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人們漸漸步入了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人們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改變了人們以往的時空觀念,人們在短時間內(nèi)就可以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往,跨文化學習的現(xiàn)象也越來越普遍。大學外語的重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而不是僅僅局限于四六級考試。如何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進行外語跨文化教育,這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顯得尤其重要。本文就大學外語跨文化教育如何結合當今的教育信息化背景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信息化 跨文化 大學外語
一、大學外語跨文化教育的理論基礎
1.語言中蘊含著文化,文化中包含著語言。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現(xiàn)實。外語教學是語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tǒng)單純以語言形式的教學,已經(jīng)不適應時代的發(fā)展了,外語教學也不再是一門只局限于語言的語言學,它有許多分支學科,包括共時語言學、語義學、音系學、應用語言學、對照語言學等等。涉及了方方面面的知識。人作為最高級動物,有一個區(qū)別于其他動物最大的特點就是我們擁有自己文字、語言和文化。地域的不同,自然環(huán)境造就的差異,讓我們創(chuàng)造出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語言。語言和文化兩者相互聯(lián)系,互相依存,誰也離不開誰。可以說語言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而文化以語言的形式,讓人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它。外語教學,就是讓我們從一個新的角度,讓學生們通過學習一些基礎的語言知識,從語言的層面上,進一步深入,了解另一種文化。
2.新時代呼喚跨文化教育,呼喚跨文化交際能力。世界從一個龐大的、難以想象的整體,漸漸在人們眼中清晰起來,有了具體的輪廓,地球也慢慢變成了一個“地球村”。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各國交往越來越密切,跨文化交際能力已經(jīng)成為21世紀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外語教學是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基礎,有了一定的語言基礎,才能更好地去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才能更好地進行交流。沒有共同的語言,沒有互相理解的基礎,如何能進行交流呢?這是一個時代不可逆轉(zhuǎn)的潮流,時代需要跨文化交際能力,時代呼喚跨文化教育。
3.跨文化外語教學是為了服務于個人與社會,促進社會發(fā)展。大學外語跨文化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什么呢?是為了培養(yǎng)出具有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新青年,符合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伴]關鎖國”的政策已經(jīng)被證明是錯誤的,妄自菲薄,眼中只有一個天朝,那種無知的自大感已經(jīng)在上個世紀各國列強的炮轟之下,傾然倒塌?!奥浜缶鸵ご颉?,中國用了及其慘痛的教訓,最終明白了這句話??缥幕虒W是為了服務于個人與社會,最終促進社會發(fā)展。少年強則國強,祖國的未來,掌握在我們的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掌握在教育者的手中。我們要用開放的眼光去看待跨文化現(xiàn)象,理性對待,不可盲目崇洋媚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這樣才能在世界潮流中立于不敗之地。
二、豐富教學內(nèi)容
1.鼓勵學生將教學內(nèi)容改編成情景短劇,在情境中學習。傳統(tǒng)的外語教學方式,更多的注重語法,學生很多就是局限于抄筆記,整理老師給的筆記,做習題,讀和寫做的相對比較多,然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單單局限于這些事遠遠不夠的。身為外語教學者,教師更應該有這種意識,可以鼓勵學生將教學內(nèi)容改編成情景短劇,通過表演的形式,在情境中學習外國文化,理解外國人的思維,這樣外語學習效率會更加高,學生也容易理解。真正地做到學以致用,告別傳統(tǒng)的“啞巴式”英語。這樣的外語學習更加有溫度,也更加有力量,讓學生切切實實感受到這種氛圍。
2.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定的語境和氣氛。在授課的時候,現(xiàn)代科技越來越發(fā)達,教育越來越信息化,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外語教學也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本的知識,應該緊跟時代的潮流,不能脫軌,充分利用現(xiàn)代的工具。老師在課前,可以去搜集一些趣味性較強的熱點小視頻,這樣學生們會更有興趣去學習,課堂氛圍也會更加活躍。比如可以剪取X戰(zhàn)警中的經(jīng)典片段,讓學生們在影片中進行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有興趣學習,自然而然學習起來更加容易。聽、說、讀、寫,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學習外語必不可少的部分。到了大學,因為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我們更應該重視說的能力,多說多練。教師可以經(jīng)常給學生布置presentation作業(yè),鼓勵他們多表達,為他們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
三、教師應培養(yǎng)全球觀念,具有跨文化意識
在進行外語教學的過程中,不同于其他科目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仍然處于主導地位的作為。教師,相當于學生的擺渡人,在茫茫的知識大海中,往哪個方向前進,老師的想法非常重要。外語教學對老師的要求是較高的,需要老師要有較豐富的跨文化交流背景。大學,老師們要培養(yǎng)的是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學生,如果老師本身的英語能力水平不夠,文化背景貧乏,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們也要記得是不是給自己充電。扎實自己的英語功底,有機會和條件的話,可以去跨文化進修,培養(yǎng)自己的全球觀念,提高自己的外語文化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夢欣.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教育[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04).
[2]方岳民.音樂教學中的跨文化教育[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6(02).
[3]黃志成,魏曉明.跨文化教育 未來教育的一種發(fā)展趨勢[N].中國教育報,2009.
*本文為課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學外語跨文化教育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377號的成果。
作者簡介:王春輝(1968-),女,吉林白城人,碩士,研究方向為大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