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萍
【摘 要】 目的:探究冬蟲夏草偽品戴氏蟲草的鑒別,完善冬蟲夏草顯微鑒別的特點。方法:根據(jù)冬蟲夏草的性狀、來源、理化性質、顯微等方面的特征對其進行綜合的鑒別。結果: 冬蟲夏草與偽品戴氏蟲草的性狀、來源、顯微、理化性質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結論: 冬蟲夏草與偽品戴氏蟲草可從性狀、來源、顯微、理化等方面進行鑒別。
【關鍵詞】 冬蟲夏草 戴氏蟲草 生藥學鑒別
冬蟲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及幼蟲尸體的復合體中,是我國民間慣用的一種名貴滋補藥材,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1]。冬蟲夏草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滋補肺腎,對肝癌、肺癌等都有明顯的抑制作用[2]。戴氏蟲草是寄生在鱗翅目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及幼蟲尸體的復合體,為麥角菌科真菌戴氏蟲草菌。由于野生冬蟲夏草資源有限,且價格昂貴,近年來,偽混產(chǎn)品越來越多,其中戴氏蟲草就是冬蟲夏草偽品的一種。探究冬蟲夏草偽品戴氏蟲草的鑒別方法,有利于人們的身心健康。
1 性狀鑒別
1.1 冬蟲夏草
1.1.1 子座
子座單生,呈細長圓柱形,長4~7cm,直徑約3m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略有縱紋。有的子座稍膨大,且有不孕頂端,膨大部位子囊殼屬垂直半埋生,表面粗糙,頭部與柄無明顯區(qū)別;質柔韌,斷面類白色。氣微腥,味淡。
1.1.2 蟲體
蟲體分為頭部、胸節(jié)和腹節(jié)三部分,長3~5cm,且蟲體近似圓柱形,形狀似蠶。頭部比較小,呈黃棕色至紅棕色,表面形成褶皺,常被子座基部菌膜所包裹;胸節(jié)呈淡黃色至黃色,背側的環(huán)紋比較細密,腹側殘存3 對節(jié)鉤狀胸足;腹節(jié)體壁具濃密的小刺毛,并散布黃棕色團塊樣物質,體壁毛片像圓形,呈淡黃色,表面平滑。蟲體兩側各具9 個黑褐色橢圓形的氣門,近頭部的氣門較,且蟲體易折斷、質脆,具“菇”樣香氣,味微苦,斷面充實、平坦。
1.2 戴氏蟲草
1.2.1 子座
子座上端多有分支,呈圓柱形,大部分子座由幼蟲前端口部生出,少量由蟲體尾部生出,柄呈彎曲狀,粗0. 2~0. 3 cm,長 4. 0~6. 0 cm,干燥后子座呈灰褐色至黑褐色。有的子座沒有不孕頂端,向上變細,與柄有明顯界限,呈現(xiàn)蒼黃色,頂端子囊殼稀少,多呈尖狀,斷面邊緣呈深褐色,質地柔韌,容易折斷。
1.2.2 蟲體
蟲體分為頭部、胸節(jié)和腹節(jié)三部分,近似圓柱形,表面棕褐色至深褐色,略微彎曲。頭部稍膨大,且表面比較平滑,常被菌膜包裹;胸節(jié)近頭部一節(jié)具有骨化的背板,背側帶不明顯的環(huán)紋,腹側殘存3對短小的節(jié)鉤狀胸足;腹節(jié)呈棕褐色,共分10節(jié),每節(jié)分為不同數(shù)量的小節(jié),第1小節(jié)最寬。腹節(jié)前兩小節(jié)可見殘留毛片,呈類圓形斑狀,為棕褐色。蟲體兩側各有9個黑色橢圓形氣門,近頭部的氣門被骨化背板所遮蓋,斷面殘有黃白色內臟痕跡,氣淡,味微苦,質脆,易折斷。
2 來源鑒別
2.1 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生長于海拔2000m以上的無樹林高山的向陽草坡,多生長于疏松干燥、腐植質多的土壤中。冬蟲夏草為真菌類子囊菌綱麥角菌科冬蟲夏草菌,寄生蟲在鱗翅目蝙蝠科昆蟲綠蝙蝠蛾的幼蟲體內。
2.2 戴氏蟲草
戴氏蟲草寄生在鱗翅目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及幼蟲尸體的復合體內,源自麥角菌科真菌戴氏蟲草菌。
3 理化鑒別
3.1 熒光試驗
取少量冬蟲夏草和戴氏蟲草于酸性醇溶液中進行熒光檢驗,實驗發(fā)現(xiàn)冬蟲夏草呈現(xiàn)淡藍色,而戴氏蟲草無淡藍色產(chǎn)生。
3.2 蛋白電泳試驗
分別取適量冬蟲夏草和戴氏蟲草進行蛋白電泳試驗,測量兩者的一~三級譜帶的條數(shù),結果發(fā)現(xiàn),冬蟲夏草一~三級譜帶的條數(shù)分別為1條,3條,0條,而戴氏蟲草一~三級譜帶的條數(shù)與冬蟲夏草存在很大的差別。
4 顯微鑒別
4.1 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子座可孕部位橫切面有很多卵狀圓形的子囊殼,內徑約為180~200μm,長度大約是250~400μm,且子囊殼是由許多致密的菌絲相互連接。在子座可孕部位縱切面有垂直半埋生的子囊殼層,且子囊殼層排列整齊;在子座內有卵圓形狀的子囊殼內徑約200~250μm,長度約為250~400μm,在子囊殼基部有圓柱形子囊生出,約( 280~485)μm×( 12~16)μm,在其頂端有明顯增厚的子囊帽,約 ( 6~8)μm×( 8~10)μm,子囊內可見長條形或卵圓形的子囊孢子。
4.2 戴氏蟲草
戴氏蟲草子座可孕部位橫切面有許多大小不等,呈橢圓形的子囊殼,靠近外側的子囊殼內徑相對較小,在子囊殼內周圍被菌絲所包被,幾乎全部埋于子座內部。在子座可孕部位縱切面有傾斜,呈鼓槌狀的子囊殼層,內徑約為250~350μm,長度大約是500~750μm,子囊殼層自頸部彎曲變窄,基部呈近半圓形狀,在子囊殼基部有圓柱形子囊生出,約(300~480)μm×( 3.5~4.5)μm,在其頂端有明顯增厚的子囊帽,約 ( 1.8~2.4)μm×(3~3.5)μm,子囊內可見細長的子囊孢子。
5 討論
冬蟲夏草是一種麥角菌科真菌,寄生于蝙蝠蛾科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及幼蟲尸體的復合體上,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3]。臨床驗證,冬蟲夏草對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它可以影響人體脂質的代謝,擴張平滑肌,改善血液循環(huán)[4]。本文通過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觀察及實驗,對冬蟲夏草和戴氏蟲草進行了詳細的生藥學鑒別。研究發(fā)現(xiàn),兩者在性狀、理化性質、來源、顯微觀察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可以從冬蟲夏草和戴氏蟲草的性狀、來源、理化性質、顯微觀察等方面進行鑒別。
參考文獻
[1]戎海東. 關于冬蟲夏草及其幾種常見偽品的鑒別[J]. 內蒙古中醫(yī)藥, 2015,4(2):111-111.
[2]汪瓊, 徐增萊, 呂曄. 冬蟲夏草及其混偽品的性狀鑒定[J].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 2015, 43(1):273-279.
[3]吳曉平. 淺析冬蟲夏草的正品與混淆品的鑒別方法[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6, 10(8):259-260.
[4]孫鳳英, 郭鳳芝. 冬蟲夏草鑒別方法[J]. 內蒙古中醫(yī)藥, 2013, 32(7):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