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亞萍
朗讀是英語學習的重要手段。它能把字、詞、句、文融為一體,使學生記得清楚,記得準確,從而為聽、說、寫三項語言技能的發(fā)展打下基礎,最終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那么我們教師應如何提高他們的英語朗讀積極性,促進自己的朗讀教學呢?下面是筆者在合理開發(fā)和積極利用課程資源,以多元素材促進學生英語朗讀教學方面的幾點具體做法。
一、合理開發(fā)和積極利用課程資源,激發(fā)學生“讀”的興趣
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也就是說,只有當我們的學生有興趣“讀”時,我們的英語朗讀教學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們教師必須合理開發(fā)和積極利用課程資源,以多元素材促進學生英語朗讀,以激發(fā)學生“讀”的興趣。
1.利用多彩活動激發(fā)興趣。小學生天真可愛、活潑好動,他們求新求異的愿望強烈。因此我們教師可以合理開發(fā)和積極利用課程資源,充分利用多元素材,采用多彩的活動形式,如游戲、接龍、繞口令等,以激發(fā)學生朗讀英語的興趣。例如:我們蘇教版的譯林小學英語Cartoon time大部分是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在學生學完后,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利用好這一部分課內(nèi)資源,以比賽的形式分組朗讀,組員間互評并糾錯。再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合理開發(fā)課外資源,也就是從生活中尋找相似的素材,努力寫下相關的句子,再聯(lián)系當時的情境,借助手勢和動作,用合適的語音語調(diào),有表情地朗讀自己寫下的內(nèi)容。只要我們保護好學生參加這樣的活動的興趣,那么他們的英語朗讀水平也就會自然提高了。
2.利用媒體手段激發(fā)興趣。多媒體生動又形象,非常符合小學生抽象思維不夠發(fā)達,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這一特征。我們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圖片、錄音、動畫等素材為教學服務,使英語課堂教學形象化、趣味化。使學生由“要我讀”變成“我要讀”。例如:在學生學完蘇教版五年級上冊Unit6 My e-friend之后,我們可以引導學生上網(wǎng)搜索My penfriend這一話題的素材,讓他們自己根據(jù)需要和愛好對素材作適當?shù)男薷?,然后在下一?jié)課上朗讀,并開展小組朗讀比賽,只要我們堅持激發(fā)學對英語朗讀的興趣,他們的英語朗讀水平也就能得到相應的提高。
二、合理開發(fā)和積極利用課程資源,培養(yǎng)學生“讀”的習慣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習慣一旦養(yǎng)成,它就會成為支配人生的一種力量。所以我們教師必須合理開發(fā)和積極利用課程資源,充分利用多元素材培養(yǎng)好學生“讀”的習慣。
1.以“視”促讀,培養(yǎng)“讀”的習慣。語言來源于生活,它必須被運用到生活中才能實現(xiàn)它的價值。所以我們教師要盡可能地合理開發(fā)和積極利用學生周圍的課程資源,充分利用多元素材,讓學生盡可能地在生活中看到英語、感受英語、朗讀英語,逐漸形成朗讀英語的習慣。
我們可以在學生經(jīng)常經(jīng)過的場所貼上英語標牌,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關的英語課程資源,鼓勵學生關注這些資源并嘗試朗讀。
2.組織活動,培養(yǎng)“讀”的習慣。課內(nèi)的教學由于受時間和場地的影響,有很大的局限性,很難滿足學生英語朗讀的需要。而課外則可以為學生提供極大的想象和訓練空間,所以我們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外的英語課程資源,引導組織各類英語派隊和英語小品表演等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逐步養(yǎng)成讀英語的習慣。
3.加強積累,培養(yǎng)“讀”的習慣。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后進生往往不敢讀或不愿讀英語。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自信心不足。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沒法引導這些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水平尋找適合他們的英語朗讀素材,加強積累,使他們形成朗讀英語的自信心,這也是培養(yǎng)“讀”的習慣的基礎。
三、合理開發(fā)和積極利用課程資源,引導學生體驗“讀”的成就
成功的體驗可以使人的需要不斷地滿足,使人心情愉快而求索不止。所以,成功的“讀”的體驗對學生英語朗讀水平的提高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們教師應設法合理開發(fā)和積極利用課程資源,利用多元素材幫助學生獲得“讀”的成功的體驗,使他們在英語朗讀方面形成良性循環(huán)。
1.利用評價體驗“讀”的成就。學生都希望得到正面評價,我們教師應讓學生體驗“讀”的成就。教師可以用課本資源或課外資源,甚至可以師生自創(chuàng)適合學生朗讀的各種課程資源,讓學生朗讀,放大學生英語朗讀中的亮點,給予正面評價,讓他們的內(nèi)在價值得到外界的承認。這樣可以形成學生朗讀英語的積極態(tài)度,使學生在英語朗讀水平的提高方面形成良性循環(huán)。
2.利用成果體驗“讀”的成就。學生都有一種自我實現(xiàn),取得成果的愿望,而成果的出現(xiàn)又可以讓學生體驗“讀”的成就。教師應設法幫學生創(chuàng)造屬于他們的成果。我們可以合理開發(fā)和積極利用課本劇、故事、歌曲甚至辯論話題等各種課內(nèi)外的資源,鼓勵學生參加表演,故事演講比賽,歌曲大賽甚至辯論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然后把這些活動用攝像機錄下來,在學校的電視臺上播放。這樣學生就很容易體驗到“讀”的成就。
3.利用成長袋體驗“讀”的成就。學生的成長記錄袋是很好的課程資源,它具有記錄學生進步,激發(fā)學生潛能的作用。我們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激勵資源為提高我們學生的英語朗讀服務。例如:在學生學完每個單元的Story time以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這一部分內(nèi)容反復朗讀,將自己朗讀最突出的一次的錄音資料放進成長記錄袋。這樣,每位學生不但收集了自己的朗讀錄音樣本還可以回顧自己英語朗讀的進步歷程,體驗成功,這樣可以激發(fā)他們的朗讀潛能。
朗讀是強化記憶的一種方法,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手段。我們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合理開發(fā)和積極利用各種課程資源,以多元素材促進英語朗讀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朗讀水平,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