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少大學均開設了普通話課程,浸會大學更要求學生必須在相關課程取得及格才能畢業(yè),引發(fā)一些爭議。
香港浸會大學所有本科生,現(xiàn)在必須修讀一個占3個學分的普通話課程,或一個不計學分的普通話課程,才能達到畢業(yè)要求。據(jù)香港《星島日報》4日報道,浸大校長錢大康日前在接受采訪時透露,他上任以來一直留意學生的訴求,于是委派新任副校長周偉立在教務議會關注相關議題,“我們現(xiàn)有幾個新方案,其中一個是設立入學普通話測試,考核學生的普通話溝通能力,不評等級,若學生通過即符合普通話畢業(yè)要求,無須修讀課程”。
針對普通話課程,一些學生認為拼音部分知識艱深,難以獲得高分,擔心因達不了標而延后畢業(yè),或者對總成績平均積點(GPA)有影響,建議改變規(guī)定,甚至取消。對此,錢大康回應稱,測試只考核學生的普通話口語能力,不考拼音,“學生能流暢使用普通話對答就可通過”。他透露,測試將于9月新生入學時試行,但原有普通話課程在新學年仍將維持,未能通過測試的學生仍須選修,校方將根據(jù)測試收集的學生普通話能力數(shù)據(jù),評估一年后是否調整。錢大康說,雖然目前仍有學生對提議方案不滿,但他還是希望香港日后能像廣州那樣粵普兼容,“再過十幾年,大家會對普通話沒那么抗拒”?!?/p>
(向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