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沵
【適用話題】尊重史實 歷史發(fā)展 夯實知識 突破局限
如果一個吃貨穿越到秦朝,他就會發(fā)現(xiàn),下館子是件不容易的事……
1.“老板,來一碗西紅柿雞蛋面!”
“抱歉,客官,面條要到宋朝才有呢。西紅柿是美洲原產(chǎn)的,清朝末年才傳入中土。小店目前只有雞蛋……”
2.“連碗面都沒有,饅頭、包子總有吧?”
“客官,也沒有。饅頭、包子得等到蜀漢諸葛丞相伐孟獲才有呢!”
3.“那就來一碗白米飯吧!”
“客官,水稻原產(chǎn)于東南亞,得翻過秦嶺才能種,咱中原現(xiàn)在沒有白米飯?!?/p>
4.“那就來二兩女兒紅,半斤熟牛肉吧!”
“客官,小點兒聲!朝廷嚴禁私宰耕牛,要是被人告了可是充軍流放的大罪,萬萬不敢啊!”
5.“算了,酒我也不喝了,茶水總有吧?”
“客官,茶到漢朝才有,哪怕到唐朝也只有士大夫喝得起,咱也不可能有。”
6.“那你店里到底有什么?”
“客官,給您上個粟米的窩窩餅,您蘸肉醬吃,再來一份燙白菜怎么樣?”
7.“那就不能炒個青菜?非要開水燙白菜?”
“客官,您有所不知,鐵鍋到宋朝才有,所以現(xiàn)在沒法炒菜。”
8.“不能用花生油燉個茄子嗎?”
“客官,花生是美洲作物,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以后才開始傳播的;茄子來自東南亞,晉朝才傳入我國……客官,客官您別走??!”
友情提示:穿越是個技術(shù)活,吃貨們穿越得特別注意年代問題?。?/p>
【素材分析】“穿越”是時下大部分網(wǎng)絡文學作品的“必備元素”,然而由于一些作者知識的局限,“穿越”卻成了穿幫:比如秦朝出現(xiàn)了宋朝才有的面條、漢朝才有的茶、東南亞才有的水稻……“穿越”雖然“無所不能”,卻也不能沒有依據(jù)地胡編亂造。多了解一些歷史知識,才不至于貽笑大方。
NEW視野
昔日電視劇《宰相劉羅鍋》風靡一時,其編者坦言:“開始創(chuàng)作時,還依據(jù)有關(guān)記載,后來干脆拋開史料,信筆寫了起來。甚至加進現(xiàn)代生活內(nèi)容,如讓劉羅鍋與乾隆皇帝洗桑拿;乾隆宴老臣,六王爺在品酒時竟做起了現(xiàn)代市場行銷酒類的廣告……”客觀來說,“戲說”歷史危害極大,它不僅搞亂了中國歷史,使人們不再覺得中國歷史真實可信,還將成長中的青少年引進誤區(qū),不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養(yǎng)。
(特約教師 李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