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娟
一、《祝?!烽喿x教學課例
師:本節(jié)課我們將走進魯迅。毛澤東曾經對魯迅的評價是:“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濒斞溉ナ篮?,他的遺體上覆蓋著一面旗幟,上面書寫著“民族魂”三個大字。新中國成立后,魯迅一度被人們奉為“神”。但90年代后期到如今,又出現(xiàn)了另外一種聲音。很一部分人認為魯迅作品不合時宜,魯迅思想已經過時了。但錢理群卻說:魯迅并不過時,他的思想有超越時代的一面。
那么,我們該如何評價魯迅呢?要真正理解他就必須走進他的文章,走近他筆下的人物。
(指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并從現(xiàn)象對比中引出達成目標的途徑。有目標有方法。)
[教師出示問題,學生自主閱讀]
探究活動一:有人說,魯迅小說人物幾乎都是“病態(tài)”的,祥林嫂也是。你怎么理解她的“病態(tài)”?請圍繞四件事談談。
探究活動二:品讀第21頁末段文字,看看對“狼吃阿毛”這種事,魯鎮(zhèn)上的男人女人是什么反映,表現(xiàn)出怎樣的心理。
[學生活動一]
學生快速自主閱讀課文,教師提示要圈點批注,適時地寫感悟。引導理解何為“病態(tài)”,即人物身上落后的、丑惡的思想行為,人性的劣根性。把問題具體化細致化,幫助學生分析探究。小組探究并圍繞最感興趣的一個角度展示成果。
[學生活動二]
“這故事倒頗有效,男人聽到這里,往往斂起笑容,沒趣的走了開去;女人們卻不獨寬恕了她似的,臉上立刻改換了鄙薄的神氣,還要陪出許多眼淚來。有些老女人沒有在街頭聽到她的話,便特意尋來,要聽她這一段悲慘的故事。直到她說到嗚咽,她們也就一齊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淚,嘆息一番,滿足的去了,一面還紛紛的評論著?!?/p>
這是“狼吃阿毛”的故事在魯鎮(zhèn)上激起的“波瀾”。人們是抱著“聽故事”的心態(tài)來的。男人們“沒趣的走了開去”。女人們故作姿態(tài)地“陪出許多眼淚來”。老女人卻是拿祥林嫂的悲慘經歷做著自己生活的調劑,“滿足的去了”。
[教9幣小結]
縱觀祥林嫂的一生,我們發(fā)現(xiàn),封建禮教是殘害祥林嫂的軟刀子,祥林嫂的悲劇原本就是個定局。她的這種“奴性思想”無疑是“病態(tài)”的。魯鎮(zhèn)上的人們是一群以“咀嚼”“賞鑒”別人的不幸為幸事的“看客”,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這樣的“看客”不禁讓我們發(fā)問:這是怎樣的國民文化啊!
[學生活動]當下生活中,這種“奴性意識”和“看客現(xiàn)象”還存在嗎?
課堂總結:現(xiàn)實生活中,對于社會種種弊端,國人總是習慣漠然,而魯迅卻能拿起手中的“解剖刀”,深入地進行解剖。因為只有揭開傷疤,找到病根,才能給以療救的希望。
綜上所述,小說《祝?!纷屛覀兛吹搅唆斞敢回灥乃枷胍约叭烁聍攘?,即正視現(xiàn)實的批判性和悲天憫人的情懷。
二、案例分析及認識
1.明確目標,讓學生自主閱讀教材,整體感知文本,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技能
以往的聽課,發(fā)現(xiàn)學生都只是就問題而看書,只是向課本和教輔查找答案,缺乏深層思考。沒有思考的讀書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讀,讀書代替思考,導致讀書和思考都淺嘗輒止。所以教學中就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課文,熟知課文內容。比如這節(jié)課,在課前注重引導,要求學生帶著這些問題有意識地、有目標地去自主閱讀教材,整體感知課文。
2.教師科學的引導,讓學生深入閱讀文本,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能
在學習的整個過程中,學生是有方向、有目的、有策略地進行學習,學生樂在其中。在學生討論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去討論,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3.及時反饋,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通過練習的方式來完成,評價練習不僅要有全面性,要對學生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以便通過練習糾正原有的錯誤理解或片面認識;又要具有綜合性和拓展性,包括知識的橫向和縱向練習。這樣,學生對閱讀的方法有了一些歸納總結,提高了學生對整個學科的理解能力。
教學改革就是要求我們把教會學生學習作為我們最重要的職責。語文教法多種多樣,不論我們采用什么形式的教學方式,都要想辦法讓學生動起來,從被動接受知識轉到主動接受知識,從而真正實現(xiàn)語文課堂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