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鉤
對中國繪畫史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存世精品—《清明上河圖》。它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12世紀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逛逛”繁華的汴京,你的確可以從這幅畫入手。
看北宋長卷《清明上河圖》,下面這些細節(jié)不能錯過,否則就白看了。
畫面上有塊“久住王員外家”的招牌,這是客店。“久住”是宋時旅店業(yè)的常用語。這家旅店大概是一個王姓富戶開設的。北宋汴京流動人口多,自然客店如云?!稏|京夢華錄》記載,汴京“第三條甜水巷,以東熙熙樓客店,都下著數(shù)”。
路邊攤掛著個招牌,上寫“香飲子”,就是飲料。宋人以喝飲料為時尚?!稏|京夢華錄》說,六月時節(jié),汴京的巷陌路口、橋門市進都有人叫賣冰雪涼水、荔枝膏,“皆用青布傘,當街列床凳堆垛”。
畫面上,騎驢、騎馬的人比坐轎的多。宋人出行,習慣騎馬,不習慣坐轎?!稏|京夢華錄》說:“常出街市干事,稍似路遠倦行,逐坊巷橋市,自有假賃鞍馬者,不過百錢?!弊怦R很方便。北宋士人以乘轎為恥,他們認為轎子“以人代畜”,乃是對人的尊嚴的侮辱,可見宋人的價值觀富有人道主義精神。
汴河邊有一間茶坊。宋朝人愛飲茶,城市中茶坊隨處可見,如同今日之咖啡館。這些茶坊名字非常有個性,如俞七郎茶坊、朱骷髏茶坊、郭四郎茶坊、大街車兒茶肆、蔣檢閱茶肆,都很酷,很抓眼球,很有廣告效應。
宋朝市民以插花為生活時尚。汴京的春天,“是月季春,萬花爛漫,牡丹、芍藥、棣棠、木香,種種上市,賣花者以馬頭竹籃鋪排,歌叫之聲,清奇可聽”。今日的城市“小資”大概也莫過于此。
虹橋附近有家“腳店”,就是酒店,門口設置了一個燈箱廣告,上書“十千”“腳店”四字?!笆А睘槊谰频拇Q,唐詩云“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如今在日本、韓國的一些地方,還保留著燈箱這種廣告,古色古香。
畫面上有個酒家的伙計,正往誰家送外賣。宋朝時,飲食店已經(jīng)開始提供“逐時施行索喚”“咄嗟可辦”的快餐、叫餐服務了。汴京餐飲業(yè)極為發(fā)達,“市井經(jīng)紀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買飲食,不置家蔬”。宋代都市的小白領、小商人,跟今日的城市白領一樣,習慣下館子或者叫外賣。
從《清明上河圖》看,當日汴京的商業(yè)發(fā)展情形,即此船舶之來往,貨物之上卸,各種匠鋪之作業(yè)的情形,至少可與當時西歐的任何城市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