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音
(大連大學 音樂學院,遼寧 大連 116622)
作為爵士音樂家和教育家的巴托克
——論其對爵士樂的影響及其編訂的《莫扎特鋼琴奏鳴曲》
李思音
(大連大學 音樂學院,遼寧 大連 116622)
無論作為鋼琴演奏專業(yè)的教師與學生,巴托克的作品在研究和學習領域都占有重要地位。他作為20世紀最著名的作曲家和鋼琴家之一,其作品被廣泛使用和學習研究??v觀巴托克生平,關于其作為爵士樂家和教育家的經(jīng)歷和闡述較其作為民族音樂家的身份的記錄少了很多,這就是撰寫本文的初衷--盡力呈現(xiàn)巴托克對眾多領域的影響和貢獻。他的爵士音樂影響和啟迪了一批同時期的爵士音樂家,他的對鋼琴教育的貢獻是參與編訂了一些音樂作品。這些作品帶給后世人們更多準確的詮釋和依據(jù)。
巴托克;爵士樂;鋼琴教育家;莫扎特
巴托克作為作曲家、表演者、民族音樂學家,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音樂人物之一。他的三個主要身份,在他的音樂中形成了獨特的功能。但巴托克在爵士樂方面的貢獻以及作為教育家的身份卻鮮有提及,這也正是此篇文章的寫作初衷和價值。
一
巴托克的爵士樂與他所愛的東歐民間音樂有著很多技術性、多元性和精神上的相似之處。巴托克演示爵士樂的個人視角,也與他的歐洲舞蹈音樂相互融合。他把以上音樂的共同元素聯(lián)系在一起,形成了強烈的精神上的吸引力。巴托克音樂的“精致化”之下,有一種原始和誠實的力量,這是源于他的民間音樂,是一種非常美的音樂的一部分,這來自于匈牙利鄉(xiāng)村音樂或任何中東歐民間音樂[1]。在許多爵士樂錄音中,可以感覺到巴托克的鄉(xiāng)村音樂風格的存在。
表1 巴托克《小宇宙》
巴托克爵士作品中“對比”是特別為“搖擺之王”Benny Goodman而編寫的,并且充滿了藍調(diào)和花哨的特點,代表了巴托克最公開的新世界交響樂[2]?!皳u擺王”BennyGoodman和巴托克都是對爵士感興趣的音樂人。1940年他們在紐約聚集在一起,記錄了巴托克委托的作品。巴托克孜孜不倦地研究了古德曼三重奏的錄音,并提出了一種真正“對比”的作品,那是一種匈牙利爵士樂。同時,他們又在巴托克的Mikrokosmos(《小宇宙》)作品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其他的爵士樂曲。爵士鋼琴演奏家安德烈·凱勒(Andrea Keller)觀察到,巴托克的《小宇宙》存在類似“爵士樂合奏”[3]。(見表1.和譜例1與2)
譜例1
譜例2
巴托克與爵士樂的關系是矛盾的。例如,創(chuàng)造性的二度和傳統(tǒng)的民間音樂的限制。眾所周知,巴托克喜歡采用傳統(tǒng)的形式和技術,他的音樂的獨創(chuàng)性和新穎性從傳統(tǒng)音樂中得到靈感。他的作品反映出不同于尋常的思想,一些分析人士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其數(shù)學相關性。事實上,主體和旋律的變化,復雜的音樂動機的重復,隱藏的音樂主題都在他的音樂中形成了一個優(yōu)美而又連貫的整體[4]。但無論他采用什么新奇的創(chuàng)作技法,他都不會違背傳統(tǒng),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爵士樂史上,一些最重要的人物都與巴托克一樣,總是在深刻地理解和尊重這個音樂世界的傳統(tǒng)。
接受冒險是爵士樂家們和巴托克的另一個共同的特點。和聲中的巴托克OFF,就是他的“冒險行為”中的一個體現(xiàn)。如下例中三和弦主導的第七和弦可以被認為是等同的,因為用它們定義的第三和第七個音符是相同的音符。另外還有兩個和弦也可以被認為和原來的兩個和弦一樣,例如我們假設共同改變的b9,這是兩個和弦,但它們的第3和第7個音都是從原來的第七和弦里減少的剩余音符中獲得的[5]。如下:
· G7b9 有 3rd 和 7th: B和F;
· Db7b9 有 3rd 和 7th: F和B;
· Bb7b9有 3rd 和 7th: D和Ab, 這和B、F在一起形成減弱的 7th 和弦;
· E7b9 有 3rd 和 7th : G#和D, 這里與Bb7一樣這是因為同樣減弱的和弦(B,D,F(xiàn),Ab / G#)適合所有這四個和弦。另外,在這四個和弦的根音上形成了不同的和弦[5]51。這個模式產(chǎn)生于巴托克:
在節(jié)奏方面,巴托克的第一部練習曲是以特殊的拍子組合而成的。作曲家們需要相當大的勇氣才能用這些特殊的節(jié)奏型,而不是普通的拍子來創(chuàng)作。正如巴托克將很創(chuàng)新的節(jié)奏型融入到他為兒童而設的教學系列作品Mikrokosmos里[6](見譜例3、4)。
譜例3
譜例4
最后,在巴托克和爵士樂之間的關系里一定要強調(diào)節(jié)奏。二十世紀沒有一個作曲家能比巴托克更杰出的用其特有的方式來處理節(jié)奏。邏輯嚴謹?shù)慕Y構、非對稱的旋律主題和意想不到的創(chuàng)作動機,加上充滿驚人節(jié)奏能量的快速技術,所有這些都使巴托克在他的同時代人之中脫穎而出。
巴托克作品在過去70年中激發(fā)了許多爵士音樂家,Chick Corea的“兒歌”明確地使用了巴托克的爵士動機。在他和Herbie Hancock的聯(lián)合專輯里,hancock和Corea以四手聯(lián)彈的形式演奏了巴托克的Ostinato。還有匈牙利爵士音樂家Polymodal Blues,如果沒有巴托克的爵士音樂影響,他是不可能形成自己最后的音樂風格的。還有MihályDresch的作品——一種民間音樂和爵士樂的作品,在沒有巴托克影響的情況下也是不可能出現(xiàn)的。
以上是作為爵士樂家的巴托克,他的獨特的音樂風格影響了很多周圍的音樂家們。作為20世紀杰出的作曲家,他的另一身份---教育家,亦傳遞著其個人的風格和魅力。
二
巴托克于1907年1月,以25歲的年齡就任布達佩斯特音樂學院的鋼琴教授。在任期間,巴托克校訂出版了從巴赫、庫普蘭、斯卡拉蒂、莫扎特、貝多芬、肖邦等很多曲集。其中最為重要的作品是巴赫的《平均律曲集》,緊隨其后的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也被廣為人知。但他在鋼琴教育方面所做出的優(yōu)異成績卻很少有機會被提起。下面便用巴托克校訂的莫扎特《鋼琴奏鳴曲集》的特點來反映其教學特點。
(一)巴托克的鋼琴教學法
巴托克的弟子Wilhelmine是這樣描述他的鋼琴課的:“不僅僅是手指的使用方法這樣機械的問題,分句、音色特別是節(jié)奏等很難描述的細微的部分都會進行指導,無論多小的細節(jié)都逃不掉老師的眼睛”[7]。
同為巴托克弟子的Julia Szekely是如下描述的:“學生在課堂上彈奏新學的曲子的時候,巴托克從不在演奏中叫停,總是一直聽完。樂譜和節(jié)奏如果有錯誤就進行糾正,之后用旁邊的鋼琴把相同的曲目再演奏一遍。但是,同一曲目的第二次授課時,學生的演奏經(jīng)常被叫停。不僅僅在分句的時候,有時會一個音一個音細致的進行指導。學生不會的情況下,巴托克會不厭其煩的進行演示?!盵8]
從以上巴托克弟子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巴托克是一個很有良心和熱情的教育者。他用悉心的指導方法來教育學生。
另外,巴托克通過在學生的樂譜上用鉛筆畫上「<>」(crescendo, decrescendo)、「·」 (staccato )、「-」(tenuto )等記號記入大量的筆記,讓學生在獨立學習的時候能根據(jù)這些筆記進行鞏固學習。
(二)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的校訂
巴托克使用Breitkopf出版社的鋼琴奏鳴曲集是1877年到1883年間出版的,依據(jù)所謂舊莫扎特全集《Alte Mozart-GesamtausgabeBreitkopf&Hartels》的曲譜。在巴托克校訂版中,原版記載的表情記號等用粗體字印刷,他自己寫的記號則用小字或細字。巴托克版的注釋量非常多,和Peters出版社出版的其他校訂樂譜相比較是非常明顯和顯著的。另外,在日本全音、春秋社等出版社出版的校訂樂譜相比較,巴托克版的注釋量是最多的。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逐一闡述:1)強弱和速度2)裝飾音3)指法4)踏板記號5)樂曲分析[9]。
1.強弱
巴托克把樂譜進行了非常細致的強弱記號標記。同時,還加上關于銜接的說明。巴托克為了把自己認為的莫扎特的意圖明確的表達出來,頻繁的使用了「>」(accento )、「-」(tenuto )等記號。在莫扎特時代,樂譜中基本上沒有P、F等記號。另外,Paul Badura-Skoda是這樣描述的:“莫扎特了解從pp到ff的所有的強弱段階(pp、p、mp、mf、f、ff),但是他遵從傳統(tǒng),對于強弱只進做了大體的描述”[10]1。
關于這點,以莫扎特手稿為基礎出版的Wien、Henle等原版中,對于強弱記號的描述也基本上是沒有使用p和f,mp和mf。極個別的地方有pp的標示,但縱觀全譜,ff也僅僅出現(xiàn)在K300d(310) e小調(diào)的第一樂章的開始部分這兩處。另外,其使用頻度也相當少,可以說是最低限度。另外,原版中crescendo、decrescendo等僅僅文字形式的強弱標記也偶爾能夠看到。但是與decrescendo同義的diminuendo的標記則沒有。而且,像「<」「>」「<>=這樣的記號則全都沒有。
在莫扎特時代,強弱記號的使用更多是為了突出對比,而不僅僅是為了注重音量大小。但是,在巴托克校訂版本出版之前,能依據(jù)莫扎特的風格進行正確演奏的指導者非常少。所以巴托克校訂版中標示了大量的強弱,以標示出怎樣才是正確的莫扎特風格。
下面是巴托克校訂版中使用的主要的音樂用語
表2 巴托克版使用的音樂用語
這些音樂用語(除了dolce、calando這兩個以外)都沒有在原版中被使用。但是巴托克在校訂版中使用了上述的多種音樂用語。
舉例來說(見例5),在K300h(330)第1樂章的展開部分中,最初原版中的記號只有用粗體字標示的p和sf兩種,其他的記號都是巴托克加上去的。他在譜例的高音部譜表中,在cantabile標示之外按每小節(jié)細致的加上了mp、p、piu p、mf、mp,表現(xiàn)出了色彩的變化。
譜例5奏鳴曲K300h(330)第1樂章
巴托克經(jīng)常以每個聲部為單位標示強弱記號。上述譜例中的第1小節(jié)第1拍中,旋律部分標示mp、和聲部分標示p。(見譜例6)
譜例6 K533/494 第2樂章
莫扎特的fp帶有和sf比較相似的效果。這些fp如果加在低音部的八度音音型上,雖然很容易控制音量,但在這里的fp需要帶有延音線的長音符。通常fp是作為強弱記號的,但從這個處理可以感覺到巴托克是要表達踏板的。雖然他在這里沒有特別的記入踏板記號。
2.顫音
Paul Badura-Skoda認為“莫扎特的顫音是從副次音開始的”[10]114。這用弦樂的演奏法來考慮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20世紀初,演奏莫扎特作品的很多演奏家憑感覺從主音開始的變化比較多。巴托克的校訂版的腳注中,所有的顫音都是從主要音開始的,從這點上看,巴托克也是如此考慮的。
3.指法
通常,強弱的記號是通過粗體字和細體字這樣的字體大小來進行判斷的,而指法是通過數(shù)字來進行記載。所以,關于手指的使用,哪一個是原稿記載的,哪一個是巴托克記載的,我們就無法判斷。但是從《REVIDIERT UND MIT FINGERSATZ VERSEHEN VON》[11]1中的記述可以判斷巴托克確實對此進行了描述。
4.踏板記號
鋼琴家Lipsky這樣描述巴托克的踏板:“他的踏板記號是非常好的,但是有描述的地方實在太少了。學生們要使用更多的踏板吧”[9]1。確實,巴托克的踏板記號不多。但是正是從這可以看出他作為鋼琴教育者的執(zhí)著。
踏板使用法中最多的例子。例7是這個曲集中巴托克標示的最長的踏板記號
譜例7 K533/494第1樂章 99-102小節(jié)
這個差不多4小節(jié)連續(xù)的踏板記號被同樣標示在展開部和再現(xiàn)部的末尾的同一音型處。巴托克對踏板的深淺沒有進行特別的指示,但實際上不可能像這樣使用。他所標示的踏板記號是這一種,但是如果當時存在記號的話,那么他應該也會使用。盡管這樣,通過這個踏板的效果,譜例8中四個小節(jié)的音樂急速的熱烈起來,與接下來以p為效果的單音作為開始的展開部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樣做會醞釀出來非常美的效果。
譜例8 K284b(309)第1樂章
在上述譜例中的第43小節(jié)的低音部的16分音符部分,由于有很多的非和聲音混合在一起,讓人很容易產(chǎn)生不應該使用踏板的想法。但是,巴托克特意通過使用踏板讓聲音停滯,形成獨特的和聲。
比較短的踏板記號在譜例9中與左手的4分音符配合,彈奏動作模仿弦樂器的跳弓以追求音的短促和效果。
譜例9K576第1樂章 20-23小節(jié)
接下來的譜例10中,在第3小節(jié)里持續(xù)的比較長的踏板記號,除了維持同一和聲效果的作用之外,與使用踏板之前的小節(jié)相比,突出管弦樂器的效果很明顯的增加了。
譜例10 K300d(310)第1樂章 87-89小節(jié)
另外,連接是延音踏板作用之一。但使用延音踏板時會導致聲音過度增幅,這時最好使用手指延留音,巴托克相當頻繁的標示了手指延留音。有的時候,由于標示的太過自然,給人一種像原版中就是這樣記載的的錯覺。譜例11里巴托克在低音部分譜表中的8分音符上,標示了4分音符的聲部。通過此標示,形成圓滑流暢的低音進行,實現(xiàn)了高音部譜表中以切分音為標志的旋律和十度音程的共鳴。
譜例11 K189h(283)第1樂章 23-26小節(jié)原版的樂譜
譜例11.1 巴托克版本
接下來的例子是阿爾貝蒂低音。使用延音踏板時還是會增大共鳴,所以巴托克在樂譜中使用了手指延留音。
譜例12 K300k(332) 第2樂章原版樂譜
譜例12.1巴托克版
上述譜例中的低音部譜表上的四分音符的符號是巴托克自己寫的。另外,低音部譜表第4拍中沒有寫入四分音符,這是為了讓人意識到樂節(jié)結束和高音部譜表中八分音符的共鳴。
三
綜上所述,舊莫扎特全集被整理,成為莫扎特作品演奏的一個重要資料。通過這個整理過程,巴托克能夠以此為依據(jù),將原來原版里很難理解的莫扎特的音樂風格正確的再現(xiàn)出來。當時的匈牙利,巴托克遇到了太多缺乏莫扎特風格的莫扎特作品演奏會,他總在想為什么這些演奏者那樣理解和演奏莫扎特作品。在課堂上,巴托克直接指導的學生們數(shù)量有限,所以他執(zhí)筆校訂版,給予更多的演奏者包括指導者正確的引導,這個校訂版把巴托克的音樂思想更廣泛的傳達給后世。
巴托克的爵士音樂家和鋼琴教育家身份,使他的音樂生涯更加完整和全面。他的眾多經(jīng)典的現(xiàn)代作品,給現(xiàn)代作品家們很多關于鄉(xiāng)村音樂和民族音樂的啟示。他的爵士樂帶來的是另外的一種思路和贊新的對爵士樂的理解,而作為鋼琴教育家的巴托克,則更多體現(xiàn)了他作為音樂工作者的誠實和熱忱。
[1] PAUL WILSON.The Music of Bartok[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2:135.
[2] Elliott Antokoletz.The Verbunkos and Bartók’s Modern Style[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2000:150–151.
[3] Edward T. Cone.Musical Form and Musical Performance[M]. WASHINGTON:W.W.Norton, 1968:129.
[4] Cynthia Folio.Analysis and Performance: A Study in Contrasts[J].Music Education,1994,4:38.
[5] JOHN A ELLIOTT.NSIGHTS IN JAZZ[J].JAZZ MUSIC,2009, 3:42.
[6] Wallace Elwood Marshall,An Analsis of the Mikrokosmos of Bela Bartok[M].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1943:46.
[7] Stevens,H.巴托克的生涯[M].志田勝次郎,宇山直亮,飯?zhí)镎o,譯.東京:紀伊國屋書店,1961:44.
[8] Székely,J.巴托克物語[M].羽仁協(xié)子,大熊進子,譯.臺北:音樂之友出版社,1992:165-166.
[9] Lipsky,A.,Educational Foreword of 《Mozart Twenty Sonatas edited by B.Bartók》[M].Boca Raton:Kalmus edition,p.1.
[10] Badura-Skoda,E&P.莫扎特演奏法與解釋[M].渡邊讓,譯.臺北:音樂之友出版社,1963:28.
[11] Mozart, W.A., Bartók,B. Klaviersonaten I[M]. Budapest:EditioMusica Budapest,1950:1.
Bartok As a jazz musician and educator——On the impact of jazz and his 《Mozart piano sonata》
LI Si-yin
(School of Music,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116622, China)
Bartok's work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search and study fields no matter you are a teacher or a student majoring in piano performance. A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composers and pianists of the 20th century, his works were widely used and studied. Throughout the life of Bartok, the experience and elaboration of his status as a jazz family and educator is much less than the record of his identity as a national musician, and this is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writing this essay - -trying to present Bartok's Influence and contribution. His jazz music influenced and inspired a number of jazz musicians of the same period, and his contribution to piano education was involved in the compilation of some musical works. These works bring future generations more accurate interpretation and reference.
Bartok; Jazz; Piano educator; Mozart
J6
A
1008-2395(2017)02-0106-06
2017-2-14
李思音(1981-),女,大連大學音樂學院講師,主要從事鋼琴演奏,鋼琴教學法,音樂教育和交叉音樂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