機會。然而通過教師提問的形式展開教學,使得問題的答案被拋給了學生,雖然正確的答案只有一個,但是卻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各方面的學習能力。
二是師生互動的形式。這種教學形式更加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從而讓教師在了解學生想法的基礎(chǔ)上,更好地實現(xiàn)因材施教。而學生也能及時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告訴老師,并尋求幫助,通過師生之間的共同努力,自主、合作、探究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將得到更加深入的貫徹。
二、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如何進行有效運用
1.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巧妙設(shè)置問題
如何才能有效引導高中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語文知識,最關(guān)鍵的是要求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問題的設(shè)置上注重三點:簡單性、意義性、有趣性。
所謂簡單性是語文教師設(shè)置的課堂問題要充分考慮到班上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如果一個問題連班上語文成績最好的同學都無法作答,那么問題的設(shè)計就毫無意義和價值,甚至會打擊部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而意義性則是指語文問題的設(shè)置要存在一定的啟迪意義,這也是開展高中語文教學的目的所在。如果通過高中三年的語文學習,學生的審美水平,正確的價值觀等都沒有得到提升,那么語文課堂教學是失敗的。而趣味性,則是為了使學生通過長時間的語文知識學習不會覺得枯燥無味,通過設(shè)置一些有趣的問題去鼓勵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語文學習的樂趣和奧秘。
由此可見,語文教師在問題的設(shè)置上注意這三點,則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知識自主、合作、探究的興趣。
2.鼓勵學生對課堂提問進行積極思考
除了讓教師在教學中巧設(shè)問題外,還應(yīng)該鼓勵學生就語文課堂上的提問進行積極的思考。這樣才更有利于合作、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的進一步開展。
這里以蘇教版高中語文課本中的重點篇目《雷雨》為例,通過引導學生通讀全文,就可以設(shè)置相關(guān)的問題。比如:《雷雨》描寫的環(huán)境是怎樣的?文章中主要人物的關(guān)系是怎樣的?當然學生也可以設(shè)置其他的問題,并在課下通過討論和尋找資料的方式,尋找到相關(guān)問題的答案。等到正式展開教學的時候,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對相關(guān)問題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對于錯誤的問題,教師只需要及時地加以糾正和補充即可。雖然學生在課堂下所花費的時間較多,但是卻使得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得到提升,而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把握程度也會更加深刻。
縱觀目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仍然是以“填鴨式”為主,這其實是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的。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這種課堂教學的新模式,雖然也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但是其教學的效果卻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積極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并努力探索符合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是全體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職責。
★作者單位:江蘇啟東市江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