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鋅熠+李福忠
摘要:隨著醫(yī)療體制的改革,醫(yī)院固定資產管理面臨極大的挑戰(zhàn)。文章通過資產清查,全面掌握單位資產基本信息,探討如何完善公立醫(yī)院資產管理,提高公立醫(yī)院固定資產管理水平。
關鍵詞:固定資產;清查方案;完善管理
隨著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發(fā)展、醫(yī)療制度的改革以及人們對醫(yī)療服務的需求,醫(yī)院的規(guī)模逐漸日益壯大,醫(yī)院的固定資產占醫(yī)院總資產的比重越來越大,因此,合理有效的管理醫(yī)院固定資產,有利于強化醫(yī)院資產管理、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行效率、有效防范風險,為當前的醫(yī)療衛(wèi)生體制改革和服務社會的能力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一、固定資產清查方案及過程
(一)前期階段
1. 首先確認本次資產清查的工作基準日。
2. 組織人員成立資產清查小組及監(jiān)督小組,明確分工、落實到人,為確保清查的效率及質量,必要時可抽調各科室有經驗人員脫產進行。
3. 科室自查??剖屹Y產管理員熟知自己科室資產情況是確保資產清查有序進行的關鍵,因此科室自查為資產清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條件允許,組織召開科室資產管理人員培訓,強調資產清查的意義及重要性,以及如何填寫科室自查表(見表1)、如何配合清查小組人員進行清查等。
(二)固定資產清查
1. 首輪清查。首輪清查為最耗時、最為基礎的清查,由清查小組跟科室資產管理人員確定好清查時間,統籌安排,避免不必要的時間浪費。清查時要切實做到以賬對物、以物查賬、見物就點、見賬就清、不留死角、不打埋伏。對于賬實相符資產在盤點結果中填寫無盈虧,盤虧資產需要在備注中注明盤虧原因,盤虧原因必須填寫,為日后查明原因、改進管理辦法提供依據,盤盈資產務必詳細填寫各項基本信息,并核實該盤盈資產大體使用時間,為日后盤盈入庫提供依據。盤點結果務必由清查人員、科室負責人、資產管理員簽字確認,三者缺一不可。
2. 二輪核查。將首輪核查結果進行整理,由清查人員與科室資產管理員進行核實。由于醫(yī)院性質的特殊性,醫(yī)院資產各科室流轉相對頻繁,首輪清查結果存在諸多虛盤贏虛盤虧情況,因此二次核查的意義更為重要,例如兒科門診盤虧資產是否存放于病房,造成門診盤虧,病房盤盈;盤盈資產是否存在正在辦理出庫手續(xù)的過程中。為確保資產清查結果的準確,二輪核查意義重大(見表2)。
盤點結果告知。經過首輪二輪資產清查,清查結果必然有較大變化,整理最終盤點結果,將各科室的最終盤點結果發(fā)放給各科室(見表3)。
3. 整理階段。根據資產清查發(fā)現和暴露的問題,全面總結經驗,認真分析原因,書寫資產清查報告并上報單位領導,根據相關文件要求對資產清查結果進行處理,未經批準,任何人不得調整相關賬目。
二、固定資產清查工作中發(fā)現的問題
(一)缺乏對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
由于醫(yī)院設備性質的特殊性,隨著時間、人員、科室的變化,部分設備的存放地點以及是否在用已經很難查清,形成長期賬實不符。人員崗位變動后未移交資產,久而久之,資產無法查找便造成了固定資產的流失。
以前年度資產管理意識淡薄,重購輕管,處置舊資產時,存在未按照固定資產處置相關規(guī)定辦理,造成賬實不符的情況。
(二)資產清查前后不徹底
資產清查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資產不能進行較徹底的清查,尤其是對年代久遠確實無法查明原因的資產無法進行處理,造成歷史遺留問題在歷次清查中履查履提,得不到有效解決,讓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出現極大的困難。
(三)固定資產三級管理制度執(zhí)行力度有待加強,資產使用部門重視程度有待提高,資產管理員對相關工作流程掌握不到位
目前,各使用科室對資產管理方面認識還是相對淡薄,認為自己僅是使用人,沒有管理方面的責任,另外加之人員變動,導致部分資產管理員不知曉工作流程,造成科室固定資產賬目混雜,嚴重影響醫(y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
(四)固定資產回收、報廢流程有待改進,固定資產定期清查盤點工作有待加強
固定資產的回收、報廢涉及到使用科室、國資處、財務處、審計處等,各個科室溝通不及時,造成固定資產回收、報廢周期較長。同時由于醫(yī)院工作的特殊性,各臨床使用科室對 清查工作認識不足,資產清查往往局限于形式、走過場,從而沒有達到清查的真正意義。
三、加強醫(yī)院固定資產管理辦法
(一)提高資產管理認識,進一步加強資產管理
積極宣傳,轉變職工觀念,提高大家的思想意識。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問題,杜絕拖延、瞞報。將資產管理任務責任下放,將每一項資產細化到每一名使用者,對于分配給自己的設備應合理利用,提高資產使用價值。
(二)建立健全固定資產三級管理制度,確定崗位職責和權限,形成完整的資產管理牽制體系
所謂三級,即分管資產管理的院領導、職能管理科室(財務部門和資產管理部門) 及固定資產使用科室。縱向實行三級管理,橫向各使用部門互相配合,積極合作。
第一級是分管資產的院領導,實踐證明,院領導的重視,是做好資產管理工作的前提條件;第二級是財務部門和資產管理部門,這一層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固定資產管理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第三級是各資產使用部門,各資產使用部門應設有兼職的資產管理員,管理員負責該科室資產管理的相關事宜,管理員要熟悉自己所在科室的資產,科室負責人為科室固定資產管理的第一責任人。財務處建立固定資產總賬,主要負責醫(yī)院固定資產的核算管理等工作;各使用科室主要負責本科室固定資產的實物管理和協調,并對所管理的固定資產負責,這樣的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固定資產的管理效率,實現了對固定資產管理誰主管誰負責、誰使用誰承擔的原則。
(三)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業(yè)務知識培訓,逐步提高資產管理人員業(yè)務技能,從而提高醫(yī)院整體資產管理水平
根據醫(yī)院新會計制度的要求,定期地對全院各科的固定資產管理員進行業(yè)務培訓,要讓各資產管理員從根本上了解固定資產管理的意義及流程,然后詳細講解固定資產各個流程所需手續(xù)及辦理過程,要讓全院固定資產管理員對自己的資產管理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數,清楚明了,讓全院干部職工理解支持,將最基礎的工作完善,把資產管理應用到日常中,才能把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做好,才能管好自己的“家”,改變固定資產“家底”不清的狀況。
(四)調整完善固定資產報廢工作流程。加大審計監(jiān)督力度,定期對資產管理情況進行檢查
充分利用醫(yī)院內部控制機制,縮短固定資產報廢周期,調整不必要的手續(xù),完善固定資產報廢流程。定期由審計處、紀委、財務處、國資處組成資產管理小組,到科室進行檢查,將固定資產管理完善到日常工作中,同時也會對年底的資產清查提供良好的基礎。
(五)推進資產管理和預算管理、財務管理相結合
通過資產清查,進一步摸清單位“家底”,全面掌握各部門資產信息,完善單位資產數據庫,為開展新增資產配置審核、科學安排預算等提供基礎數據,促進資產合理配置,實現以存量制約增量、以增量控制存量的目標。
(六)建立資產管理評價體系,嚴格落實獎懲
研究、建立醫(y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有效評價方法、標準和制度,擬定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合理考核獎懲辦法,并由紀委監(jiān)督嚴格按照標準進行考核,杜絕徇私舞弊現象發(fā)生。同時,細化固定資產管理目標,建立監(jiān)督檢查小組,定期或不定期進行跟蹤考核,對管理有序、表現突出的科室及個人給予表彰,對違反規(guī)定造成醫(yī)院固定資產損失、浪費的直接負責人及使用人視情節(jié)輕重,給予相應的處罰,逐步將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納入科學化、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的軌道。
參考文獻:
[1]仇雪.事業(yè)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師(05).
[2]黃偉.怎樣做好固定資產的三級管理[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4(12).
(作者單位:濱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財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