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央7號文件頒布10來,遼寧省在落實中央文件精神中省委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各級領導,明確工作目標與職責,健全完善相關制度,彰顯地方特色與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加大經費投入,重抓政策落實,切實把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工作擺在了學校教育的重要位置,促進青少年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工作機制已經基本形成。
關鍵詞:遼寧省;7號文件;10年;成就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7)05-0015-04
自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發(fā)[2007]7號,以下簡稱中央7號文件)10年來,遼寧省委非常重視學校體育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下,按照國家和省相關文件精神,認真組織學習、宣傳和落實,并制訂了切實可行和具有可操作性、可檢查性的實施方案與具體措施。我省以對國家、對民族未來負責的態(tài)度,把貫徹落實中央7號文件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向課堂教學要效益,向活動要質量”的工作方略及實施“以教研活動為載體,以科研和培訓為兩翼”的工作格局,把聚力質量提升,關注教師成長,關愛學生健康作為工作重點,對照文件條款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體育教學、科研、培訓和各種體育活動。
一、建立健全管理體制和聯席會制度,確保中央7號文件落實到位
1.建立健全學校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工作管理機構
我省14個市教育局均設立了體衛(wèi)藝科(處),各縣(市、區(qū))教育局也都設立了相應的管理機構,配備了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教育專職干部;各級教研部門均設立了體衛(wèi)藝的教研部(室),配備了專職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學科教研員。中小學校均配備了主管校長,設立體衛(wèi)藝教研組和衛(wèi)生(保健)室,衛(wèi)生室配有專(兼)職的衛(wèi)生保健人員負責學校衛(wèi)生工作,形成了完善的學校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教育工作組織和管理體系。
2.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將中小學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教育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中
為切實加強中小學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教育工作,遼寧省政府于2008年6月3日下發(fā)了《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的通知》(遼政辦發(fā)[2008]32號)文件,學校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由主管教育的副省長掛帥,成員由省教育廳、發(fā)改委、財政廳、衛(wèi)生廳、體育局、團省委等有關部門的領導組成。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協(xié)調和解決我省中小學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工作的重大發(fā)展問題。
在省委領導的支持下,學校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工作納入遼寧省經濟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之中。特別是在制定《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的過程中,各市政府都將學校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工作作為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加以強調和落實。另外,按照《遼寧省教育廳、衛(wèi)生廳、財政廳關于印發(fā)遼寧省中小學校體育衛(wèi)生條件基本標準(試行)的通知》(遼教發(fā)[2008]82號)文件的要求,在確保滿足中小學校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教師配備、體育藝術場地器材配備、中小學校教學衛(wèi)生、生活設施、衛(wèi)生(保?。┦医ㄔO、健康檢查等基本標準的基礎上,逐步增加經費投入,有計劃、有步驟地改善學校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設施條件,從法律和制度上保證我省各學校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工作健康發(fā)展。2009年我省對省內貧困縣區(qū)體育藝術器材配備進行了全面的專項調研,并撰寫2萬多字的調研報告上交到政府,根據調研報告數據和建議,政府通過召開聯席會,決定連續(xù)2年,每年撥4000萬元向貧困地區(qū)投放體育藝術器材,420萬元購置了《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儀器,并設立了農村體育設施器材支助專項資金,各市地和學校也相應配套投入,幾年來累計已達數億元,有力地促進和改善了學校場地器材設施條件。2010年遼寧教育統(tǒng)計資料顯示,我省小學和初中體育場館面積達標率分別為91.4%和94.7%,部分城市所有小學、初中的體音美器材配備達標率均為100%。
二、充分發(fā)揮教科研訓的引領作用,提高教師業(yè)務素質,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體質健康
1.把體育藝術學科教學研訓工作年和創(chuàng)建教研基地學校作為特色發(fā)展的推手
遼寧省教育廳把2014年,確定為體育藝術學科教學研訓工作年,并下發(fā)了《遼寧省教育廳關于印發(fā)遼寧省中小學體育藝術學科教學研訓工作年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遼教發(fā)〔2014〕27號文件。為了在全省范圍內更好地開展體育藝術教學工作,實施片區(qū)體育藝術教育發(fā)展模式,構建區(qū)域的大教育格局,深化體育藝術教育聯動發(fā)展,培養(yǎng)挖掘區(qū)域典型經驗,將全省14個市分成3個片區(qū),實施片區(qū)聯動進行區(qū)域教學交流及管理?,F已形成片區(qū)各展所長、各具特色和活力發(fā)展的態(tài)勢。為了把體育藝術學科教學研訓工作年落到實處,我省對體育藝術基本情況進行了調研,全面掌握了當前我省體育藝術教學開課、教學基本功、體育藝術師資(年齡、性別、人數、學歷、職稱)、體育藝術場地器材設施與教具配備及課外活動等基本情況,并形成了報告。2015年10月在鐵嶺召開的遼寧省中小學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教學工作會議上,對我省體育藝術工作進行了務實性總結。
我省從2015年開始在省內學校開展創(chuàng)建教研基地學校活動。此項活動是遼寧特色發(fā)展的重要舉措,對加強我省中小學體育、健康教育、音樂、美術學科建設,發(fā)揮精品校輻射功能,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升學校體衛(wèi)藝工作質量,使學校體育衛(wèi)生藝術教育工作,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科學、健康、持續(xù)、快速發(fā)展起到了推動作用。根據《遼寧省中小學體育衛(wèi)生藝術教研基地學校評選方案》中的評選條件與辦法,我省已評選中小學體育藝術教研基地校61所,2017年還將繼續(xù)評選39所,達到100所學校。這些學校正在按照教研基地學校的部署和總體要求,各自在爭先創(chuàng)優(yōu)和創(chuàng)精品上下功夫。到目前為止,在教研基地學校中已涌現出國家級優(yōu)秀課5節(jié)、省優(yōu)秀課16節(jié),并有3人代表遼寧省參加第二屆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技能大賽并獲得一等獎。2016年10月,在沈陽市實驗學校召開的遼寧省中小學體育藝術教研基地學校建設成果交流研討會上,省教育廳領導肯定了教研基地學校建設取得的成績的同時提出了希望。
2.以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為抓手,增強學生體質
體育課堂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體質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根據中央7號文件和《課標》的總體要求,就如何利用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時間做到即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又提高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一直以來是我省研究的主題。圍繞這個主題,出臺了《遼寧省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質量提升工程》及實施方案、《加強學校體育增強學生體質督導評估實施方案》《遼寧省中小學體育與健康學科教學管理暫行規(guī)定》《遼寧省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等系列指導性文件。我省規(guī)定體育課不僅要注重技能掌握,更要注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要求課堂教學必須安排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練習內容。為此,我省通過每年召開一次教研會、每兩年一次體育評優(yōu)課、每年一次農村體育評優(yōu)課、每三年一次教師基本功比賽等辦法,強化了體育教學質量,激發(fā)了體育教師教學的積極性,規(guī)范了體育教師的教學行為,達到了規(guī)范中小學體育教學,促進教師業(yè)務素質整體提升的目的?,F已評選出150個遼寧省優(yōu)秀體育教研組、120節(jié)遼寧省體育精品課和100名遼寧省體育教學名師。在第1~6屆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觀摩展示活動中,遼寧選送了90節(jié)課,取得12名在現場上課和30名一等獎課的好成績。通過開展全省學生體質健康達標測試賽活動,監(jiān)測和督導了學生身體機能發(fā)展的狀況和水平,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多年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競賽活動的數據顯示,學生身體各項機能水平均有了穩(wěn)步提高。
3.以體育科學研究為統(tǒng)領,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自2007年中央7號文件發(fā)布以來,我省在“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提高”工作理念的指導下,積極倡導體育教師進行體育科學研究,體育科學研究由教師如何進行教學的領域逐漸轉向如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掌握運動技能的領域,這種轉變不僅研究的方向發(fā)生了變化,而且研究的主體也由教師轉向了學生,其成果為教師提供提高學生健康素質的理論、方法和手段的指導,確保我省學生各項素質穩(wěn)步提高。為此我們每兩年召開一次論文年會;“十一五”“十二五”期間結題了國家級課題4項,省級課題6項。“十三五”有3項國家級課題立項,為體育教師搭建了體育科學研究的平臺,也有效提高了我省體育教師教育科研能力。在全國中學生運動會論文報告會上我省有80篇論文獲獎。
4.以體育教師培訓為載體,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我省制訂了分層長期培訓計劃,實行研中有訓,訓中有研,研訓一體的工作格局。從參加人員上分為三個層次:每年一次遼寧省教研員培訓(培訓者培訓)、骨干教師培訓(骨干培訓)和每年兩次教師培訓(提高培訓)。從培訓形式上,我們采取了多種培訓形式相結合,全面提高了教師的理論素質和業(yè)務能力。具體有通識培訓、集中培訓、分散培訓、分層培訓、以研代培、以會代培、以學代培、知識補償培訓、網絡培訓等形式。這些培訓形式并不是單一的,是相輔相成和相互補充的,一次培訓涵蓋多種形式,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對教師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對提高體育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業(yè)務能力起積極作用。為了充分發(fā)揮省級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引領和輻射作用,2011年和2012年由省政府出資,分別歷時三年的省級骨干培訓班和學科帶頭人培訓班,已培訓了骨干教師72人和學科帶頭人36人。2014年和2016年底,我省組織了兩期660人次的市、縣(市、區(qū))研訓教師培訓,有效提升了研訓教師的業(yè)務素質;2016年遼寧省農村骨干教師培訓,深入研討了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下教育教學與評價等系列問題,參培教師接受了先進的理念,開拓了思維空間。尤其是每年兩次體育專業(yè)技能培訓,不僅提高了體育教師自身的素質和能力,而且為有效指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省在參加全國展示課連續(xù)四年榮獲得多個一等獎;在2011至2016年舉辦的全國體育教師基本功比賽上,我省獲得團體一等獎,無疑受益于上述培訓。
5.以送教下鄉(xiāng)、對口幫扶等形式為抓手,加強師資建設,提高體衛(wèi)藝學科教育教學質量
2016年4月,我省組織來自省內9名中小學體音美學科骨干教師組成專家團隊,以盤錦市大洼區(qū)九年一貫制學校——“新興學?!睘榛兀瑢ΡP錦市、大洼區(qū)及周邊地區(qū)200余名體育藝術學科教師開展以專家講座、示范課引領與點評、實地培訓指導等為主要內容的中小學體音美學科“送教下鄉(xiāng)”教研活動;11月,又組織體育學科教研員赴法庫,就該地區(qū)打造“三鄉(xiāng)”進展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此外,我們還分別于5月和9月組織部門及沈陽市教育研究院對口部門深入沈陽市渾南區(qū)白塔小學開展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教育學科教學的一對一指導工作,得到地區(qū)和學校的高度贊譽。上述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三、充分發(fā)揮各項體育活動的引領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體育活動既是對體育教學的有效補充,又是一個發(fā)展身體,增強體質,對人體進行培育和塑造的過程。為此,遼寧省一貫重視學生的體育活動。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就在全省范圍內發(fā)起大課間活動,尤其中央7號文件發(fā)布以來,我省在秉承大課間傳統(tǒng)的基礎上,又廣泛開展了“學生陽光體育運動”“體育、藝術2+1”項目“學生校園每天鍛煉一小時”,并積極開展一校一品、一球一操和校園足球等活動,活動具有范圍廣、內容豐富、實效性強等特點。
1.廣泛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重視質量和效果
大課間活動是遼寧的傳統(tǒng)優(yōu)勢項目,自20世紀90年代初在遼寧召開的全國大課間和課外體育活動展示會以來,我們始終將大課間作為學校體育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并定期有檢查和評比。我省大課間活動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做操(國頒操、國頒操加自編操、國頒操加班操等)。第二階段增加體育活動項目。就是在大課間活動時每班要確定一個活動項目,器材由學校提供或學生自帶,活動20分鐘后開始做國頒操,然后整齊的隊列回教室;第三階段跑操。這種大課間方式是由盤錦發(fā)起的,然后逐漸輻射全??;第四個階段體育與藝術結合。這也是我省貫徹“學生陽光體育運動”“體育、藝術2+1”項目和“學生校園每天鍛煉一小時”和校園足球一項重要舉措。這項舉措為學校和學生搭建了活動平臺的同時,極大地拓展了學校和學生體育和藝術活動空間,更主要的是我省中小學大課間在保證30分鐘的活動時間的基礎上,要求增加活動的強度,以達到有效促進學生各項素質發(fā)展的目的。
2.學生陽光體育運動落實卓有成效
為貫徹落實《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精神,遼寧省下發(fā)了《關于全面啟動遼寧省青少年學生陽關體育運動的通知》,并于2007年6月1日起在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全面啟動了青少年陽光體育運動和舉辦了啟動儀式。省內各市也都以不同形式啟動了青少年陽光體育運動。遼寧省在“達標爭優(yōu)、強健體魄”目標的引領下,通過積極推進《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實施工作,在開足、開齊體育課的同時,不斷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探索體育教學與課外活動的結合;學校體育與競技體育的結合;校內體育教學與校外體育活動結合(三結合)和大課間體育活動、課外體育鍛煉、校外遠足、定向越野、冬季長跑等多種體育活動形式,組織學生到陽光下、到操場上、到大自然中陶冶身心,掀起了我省校內外健身活動的熱潮。
我省結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學校陽光體育節(jié)和體育項目普及等活動,認真組織、合理安排班級體育活動。根據不同學校學生的年齡、性別、體質狀況,積極探索適應學生特點的活動方式和內容,鼓勵學校開展體育創(chuàng)新項目和特色項目活動,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做到“校校有方案、班班有活動、人人都參與”的校園群體活動格局。
3.積極推進學生體育、藝術“2+1”項目,確保每個學生都有活動內容
體育和藝術是學校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學生身心健康和藝術素養(yǎng)方面具有特殊作用。為確保學生體育、藝術“2+1”項目長期深入開展,我省在開齊、開足體育、藝術課,保障中小學生每天不少于1小時的文體活動時間和全體學生參與活動的基礎上,形成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校都要建立3隊2組1活動(音樂樂隊、合唱隊和舞蹈隊、美術繪畫組、書法組、體育大課間和課外活動)局面,把每個學生都能夠至少參加兩項課外體育活動和一項課外藝術活動,每個學生都能夠掌握兩項體育運動技能和一項藝術特長作為今后常抓不懈的工作。繼2010年6月教育部在鐵嶺市召開了全國學校體育藝術“2+1項目”觀摩研討會后,我省分別于2010年10月和2011年5月先后在營口市和鐵嶺市舉辦了兩屆遼寧省中小學校體育藝術“2+1項目”活動現場展示會,極大地促進了我省學生課外文體活動的廣泛開展。目前,遼寧省已形成學校體育藝術“多加多”的良好態(tài)勢。
4.扎實開展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保障學生體育鍛煉時間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印發(fā)<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規(guī)定>通知》(教體藝[2011]2號)(以下簡稱《規(guī)定》)和全國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及時召開了動員落實會,下發(fā)了具體實施方案和《遼寧省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規(guī)定的通知》,并轉發(fā)了教育部文件。要求各市教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分別制定實施方案和將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列入課表,強調把落實學生每天一小時作為今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
為確保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保證體育與健康課、體育活動課、大課間活動的時間和次數,我省利用校內外資源積極開展體育俱樂部活動,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安排活動內容。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把落實每天一小時陽光體育運動以及學生“體育藝術2+1項目”作為規(guī)范學校辦學行為的日常檢查項目,對未落實的單位,一律取消參加各種評先表彰資格。市級每年一次、省級每兩年一次。學校要把每天落實一小時陽光體育運動作為班級評比,班主任、體育教師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我省明確規(guī)定,縣(市、區(qū))教育督導部門每年進行一次體育專項督導,市教育督導部門每兩年要進行一次體育專項督導,省教育督導部門每三年進行一次體育專項督導。由于開展工作扎實有效,教育部先后在我省大連市、鞍山市舉辦了全國“落實中小學生每天1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現場研討會和2011年5月在鐵嶺市召開的遼寧省體育藝術“2+1”現場會,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層面及時推廣了遼寧省“落實中小學生每天1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經驗和做法。
5.廣泛開展校園足球運動
根據《教育部等6部門關于加快發(fā)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精神和總體要求、確保校園足球活動開展落到實處,我省加大校園足球投入,2016年投入1806萬元,今年投入1119萬元總計共投入2925萬元資金(不含各市的經費投入),用于校園足球運動的開展及教練員培訓、器材投入和場地修建和維修項目。為加強質量監(jiān)測,實施動態(tài)管理。2016上半年和2017年4月,遼寧省教育廳組織專家組對首批402所和第二批149所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及校園足球試點縣(區(qū))進行了動態(tài)評估,對于做出成績和有經驗的學校實施經費和器材傾斜,對于不作為或原地踏步的學校進行限期整改處理,通過專家組進行督導和指導工作,使全省551所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及校園足球試點縣(區(qū))全部達到合格以上標準,其中沈陽、大連市優(yōu)秀率達到60%以上,有力地保證了校園足球運動普及、教學與訓練和競賽等順利開展。為加快我省推進校園足球的普及,我省要求所有學校每周每班至少上一節(jié)足球課,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根據學校實際情況,足球課的學時數要加倍,保證每個學生在校期間都能夠掌握足球的基本技術,會欣賞足球比賽。為使我省校園足球在普及基礎上提高,推進校園足球改革與發(fā)展,至2016年,我省每年都進行兩次中小學校園足球聯賽和分區(qū)賽,組隊參加全國各級別中小學生比賽均獲得優(yōu)異成績。今年6月,將在大連市舉辦遼寧省中小學校園足球教學及展示現場會,對全省校園足球教學進行一次大檢閱。
四、發(fā)揮初中畢業(yè)升學體育考試的杠桿作用,促進學生身體素質提高
始創(chuàng)于遼寧省的初中學生升學體育考試,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承接高中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或保持,下引發(fā)小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2007年出臺了遼寧省初中體育考試改革的新方案。該方案在內容、項目和分數標準上,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做了適當的調整。一是將30分改為60分計入初中學生畢業(yè)升學考試的總成績,使分數增加一倍,提高了社會關注度和學生、家長的重視程度。二是改變過去只有身體測試項目沒有鍛煉項目,增加了男1000米、引體向上、女800米、仰臥起坐項目,促使學生由被動到主動地參與體育鍛煉。三是將畢業(yè)一次性考試改為初中階段每年都有督促檢查性考試。四是增加了體育衛(wèi)生常識考試內容。
2007年,教育部將遼寧省作為初中升學體育考試實驗省,而錦州市作為全國六個試點城市之一,至今已經堅持初中升學體育考試近30年了,而且也取得一定成效,初中學生的各項素質也有了明顯提高。
從2011年開始,我省出臺了體育測試成績納入高中學學業(yè)水平考試的重要內容,凡是體育測試成績不及格的學生不發(fā)高中畢業(yè)證書。這項舉措的出臺,有力引導和激發(fā)了高中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對于延續(xù)初中體育考試成果和提高高中學生身體素質起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在教育行政部門和教研部門不懈努力下,遼寧省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這并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目前,我省評選出的100所體育藝術“2+1項目”活動先進校、30個遼寧省優(yōu)秀體育藝術活動示范縣(區(qū))、150個遼寧省優(yōu)秀體育教研組、120節(jié)遼寧省體育精品課和100名遼寧省體育名師,正在各自地區(qū)和崗位上發(fā)揮引領和示范作用。今后,我省努力打造學生課外體育、大課間、體育藝術“2+1項目”活動精品項目,達成“市市有特色,校校有專長,國家居領先”的總體目標。
本文作者簡介:倉江,遼寧省基礎教育教研培訓中心體育藝術研訓部主任。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體育衛(wèi)生分會副理事長,遼寧省中小學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長期從事中小學體育教學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