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霞
【摘要】“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實踐性和時代性。其對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素養(yǎng)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加強課堂實踐教學是提高該課程時效性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作者結合教學實踐對“概論”課課堂實踐教學形式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課堂實踐教學 教學形式
中共中央、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強調指出,為了切實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就必須要建設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chuàng)新計劃,全面深化課程建設綜合改革,編好教材,建好隊伍,抓好教學,切實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課是高校四門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核心課程,從課程本身來看,“概論”課的教學有其獨特的學科特點,既要求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素養(yǎng),又要注重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學科本身又具有鮮明的時代性,與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活動緊密相關。因此,“概論”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在教學中突出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對于增強該課程教學的實效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如何運用實踐性教學設計的理念和方法對“概論”課程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成為教師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實踐性教學活動包括課外實踐教學和課堂實踐教學。課外實踐教學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如校外的社會調查,校內的各種社團活動、辯論、競賽等,可以將學生的自身特長、興趣與課堂教學很好的結合起來,學生參與積極性比較高,能取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普遍采取大班制教學模式,學生人數較多,課外的社會實踐需要大量的時間、充足的經費作保障,由于指導教師、實踐經費和安全保障等因素的制約,課外實踐性教學只能少部分學生參與,很難廣泛實施。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概論”課的基本形式,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主要取決于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水平。要想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加強課堂實踐教學。課堂實踐教學是一種以課堂為載體,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實踐教學形式。相對于課外實踐教學形式,課堂實踐教學具有學生廣泛參與,貫穿到教學活動過程的始終,以及不受財力、人力和安全等因素制約的等優(yōu)點,是課堂理論教學的補充和完善,還能彌補思政課校外實踐的不足,把社會實踐搬回課堂、搬回學校,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課堂實踐教學是“概論”課實踐教學的主要模式,本文對大班制教學模式下“概論”課堂實踐性教學進行了探索。
一、教學內容體現(xiàn)實踐性內涵
加強課堂實踐性教學,要在教學內容突出實踐性?!陡耪摗氛n程內容豐富,時代性、理論性及實踐性較強,理論上把握教材的結構和基本內容是搞好教學的前提和基礎,但是“概論”課教師不能拘泥于教材本身的內容,因為理論成果是不斷豐富、發(fā)展和完善的。教學中應反映最前沿的理論研究成果和黨的最新的政策。但教材的特點決定了不可能把黨的全部最新理論成果和政策及時反映到教材內容中來,在教學中就必須根據理論和實際的發(fā)展變化不斷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第八章第四節(jié)的“保障和改善民生”,將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報告中與百姓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數字補充到教學中,2016年政府棚戶區(qū)住房改造、農村危房改造、農村貧困人口減少數量,全國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的數量,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繼續(xù)超過4%。重點高校招收貧困地區(qū)農村學生人數的增長。全年資助各類學校家庭困難學生的人次等,2017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目標。既能夠豐富教學內容,又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國家發(fā)展給給人們帶來的實惠,也讓學生了解到今后一年政府工作的目標,把教學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社會目標結合起來。在講授第九章“新形勢下對臺灣的工作方針”時,補充了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在參加全國兩會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就兩岸關系發(fā)展發(fā)表的最新談話。講話釋放強烈政治信號,表明大陸對臺政策不因臺灣政局變化而改變,亮明底線和紅線,具有明確指向性。2015年11月7日下午3點,兩岸領導人習近平與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歷史性的會面。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直接會面。在講授第八章第二節(jié)“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時,補充當年兩會的熱點問題及代表委員的典型提案,這些內容的補充使理論與實際能較好的結合,教學內容體現(xiàn)了實踐性內涵。
二、“大班上課小班討論式”教學
思想政治理論課普遍采取大班制教學模式?!按蟀嗌险n小班討論式”教學是課堂內實踐教學的主要方式。
討論題目的設置是組織好課堂討論的關鍵。要根據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和學生所關心的社會熱點、難點問題設置題目。既對學生有吸引力,能激起他們的興趣,又有討論的價值和意義。如“結合實例,談談你對當前我國部分富人向海外轉移資產,加入他國國籍問題的看法?!?、“結合你家鄉(xiāng)的村干部選舉實例,談談你對當前我國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看法?!?、“從《朗讀者》和《中國詩詞大會》談文化傳承和文化自信”、“結合美國影片,談談你對美國好萊塢大片或美國影視產業(yè)的看法。”、“結合實例,談談你對中國南海問題的認識?!薄皬摹度嗣竦拿x》看我國的反腐敗斗爭。”等。由于選題針對性強,尤其是把熱播的文化綜藝節(jié)目、電影、電視劇和教學內容結合起來,提出問題,學生有感性認識,能調動學生的興趣,討論和分析有一定的深度。討論氣氛也比較熱烈。
根據學生人數先建立若干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承擔一個主題任務。一般在開學后第四周就把討論題告訴學生,每個小組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討論題,分工協(xié)作共同完成資料收集、PPT制作、發(fā)言稿或發(fā)言提綱,演示匯報。匯報完成后,學生自由提問、討論,教師要啟發(fā)和引導學生圍繞中心議題積極發(fā)言,大膽提出問題,闡明自己的觀點。教師及時對課堂討論進行總結,要把握討論的方向,對討論中出現(xiàn)的偏頗及錯誤認識加以分析,引導大學生走出誤區(qū),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觀點和系統(tǒng)的認識。通過討論可以使許多模糊的認識得以厘清,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價值判斷能力也有一定的幫助。教師通過點評尤其是對學生的肯定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考核方式采取教師打分和學生組長打分相結合的方法,組長根據組員在討論中的實際參與度和貢獻度給每個組員打分,要求組長不能平均給分,以避免少數組員在討論中搭“便車”。
三、時事報告引入課堂
《概論》課內容豐富,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個領域,能夠豐富學生各方面的知識。時事新聞常常和教學內容密切聯(lián)系,時事新聞是指在近期發(fā)生或正在發(fā)生與國際民生、社會建設、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里發(fā)生的重要新聞。主要體現(xiàn)國家政黨、社會企事業(yè)集團在對外國際關系、對內處理國家生活等方面實施的主要方針政策和一些重大活動。但今天的大學生有相當一部分“兩耳不聞天下事”,更愿意關注娛樂新聞,對時事政治有些甚至一無所知。教師在第一次上課時就要求學生每天關注國際和國內發(fā)生的重大新聞,每次授課都要求有一名學生播報時事新聞,并對新聞進行討論。在討論中理解新聞時事,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對政治的敏銳關切意識。學生通過搜集新聞并辨析,把理論與實際結合,以使學生了解國內外發(fā)生的重大事件,彌補很多領域常識的欠缺。
四、視頻資料的運用
“概論”課教學中,單一的課堂講授具有缺乏吸引力、課堂氣氛沉悶等缺點。在堅持課堂講授為主的同時,在課堂教學中,精心選取相關的視頻資料來輔助教學,夠增強課堂的生動性,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很有幫助的。播放的視頻要經過嚴格的選擇,視頻播放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是3-5分鐘,時間過長學生的注意力會下降,內容與教學大綱一致,播放的時間要與課程進度吻合,教師講授要與視頻內容密切聯(lián)系。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有更形象更直觀的了解。各種視頻資料的靈活運用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能夠很好地豐富教學,比較受學生歡迎。
如在講授第八章第二節(ji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時,播放了《領導人是怎樣煉成的》的動漫視頻,動畫視頻闡釋中國政治制度,習近平以卡通形象出現(xiàn),以他的晉升之路為例介紹了中國領導人的選拔過程,并與英、美等國的領導人產生機制進行對比。視頻的畫面語調輕松幽默,學生反映強烈,教室笑聲不斷,課堂氣氛活躍。
在講授第八章第二節(jié)全面依法治國時,播放了《被關進籠子的欲望——官員被改變的生活》動畫視頻,分析了依法治國的核心應該是把權力關進籠子,讓一切都在法律框架內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這是通過外在的制度建設,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jiān)督。
此外每學期為學生選播一部革命教育片,《南京,南京》、《建國大業(yè)》、《建黨偉業(yè)》、《高考一九七七》等,通過電影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認識,進行討論或者寫觀后感。視頻教學方法生動直觀、信息容量大、感染力強,加深了學生對所學課程內容的理解,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對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同感。視頻教學法形象生動,學習環(huán)境輕松,比較受學生歡迎。但這種教學法不能濫用,視頻播放時間和次數應嚴格控制,否則會影響正常的理論教學,學生也容易產生視覺疲勞,影響視頻教學效果。
五、案例教學法
案例式教學不是一般的課堂舉例。案例教學是老師根據教學目標選取典型案例,組織學生充分參與,積極思考、引導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和主張、最終由老師進行點評、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一種實踐教學活動。實施案例教學,典型案例的選擇是關鍵。主要從社會的熱點問題、影響力大的重大社會事件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歷史事件中進行案例選取。例如,講第八章第二節(jié)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時,選取了遼寧省賄選案作為典型案例進行分析。遼寧省在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全國人大代表的過程中,出現(xiàn)45名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拉票賄選現(xiàn)象,涉案人數高達523人,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起發(fā)生在省級層面,嚴重破壞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制度的惡劣案件。根據案例,教師提出問題“我國人大代表的選舉方式?”、“我國人大選舉制度的創(chuàng)新有哪些?”、“遼寧賄選案的危害是什么?”、“我國人大代表在選舉過程中存在哪些不完善之處”。允許學生可以使用手機查找答案,教師進行總結。通過對這幾個問題的回答和分析,不僅使學生掌握了教材的內容,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我國人大選舉方式主要有“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相結合、從舉手表決到無記名投票、從等額選舉到的三大發(fā)展特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創(chuàng)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經歷了共產黨在建國前的積極探索,及在建國后的制度性規(guī)范,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創(chuàng)新選舉理念、改革代表名額分配比例和辦法,強化選舉監(jiān)督和訴訟及問責機制等等,而賄選的發(fā)生,不僅是對公民權利的最嚴重踐踏,時也是對共產黨執(zhí)政根基的嚴重破壞。因此,完善人民代表選舉制度勢在必行。通過案例教學可以引起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主動去尋找答案,更深刻理解、認識所學習的理論。
六、結語
課堂實踐教學以其實踐性和豐富性改變了傳統(tǒng)的理論灌輸式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有助于學生了解社會現(xiàn)實、增長知識才干、提高能力素養(yǎng),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性和吸引力。在調研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反饋意見中,課堂實踐教學模式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和比較高的評價。但在實施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部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夠高。在在“大班上課小班討論”中,學生的積極參與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學生自律,仍有少數學生有“搭便車”的現(xiàn)象;案例教學中,學生受知識背景等因素的限制,尤其是理工科的學生,在高中階段文科學習是為了應付高中會考,知識儲備明顯不足,討論有時僅僅停留在事件的表面,深入分析思考不夠;時事新聞播報每次課只能抽個別學生,有一部分存在僥幸心理,對時事新聞仍然關注不夠。這些問題如何解決,需要我們在僥幸中進一步的探索。
參考文獻:
[1]肖貴清.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需要重點解決的幾個問題[J].思想理論教育, 2015, (9).
[2]海莉花,蘇明,常雅文.“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立體實踐教學模式構建——以西安航空學院為例[J].西安航空學院學報,2015,(6).
[3]曾玩蘭.“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課堂教學實踐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