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施宇
新學期新氣象。我們這一學期的陽光體育活動又增添了新的項目——滾鐵環(huán)。(連用三個“新”字,激起讀者往下讀的興趣)現在一到大課間,校園里到處回蕩著鐵環(huán)“叮叮當當”的響聲,到處可見追逐鐵環(huán)的開心身影。
滾鐵環(huán)看起來容易,滾起來難。為了能學好它,我可是下了不少工夫呢!(這一句為本文的中心句)開學后的一個大課間,老師給我們講了動作要領,并告訴我們多練習。聽了老師的講解,我躍躍欲試。(“躍躍欲試”這個成語運用恰當,寫出了“我”學習滾鐵環(huán)的急切心情)一放學回到家,我就練起來了。(從“一……就……”這個關聯詞可以看出“我”練習滾鐵環(huán)的迫切心情)剛開始,這個鐵環(huán)老是不聽指揮。(鐵環(huán)是物,說它“不聽指揮”,是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剛開始滾鐵環(huán)時遇到的困難)我剛扶起來準備推,鐵環(huán)便“哐當”一聲倒下了。練了好久,鐵環(huán)還是像個醉漢,搖晃兩下便倒下了。(這兒把鐵環(huán)比作“醉漢”,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活靈活現地把鐵環(huán)的難以控制寫了出來)不過,我毫不灰心,一次,兩次,三次……(數字的遞進、省略號的運用,寫出了練習滾鐵環(huán)的不容易)終于,在練習了無數次后,我找到了感覺。(這句是對前面的總結)我發(fā)現鐵環(huán)鉤與鐵環(huán)接觸的點不能太高,把鐵環(huán)鉤盡量放低推動鐵環(huán),鐵環(huán)就會乖乖地往前滾動啦。(描述具體的方法,可見小作者多么善于觀察、思考)“哈哈……”終于學會啦?。ㄏ舐曉~的運用,把興奮的心情表達得很直接,有感染力)我不禁為自己的發(fā)現與成功感到自豪。更令我開心的是,我把這個技巧告訴了同學們,他們也很快就學會了?,F在我們一下課,就飛奔到操場上去滾鐵環(huán),我們歡快的身影,成了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句話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前后呼應,使習作內容顯得緊湊。)
現在,我們班已出現了幾個滾鐵環(huán)高手,他們想快就快,想慢就慢,還能跨越障礙。這真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ńY尾名句的運用,使習作具有哲理性與說服力,突出了習作的中心。)
總評
首先要肯定的是,小作者選擇了一個自己親身體驗過的,而別人又寫得比較少的題材——滾鐵環(huán)。這樣選材,比較容易勾起讀者閱讀的興趣。小作者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介紹了自己學習滾鐵環(huán)的原因、經過、結果,條理清晰。第二自然段運用了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法,敘述了怎樣練習滾鐵環(huán),這是習作的重點。其中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介紹了初學滾鐵環(huán)的不易。由于小作者玩的時候注意觀察、思考,所以在寫的時候對滾鐵環(huán)技術的敘述比較到位。結尾名句的運用,不僅使習作生彩,還提升了習作的主旨。
(盧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