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杰
高中新課改實施以來,對語言教學的授課方式提出新的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落實新課程的理念,創(chuàng)造性的整合教材,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在這種背景下,語法教學貌似淡化了,很多教師在教學中也開始忽視語法教學。教學重心開始轉向口語能力的表達,結果導致學生語法基礎薄弱,在閱讀理解,詞匯教學以及寫作方面都造成了極大的障礙,即使是口語表達也漏洞百出,尤其是進入高中,閱讀文章篇幅越來越長,長句也越來越多,句式的復雜程度讓學生很頭疼,這種情況下,教師再不注重語法教學,將會直接影響學生對英語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嚴重的將會影響到高考成績,所以一線教師要提高對語法教學的關注,合理而又有效地進行語法教學。
在這里,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簡單談一下我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好的教學策略:
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
做到這一點就要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同時做好學生心理疏導工作,讓學生在心理上不再設防。在語法任務的呈現(xiàn)時,我們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激發(fā)他們求學的欲望,順理成章地完成語法教學。比如進行虛擬語氣的教學時,我沒有逐條進行羅列,也沒有生硬的讓學生做筆記記錄,上課開始我只說了一句:“If I were you ,I would be more careful in the examination.”這時我觀察,學生中有很大的反應,有的同學直接站起來說:老師你是不是說錯了,I怎么和 were搭配,為什么用would而不是will?看著同學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調動起來,我開始娓娓道來,就這樣一個語法的教學難點在同學們的興趣盎然中輕松解決了。
二、借助母語傳授英語語法
一般來說,在學習英語時,我們比較忌諱母語的干擾。但在語法教學時,我們卻不得不說母語有著積極的影響。比如在進行定語從句的教學時,我讓學生對比英漢的差異:The girl who is sitting under the tree is my good friend./坐在樹下的那個女孩是我的好朋友。學生很容易發(fā)現(xiàn)語序的差異,英語中定語從句是放在修飾詞之后,而且從句會有一個引導詞。通過更多的例句對比,學生自己就總結出規(guī)律。
三、在交際中強化語法教學
語言是我們用來交際的工具,任何的語法都是為這種能力服務的。時態(tài)教學相對比較容易,單獨的一個句子學生都能完成的非常好,但落實到具體的語境則容易出錯。所以我們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的語境,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材料中去理解和更好地運用語法。比如我們可以讓兩個學生表演一個情境:“Hi,Look!Where were you going?””Im sorry ,but I wasnt noticing.”通過情景表演,學生發(fā)現(xiàn)雖然是現(xiàn)在說的話,但表示剛才沒注意到,這個時候也要用過去時。
四、循序漸進的開展語法教學
對于一些用法較多,形式又比較復雜的語法項目,一定要先分散難點,從最基本的入手,循序漸進,一點一點地深入和展開。非謂語動詞一直是高考的難點和重點,讓學生掌握好這個語法點就需要我們下一點功夫。我在講解時,先讓學生進行預習,在課文中找出doing,done,和帶有to do 的句式,找出不同,稍加講解,讓學生進行反復練習,層層推進,在學生已經熟練掌握這三種基本形式的基礎上,再進行深化,逐個突破難點。
五、采取小組合作探究進行語法教學
高中教材,特別是選修6開始,長句和復雜句式逐漸增多,單純靠教師的講解很難讓學生記住所有的語法項目。每當遇到這樣的篇目,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解決一個復雜句式,大家分析討論,找出其中的語法點,然后進行講解,別的小組可以進行補充,這樣復雜的語法在大家的討論中得到瓦解,學生們也加深了印象。由此,讓學生在報紙和練習冊中找到類似的句式,熟練背誦,最后在寫作中學生都可以運用自如。
總之,語法教學關乎英語教學的成敗,我們要做的不是淡化語法教學,而是優(yōu)化語法教學,讓學生規(guī)范又靈活地運用語法,這是我們每個教師努力的方向。我相信,只要我們大膽創(chuàng)新,運用智慧,所有的語法難點都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