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雨纖
微信流行以后,朋友圈里好一片“喜刷刷”的景象:母親節(jié)刷屏愛媽,父親節(jié)刷屏愛爸……我不反對刷屏愛爸媽,有時候,感情是需要表白的。
我反對的是只刷屏愛爸媽。因為在刷屏愛爸媽的人當中,有不少人是只刷屏,不愛爸媽的。父母尚在茍且:穿著廉價的衣服;省著一日三餐;為了多掙點錢,常常選擇加班。他們卻坐著飛機,游水玩山,還美其名日:追逐詩和遠方。
有很多人特別會刷屏:“爸爸辛苦了!”“媽媽辛苦了!”“我愛你們!”……事實上,這些人在家里常常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心安理得,很少為父母刷一次碗。
刷屏,是畫餅,看著舒服,但充不了饑。刷碗,是實實在在的愛,動的是手,暖的是身。刷屏和刷碗,你傾向于選擇哪一個?
有人說:“手機淡漠了親情?!笔堑?,手機確實成了一些人標榜自己孝順的工具。但是,如果親情本身就是淡漠的,即使沒有手機,它也是淡漠的。因此,將親情的淡漠歸咎于手機太牽強。我們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不能僅看一個人在朋友圈里“刷”什么,更要看他(她)做了什么。刷屏愛媽、刷屏愛爸等行為的出現(xiàn)本身就是對親情的質(zhì)疑一愛媽、愛爸,你“刷”得挺好,但是做到了嗎?是的,在平常的生活中,你做到了嗎?
刷屏,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我們設想這樣的情景一在你小時候,如果爸媽也刷屏:“孩子,我要給你穿世界上最漂亮的衣服,住世界上最豪華的別墅,吃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我要給你世界上最溫暖的愛!”這多么感人啊?,F(xiàn)實中,爸媽讓你穿著從地攤上買來的衣服;住著連轉(zhuǎn)個身都嫌狹窄,根本無法安靜學習的房子;回到家,飯桌上哈也沒有……如果出現(xiàn)這樣的情景,你是否樂意?你肯定不樂意。因此,如果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表現(xiàn)與朋友圈里的“表現(xiàn)”截然不同,那我們的做法,也會讓父母不樂意的。這種做法不值得提倡。
我們現(xiàn)在還在上學,也許給不了父母物質(zhì)上的孝敬,但我們可以在學習之余,從小事做起,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給父母一些心理上的慰藉。
我們雖然學習任務重,但也需要勞逸結(jié)合。我們可以將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jié)合,學習累了,就放松一下。我們可以放下手機,邊聽音樂,邊幫爸爸媽媽刷刷碗、擦擦桌子、掃掃地、澆澆花……
當媽媽講一些我們覺得自己已經(jīng)懂得的道理的時候,我們可以微笑著聽下去,也許她這一次講的會和上次講的有所不同。即使完全相同,我們也可以“復習”一遍,而不是不耐煩地打斷她:“你都講過一萬次了!”
當爸爸煩惱的時候,我們也許幫不上什么忙,但可以輕輕地抱住他,或者輕輕地握住他的手,對他說幾句也許沒什么用處,但會讓他感覺溫暖的話,就像在我們難過時,他安慰我們一樣。
情,可以適當裝飾一下,因此,偶爾刷刷屏還是可以增進感情的。但是,感情不需要任何裝飾就很美。曹操赤腳迎許攸,汪倫踏歌送李白,沒有任何裝飾,卻令人動容。小時候,媽媽一次次給我們洗澡、洗尿布……那時候,媽媽的樣子很美。
我不反對刷屏,愛,就要大聲說出來。但是,我們更要刷碗,愛,要用行動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