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娜
(大連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遼寧 大連 116000)
舒適護理在川崎病患兒治療過程中的作用分析
郭娜
(大連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遼寧 大連 116000)
目的 探究在川崎病患兒的治療過程中實施舒適護理所能獲得的臨床效果。方法擇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這四年間在本院就診的川崎病患兒共40例,按床號單雙分組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0例。對照組20例患兒接受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20例患兒接受舒適護理。對比家長滿意度。結果研究組滿意度(95%)比對照組(70%)高得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為川崎病患兒實施舒適護理,可以提高患兒的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護理中推廣。
患兒;川崎??;舒適護理;常規(guī)護理;滿意度
川崎病的治療多以藥物療法以緩解患兒的病痛,本研究選擇40例川崎病患兒,探討在其治療同時加用舒適護理所獲得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擇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于大連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就診的川崎病患兒共4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6個月~6歲,平均(2.67±0.38)歲。臨床均出現持續(xù)性發(fā)熱、結膜充血、手足水腫脫皮、多形性皮疹、淋巴結腫大等典型癥狀。按床號的單雙進行分組:對照組為單號床20例患兒,接受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為雙號床20例患兒,接受舒適護理。兩組患兒臨床癥狀、年齡、性別,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所有患兒均靜脈滴注丙種球蛋白,同時加用阿司匹林,用法用量按照患兒的病情變化隨時調整。同時,為兩組患兒分別實施不同護理方案,對照組為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為舒適護理。舒適護理包括以下幾點。
1.2.1 靜脈留置針護理 為患兒靜脈留置針,滴注丙種球蛋白,并于注射部位敷康惠爾體膜,以鎮(zhèn)痛與預防靜脈炎。每次滴注前,應使用生理鹽水沖洗輸液管。
1.2.2 發(fā)熱護理 患兒發(fā)病后體溫通常在38℃~40℃,病房應保持通風狀態(tài),務必保持空氣清新。借助冰袋、冰帽等物理措施為患兒降溫,并酌情使用布洛芬或其他降溫藥物。除此之外,經常為患兒多飲水,同時注意保暖,以免其因降溫過度而受涼,發(fā)生其他疾病。
1.3 觀察指標 自行設計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研究觀察家長滿意度,,滿分100分,滿意≥85分,基本滿意60~85分,不滿意≤60分 。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實驗所得相關數據均行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家長總滿意度研究組為95.0%,對照組為70.0%,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3,P=0.04)。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家長滿意度
川崎病是一種以血管炎為病理典型表現的發(fā)熱性疾病,患兒通常因不明原因出現血管方面的變態(tài)反應,輕則出現冠狀動脈擴張,形成冠狀動脈瘤,重則發(fā)生心臟病發(fā)作,導致患兒死亡。該病在5歲以下的嬰幼兒,尤其是6~18個月的嬰兒中間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1]。這一年齡段的患兒,對疼痛等不適感受非常敏感。
舒適護理的目標是給予患兒無痛、舒適的護理感受,護理人員采取的一些護理措施均是為了實現這一護理目標。舒適護理與常規(guī)護理的不同之處在于,舒適護理更加注重對患兒心理的滿足,無論是從生理層面還是心理層面,患兒均得到了更好的護理。這也是本研究中研究組患兒家屬滿意度高達95.0%,遠遠高于對照組75.0%的滿意度的原因,且本次結果與張會芳等著的《舒適護理干預對川崎病患兒的臨床效果評價》[2]一文中的結論相同,具有極高的準確度。
縱觀本研究所采用的心理護理措施,主要為:護理人員應定期巡視病房,經常與患兒交流,通過和藹的態(tài)度使患兒感到溫暖。若患兒情緒不佳,可通過逗引等方式改善其不良情緒。并且,還可以對患兒家長進行疾病知識的健康宣教,通過家長這一渠道加強對患兒的心理護理。為家長講述藥物治療的重要性以及護理中的注意事項,使家長監(jiān)督患兒按時定量服藥。飲食護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飲食護理中,應掌握患兒飲食喜好,既滿足其飲食喜好,還要兼顧飲食的清淡與易消化,為避免患兒消化道受到刺激,食物不要過熱,也不要具有刺激性。日常飲食安排應以少食多餐為主,若患兒不愿進食,可通過講故事等方法提高患兒的依從性。此外,兒童通過觸摸物體來感知世界,故其皮膚非常敏感,可以通過日常皮膚護理來提高其舒適感受,具體措施如下,在患兒入院后為其剪短指甲,穿上長衣長褲,包裹住手腳,以免搔抓皮膚時造成皮膚損傷。監(jiān)督患兒,令其不得用手揉眼,以免造成眼睛黏膜的感染。經常為患兒清潔皮膚、更換衣物,避免皮膚黏膜感染。若患兒出現口腔潰瘍,則每日分兩次為患兒使用3%的硼酸溶液進行口腔護理,對于已經感染的部位,則涂抹碘甘油止痛、預防感染。
綜上所述,患兒在治療的同時,接受了無痛的舒適護理,患兒對治療措施具有更高的依從性,進而獲得更顯著的治療效果。川崎病患兒耐受性和治療依從性較低,為其實施舒適護理將會提高患兒的配合度,有助于該病的治療。
[1] 吳青,楊勝娣,周秋云.小兒川崎病82例的臨床護理[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32(11):155-156.
[2] 張會芳,謝林愛,趙素琴,等.舒適護理干預對川崎病患兒的臨床效果評價[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4(11):162-16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