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坤
(盤錦市大洼縣第一人民醫(yī)院放射線科,遼寧 盤錦 124200)
ADC值在盆腔良惡性腫瘤鑒別診斷中的研究價值
趙子坤
(盤錦市大洼縣第一人民醫(yī)院放射線科,遼寧 盤錦 124200)
目的 對ADC值在女性盆腔良惡性腫瘤鑒別診斷中的研究價值的觀察和比較。方法選擇62例盆腔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進行MRI掃描檢查,將結果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對良、惡性腫瘤患者的ADC值進行對比和分析。結果惡性腫瘤患者的ADC均值(0.89±0.24)明顯低于良性腫瘤患者的ADC均值(1.79±0.31),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ADC值可以為盆腔良、惡性腫瘤患者提供鑒別診斷的依據(jù),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ADC值;盆腔良、惡性腫瘤;鑒別診斷
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軟組織分辨率高的優(yōu)點,使其在女性盆腔良、惡性腫瘤的鑒別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同時對外科手術的進行起到了指導作用[1]。MRI擴散加權成像(DWI)已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缺血性疾病的診斷中得到廣泛應用,現(xiàn)在正在研究其用于局部檢查的效果[2]。本研究選取62例盆腔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其ADC值的定量分析,來探討ADC值在盆腔良惡性腫瘤鑒別診斷中的臨床研究價值。
1.1 臨床資料 選擇盤錦市大洼縣第一人民醫(yī)院62例行MRI檢查的盆腔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惡性腫瘤患者40例,良性腫瘤患者22例,年齡41~74歲,平均(51.63±7.45)歲,發(fā)病時間15天~5年,平均(2.89±1.95)年。
1.2 MRI掃描技術[3]為了預防呼吸運動的偽影,患者的腹部采取加腹帶的措施。應用西門子1.5T磁共振掃描儀進行常規(guī)MRI和DWI檢查,所有患者均進行MRI平掃及DWI增強掃描。
1.3 圖像分析[4]用軟件處理后自動生成ADC圖,由兩位具有豐富的MRI診斷經(jīng)驗的影像學醫(yī)師共同進行ADC值的測量,方法如下:選取最大層面的病灶,放置圓形感興趣區(qū),測量改區(qū)的ADC值。每個病灶分別進行3次ADC值的測量,3次測量的均值即為最終的ADC值。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62例盆腔腫瘤患者ADC值的對比 62例盆腔腫瘤患者的ADC值 。見表1。
表1 良、惡性腫瘤ADC值的對比
2.2 整理后的良、惡性腫瘤ADC值的對比 經(jīng)過整理統(tǒng)計后,將良、惡性腫瘤患者的ADC值進行對比,得出惡性腫瘤患者的ADC均值(0.89±0.24)明顯低于良性腫瘤患者的ADC均值(1.79±0.31),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良、惡性腫瘤患者ADC均值的統(tǒng)計結果
隨著影像學技術的發(fā)展,MRI在臨床上的應用愈來愈廣,成為術前鑒別診斷組織腫瘤的重要手段。目前,臨床上正致力于研究ADC值在盆腔腫瘤的鑒別診斷中的研究價值[5]。
DWI能反映組織內水分子的布朗運動。水分子在物體中會隨著溫度的改變而進行隨機運動,組織內的生物膜、細胞器及各種大分子物質都可以改變水分子在運動過程中擴散的距離和方向,阻礙水分子的運動[5]。水分子在組織中的擴散可以反映組織的細胞密度,可作為細胞密度較高或者較低組織的反映參數(shù)。b值是DWI檢查的重要參數(shù)之一,若b值偏小,受到微循環(huán)灌注及T2因素的影響比較大;若b值偏大,則與上述情況相反[6]。ADC值是根據(jù)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圖上信號強度的變化計算得出的,此值避免了T2透過效應的影響,可以更加精確地對病變的擴散受限程度進行定量分析,與腫瘤的結構、組織成分變化、細胞密度等關系密切。含水量高及細胞間隙寬的組織,擴散受限程度輕,ADC值高;反之,則ADC值低。因此ADC值可通過反映水分子的布朗運動來反映組織不同的病理生理狀態(tài)[7]。近年來,DWI在臨床上的應用逐漸推廣,在盆腔腫瘤鑒別上的應用愈來愈多,本研究即是通過本院62例盆腔腫瘤患者ADC值的測定來評價ADC值在盆腔良惡性腫瘤鑒別診斷中的研究價值。
本研究數(shù)據(jù)可知,惡性腫瘤患者的ADC均值(0.89±0.24)明顯低于良性腫瘤患者的ADC均值(1.79±0.31),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ADC值在盆腔良惡性腫瘤鑒別診斷中具有重要的臨床研究價值,可以為盆腔良、惡性腫瘤患者提供鑒別診斷的依據(jù),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1] 郭靖,汪俊萍,李威.擴散加權成像在鑒別診斷子宮內膜癌盆腔淋巴結性質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3(3): 227-230.
[2] 土岳,蔡文超,葉錦棠.多b值DWI序列檢測前列腺癌擴散和灌注信息的初步研究[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2.28(12):1835-1837.
[3] 安奇,楊靖,朱越.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及增強掃描在早期子宮內膜癌分期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12,34 (5):486-491.
[4] 周忠潔,土小蓉,趙曉君.MR擴散加權成像在宮頸癌診斷和分期中的應用價值[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3,23(11):1752-1755.
[5] 張瑋,鄒松,沈東揮,等.MRDWI及聯(lián)合血清CA125對卵巢占位性病變定性診斷的價值[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2,22(8): 1348-1353.
[6] 李海梅,何悅明,丁寶枝.磁共振小同成像序列檢查子宮內膜癌的比較[J].中國CT和MRI雜志,2014,11(1):94-97.
[7] 曾向廷,鄭少燕,吳先衡,等.外周神經(jīng)源性腫瘤的MRI表現(xiàn)[J].放射學實踐,2013,28(4):451-454.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