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賜秀
摘 要:小學作文教學存在著誤區(qū)。教師方面看:一是對作文教學認識不夠;二是作文教學方法陳舊;三是作文訓練缺乏必要的系統(tǒng)性。學生方面來講:一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無內(nèi)容可寫的問題;二是作文內(nèi)容缺少新意;三是沒有挖掘出適合自己的寫作素材。針對上述情況,教師可采用相關(guān)對策,本文作者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相關(guān)闡述,以供參考。
關(guān)鍵詞:小學作文 誤區(qū) 對策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小學以學寫記敘文為主,也要學會寫常用的應用文。這一規(guī)定充分表明,小學作文不僅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練習,而且還界定了小學作文只能是進行一些最常見、最基本的作文練習。小學生作文訓練的目的,是培養(yǎng)他們初步的觀察能力、分析事物的能力和一定的文字表達能力,是一種最基礎(chǔ)的形式,而不是培養(yǎng)一個或幾個小作家。一些教師指導學生作文至今還存在著不少誤區(qū)。歸納起來,主要表現(xiàn)在:
從教師方面看:一是普遍存在對作文教學認識不夠的問題,習慣于自我欣賞;二是教學方法十分陳舊,沒有什么新的花樣;三是缺乏必要的系統(tǒng)性,教學過程支離破碎。[1]
從學生角度觀察:一是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無話可說,無內(nèi)容可寫的問題;二是駕輕就熟,作文的內(nèi)容缺少新意;三是還沒真正挖掘出適合自己的寫作素材。針對上述問題,教師該怎樣指導學生寫活作文呢?我以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2]
一、提高認識,從小學語文教材中找到范例,著重解決好作文方法的問題
小學才開始作文起步訓練,學生對讀寫知識掌握得極少,所見所聞極其有限。作文課教師往往習慣于出一個題目叫學生去寫,缺乏必要的指導,加之腦子里又沒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寫作時,常常是信馬由韁,寫到哪里就是哪里。因此,小學教材中適當?shù)鼐庍x一些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都比較強的課文,就是要求學生能夠找到他們熟悉的東西,讓他們看得見摸得著,這些文章對學生的作文是很有啟發(fā)性的,只可惜這類課文的教學并未引起一些教師的重視。因為,關(guān)于習作方法的指導應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而不應當孤立地進行。課文是學生閱讀和習作的拐杖,同時又是教師指導學生習作的極好范本。通過課文的具體例子進行分析使學生掌握習作方法,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寫話、作文方面,時間一長自然會學有收獲的。
二、多組織一些有益的活動,讓學生充分參與,由說到寫進行訓練
有些教師的作文教學喜歡照本宣科,局限于課堂上的“講”和“練”,而往往忽視了學生自己的親身實踐、生活經(jīng)歷。這樣,盡管課堂上老師們的講解也很像那么回事,巴不得把所有的東西都一股腦地推給學生,可學生又能真正得到多少呢?由于他們提供給學生的是空對空的說教,學生的實踐經(jīng)驗不夠,親身經(jīng)歷的東西太少,這樣臨到寫作的時候,只能是絞盡腦汁、胡編濫造了。我們不難看見,屢屢出現(xiàn)的撿錢包,送迷路的小女孩回家之類的陳舊題材充斥于學生的習作練習,讓我們看了又看,讀了又讀,又談得上什么內(nèi)容、什么新意呢?因此,我們很有必要把學生帶入社會這個大課堂,深入到社會這個大舞臺,參加一定的社會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由說到寫進行訓練,文章的內(nèi)容才會逐漸充實起來。
三、鼓勵學生多寫放膽文,盡量拓展寫作空間,寫出他們的真情實感
不少教師,由于缺乏必要的自我進修,知識、理念很容易老化,因而適應不了新形勢的要求。有的教師把“思想健康”錯誤地理解為“好人好事”的描寫,篇篇文章都要有閃光點出現(xiàn),有思想教育意義,這就無形中將學生的思想禁錮起來了。文章的內(nèi)容界定得過死、過嚴,學生又怎么能寫出真話呢?我們隨便翻開幾本作文練習,感覺成人味太重、學生味太少,孩子們的真情實感又有多少呢?少數(shù)教師所以這樣畫地為牢、循規(guī)蹈矩或許是受升學考試的牽制也未可知。作文教學指導要求學生講真話、寫真實的人、記真實的事,這是因為學生的習作畢竟不同于作家的創(chuàng)作啊。語文教材安排有這樣一次作文練習:寫一個熟悉的人,要寫出這個人物的特點。你可以寫出人物的語言、動作、外貌等方面的特點;又可以寫他熱愛工作、熱愛學習、樂于助人等優(yōu)秀品質(zhì);還可以寫他愛喝酒、愛訓人、愛搓麻將之不足。只要角度新穎、立意很高,都是可以的。這樣,本次作文的內(nèi)容也自然豐富起來了。
四、除了寫好課本安排的一些習作項目外,還可以補充一些其它類型的作文練習
對學生作文的訓練,是一項系統(tǒng)而又艱巨的工程,不要只滿足于一次或幾次習作質(zhì)量的高低,不要只滿足于極個別學生極個別詞語的華麗上面,而應著眼于作文的內(nèi)容和學生習作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教材中安排好的一些作文練習,要認真研究冷靜處理,同時又不要被一本教材把你框死,要有選擇、有重點地進行作文練習,引導學生寫出真情實感,從小提倡他們健康誠實的文風。因此,根據(jù)自己教學的實際需要,適當?shù)匮a充一些其它類型的作文練習,讓學生寫他們熟悉的人和事,這的確是小學作文成功的一條重要途徑。
五、注意作文講評和作文欣賞,精講多練,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作文講評是一種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不講評,學生心中無數(shù)。每次寫作的優(yōu)點和不足,他自己寫得如何,別人又寫得怎樣,這些信息要靠教師的講評傳遞給他們。誠然,講評的方式也應當是多種多樣的,可選上、中、下三類作文全面進行講評,也可以專講好的,或者著重研究一下某次作文練習的不足。講評時,指出好的好在什么地方,不足的表現(xiàn)在哪里,使學生取長補短,全面交流。
我認為,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和他們的視野不夠開闊的情況,小學中高年級利用課余時間增設每周一至三節(jié)作文欣賞課是很有必要的。它的進行既可以松馳一下學生緊張的神經(jīng),又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定數(shù)量的范文,把閱讀和寫作結(jié)合起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閱讀鑒賞水平,這一作法很受學生歡迎。總之,教師關(guān)于作文教學的方法應該是多樣的,我們只有不斷地探索和實踐,才可能真正找到適合小學作文教學的成功方法,這一點是毫無疑義的。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教學大綱》
[2]《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