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佳琪
摘 要:全國翻譯專業(yè)資格考試及研究生入學考試中,漢譯英的翻譯有章可循??荚囶}型、篇幅、內(nèi)容和體裁也較為固定。但由于翻譯涉獵內(nèi)容廣泛,考生若未掌握完善的翻譯方法并具備堅實的英語基礎(chǔ),譯文會有明顯的翻譯腔。為了幫助初學者有效快速提高譯文質(zhì)量,筆者建議從句子的切分、句子邏輯分析、詞匯選用以及英語思維下翻譯行文等方面提供一些建議,希望能對考生和初學者有一定的幫助。
關(guān)鍵詞:翻譯 漢譯英 技巧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3(a)-0218-02
考試文章漢譯英的翻譯有章可循,但由于翻譯涉獵內(nèi)容廣泛,考生譯文頗為生硬,或捉襟見肘。該文為初學者對長句的切分、句子邏輯分析、詞匯選用以及英語思維下翻譯行文提供一些技巧。
1 準確把握長句的切分
翻譯考試一般為時政類翻譯。此類文章原文文體十分正式,邏輯非常清楚,找準邏輯是做題的第一步。一般采用三步走戰(zhàn)略,具體是指,中文長句中第一步給出理念指導方針和原則;第二步具體闡述在這種方針原則的指導下都做了什么,或者要做什么;第三步給出結(jié)果或者要實現(xiàn)的目標。具體行文時,可以按照以上邏輯先分出三部分,再根據(jù)每一步信息的多少進行二次切句或者靈活整合,如果其中一部分過長,可以切分之后翻譯,若某一部分信息量較少,則可以與前后兩個部分整合進行翻譯。
如,同時我們也將反腐作為縮小貧富差距的重要方面,通過堅決反腐來有效遏制有貪污、收受賄賂、瀆職等產(chǎn)生的“灰色收入”,切斷權(quán)錢勾結(jié)的鏈條,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分析:該段選擇劉曉明大使的演講稿,遵循“三步走”的原則,對該段落進行邏輯整合,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屬于“理念原則和指導方針”;第二部分屬于“策略”;第三部分屬于“實現(xiàn)的目標或達成的結(jié)果”。
再如,中國海油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堅持雙贏、責任、誠信、創(chuàng)新、關(guān)愛的企業(yè)理念,實施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人才興企、科技創(chuàng)新和低成本戰(zhàn)略,堅持特色發(fā)展道路,推動公司的高效高速發(fā)展,努力建設(shè)國際一流能源公司。
分析:按照三步走原則,將段落劃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理念或者原則;第二部分為措施;第三部分為目的。但是第二部分“措施”為四字結(jié)構(gòu),翻譯時需要解釋,造成英文句子較長。所以可以將第二部分“措施”再次進行切分斷句,使句子長短適中。
2 句間邏輯
切分句子之后,我們本可以對句子逐個翻譯,但需要考慮如何將散亂的句子串聯(lián)起來。漢語重意合,句子之間??績?nèi)部的邏輯關(guān)系聯(lián)系在一起,所謂“形散而神聚”;而英語重形合,句與句之間往往靠各種語言形式緊密結(jié)合。所以考生在進行漢譯英翻譯時,首先要確定漢語句子內(nèi)部的邏輯,再根據(jù)句子間的邏輯關(guān)系添加句間關(guān)聯(lián)詞或轉(zhuǎn)化為從句,體現(xiàn)句間邏輯關(guān)系。
比如,我們將時政類句子劃分為指導思想或方針、行動和目標三部分。為了體現(xiàn)句間邏輯,應當在句子之間添加句間關(guān)聯(lián)詞。
下一步,還要立足中國的基本國情//處理好市場與效率,發(fā)展與分配的關(guān)系。
Going forward, we will take full consideration into Chinas realities. That will mean striking a balance between market and efficiency, and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分析:按照第一步的方法,可以將句子劃分如上。第一部分是指導方針,第二部分是具體的行為。在翻譯考試中,大部分考生的第二句話會翻譯為“China will…”將句子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割裂,沒有注意句子邏輯的關(guān)系。而答案“That will mean…”運用的恰到好處。This指代上文,mean引出下文,連接了第一句話和第二句話,充分體現(xiàn)了兩句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
3 靈活恰當用詞
詞語的靈活正確選擇取決于對原文詞義的準確理解,在具體運用中,詞義往往要隨著語言情境千變?nèi)f化,因此,必須熟悉詞在運用中的靈活變化,才有可能給出地道的翻譯。學生在翻譯考試中的用詞主要有兩方面的缺點:第一,不善用副詞;第二,不能靈活選用動詞。
(1)副詞的使用??忌?jīng)常將形容詞對應翻譯,不會為譯文添加相應的副詞。其實,副詞在英語書面語中作用不可低估,起修飾或限制動詞或形容詞作用、表程度或范圍。在英文行文中,添加適當?shù)母痹~,會使文章立體感凸顯。不能為了翻譯而翻譯,字字對應,而是站在寫作的角度上行文。
例如,歷史積淀豐厚、存續(xù)狀態(tài)良好、具有鮮明地域文化特色和價值的文化狀態(tài)??忌?jīng)常會翻譯為time-honored, well-kept and valuable cultural legacies.“歷史積淀豐厚、存續(xù)狀態(tài)良好、具有鮮明地域文化特色和價值”并列的三個形容詞并非有著同等地位,文中更強調(diào)“具有鮮明地域文化特色和價值”。如果翻譯成“valuable cultural legacies”,并未將重要程度都體現(xiàn)出來,應當添加“highly”,翻譯為“time-honored,well-kept and highly valuable cultural legacies”。
(2)動詞的使用。在翻譯考試中,如果中文反復出現(xiàn)同一個動詞,英文需要采用不同動詞,可以充分展現(xiàn)譯者翻譯功底,有效提高譯文翻譯質(zhì)量。
例如,高度重視教育,可以翻譯為: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education/highly value education/highly cherish education/put education high on the agenda 每一常見的動詞有很多種表達方法,學會靈活運用動詞,會使譯文更加生動,但是動詞的選用也應當結(jié)合上下文,選用最恰當?shù)膭釉~。
4 英語思維指導翻譯行文
我們學習英語是從簡單的英語表達開始,其中部分中英文是相互對應的,也使我們養(yǎng)成了翻譯時一一對應的習慣: 找到中文的主謂賓,按照英語語法結(jié)構(gòu)排列,這樣就可能出現(xiàn)譯文的表達不地道,甚至外國人看不懂的情況。因為中英表達很少一部分是可以對照翻譯,但很大一部分并不相互對應。所以在翻譯中應當堅持“得意忘形”的原則,用英語地道用法來表達中文意思。
如,“我要努力學習”在英語中對應的地道表達就是“I will work hard”。但是,“道路決定命運”不可以譯為“Path decides destiny”,因為在英文中沒有對應的表達。我們應當選取英文中地道表達“A right path leads to a bright future.”來表達“道路決定命運”??梢姡B(yǎng)成運用英文表達的習慣,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英文思維,才能不斷提高英文翻譯質(zhì)量,最終達到準確地道的翻譯。
總之,翻譯是一門藝術(shù),雖然說有技巧可循。但筆者認為考生最主要的還是要提高自己的雙語水平,大量閱讀與自己水平相當?shù)?、?yōu)秀的和正宗的英語原文,廣泛吸收準確和地道的表達,在學習過程中還要長期堅持英漢互譯的練習,日積月累,循序漸進,才能量變引起質(zhì)變,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完成高質(zhì)量的譯文。
參考文獻
[1] 劉曉明.解析五熱詞:中國發(fā)展前景光明[J].名流, 2014(3).
[2] 張鵬.淺談漢譯英中句子的翻譯方法[J].遼寧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61-62.
[3] 呂瑞昌.漢英翻譯教程[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