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楊
摘要:本論文主要基于密度泛函數(shù)理論(Densityfunetionaltheory)的第一性原理,采用廣義梯度近似(GGA)的PBE來計算交換關聯(lián)能(不考慮自旋)方法。在Materials Studio中castep軟件包建立ZnO模型,分析超級晶胞為1*1*1、2*2*1(即覆蓋度1ml、1/4ml)三種覆蓋度的電學特性的影響。主要內容如下:1.我們介紹ZnO的基本結構;2.探究ZnO的電子結構;3.計算ZnO(110)面的能帶結構;4.研究吸附CO后ZnO的電子態(tài)密度。
關鍵詞:ZnO(110)面;覆蓋度;CO吸附
1 計算方法與計算工具
多電子體系薛定諤方程
組成固體的多原子系統(tǒng)的本征態(tài)可由如下定態(tài)薛定諤方程來描述:
2 建立模型及計算
2.1 ZnO(1 1 0 )面的建立
首先在castep的project界面導入ZnO模型,在visualizer中build-surfaces-cleave surface是切割出ZnO(110)面,更改cleave plane(h k l)改為(110),點擊cleave確認選項,這樣(110)面就做好了。
因為本論文采用的是在同一絕對坐標位置吸附CO,要體現(xiàn)CO的不同的覆蓋度,就只需改變ZnO(110)面的晶胞個數(shù),論文構建了2種: 1×1×1、2×2×1,分別對應著1ML、1/4ML個晶胞。
設置好參數(shù)后得到的超級晶胞,2×2×1。
2.2 CO模型的建立
CO的構建與ZnO類似,我們要導出單個CO胞體: import在struct中找到CO,把CO模型變成球棍式,通過加原子得到我們最終的CO。
2.3 CO的吸附
CO中C-O鍵長接近1.5A。(在添加O原子的時候,C,O之間距離是一個鍵長,所以O原子X,Y不變Z增加一個鍵長),說以O坐標為(6.951,-5.739,0.980)castep結構優(yōu)化參數(shù)的設置。
在visualizer中選著castep工具,在工具中選著calculation彈出。設置7*7*4的k點實現(xiàn)對布里淵區(qū)的設置。先進行結構優(yōu)化,待其得到穩(wěn)定的結構后,再進行能量的計算,點擊Run開始對模型能量的計算。
論文選取了不同超級晶胞數(shù)(1*1*1 ,2*2*1)的ZnO(1 1 0)吸附CO分子,計算比較不同晶胞吸附CO分子的吸附能,能帶,態(tài)密度,確定不同晶胞的穩(wěn)定性。
3 計算能帶結構和電子態(tài)密度的分析
3.1 吸附能的計算
分析CO在不同覆蓋度(1*1*1, 2*2*1)的ZnO表面上的吸附能(Ead),計算吸附能公式,如下:
覆蓋度為2*2*1的超級晶胞是最穩(wěn)定的結構,而吸附能是0.02456358Ev說明此過程最穩(wěn)定,最不穩(wěn)定的是覆蓋度為1*1*1的超級晶胞。
3.2 能帶結構
下圖是沒有吸附CO分子的ZnO(1 1 0)面的禁帶寬度,可以看出禁帶寬度是2.251eV,其禁帶寬度比較小,從ZnO結構中看出,ZnO(1 1 0)面上有很多Zn原子,金屬性較好,導電性高,使其禁帶寬度下降。
下圖的禁帶寬度可以看出這個位置使ZnO(1 1 0)表面禁帶寬度增加,金屬性降低,相應的導電性變差,電阻率升高,相應的ZnO(1 1 0)面的絕緣性變大了。
(2)覆蓋度為2*1*1 ZnO(1 1 0) 能帶結構圖
電子態(tài)密度
態(tài)密度圖看出,多數(shù)的電子主要集中在3個價帶分割出來的區(qū)域內,-17.8eV –15.6Ev,-8.5eV—-4.1eV,-4.0eV—0.9V以及產生出來3段的波峰,其中下價帶峰形最尖銳,峰值最大,這主要來源于Zn的d態(tài)電子的貢獻,說明Zn的d態(tài)電子具有高度局域化的特性。
4 結論
計算得到不同覆蓋度ZnO(110)面上的能量分別為:覆蓋度1ml 1*1*1 的超級晶胞Ead=-0.18236513Ev,覆蓋度1/4ml 2*2*1的超級晶胞Ead=0.2456358Ev可以看出CO最穩(wěn)定的位置就在三個Zn原子中間的位置,吸附能最小。
參考文獻:
[1]齊延華.ZnS摻雜系統(tǒng)電子結構和光學性質的理論研究[J].曲阜師范大學,2009,4:1-2,4-8.
[2]李振鋼,張韻慧,王向軍等.用化學合成法制備ZnS:Mn納米晶體功能材料[J].1998:408-409.
[3]喬陽.ZnS及其摻雜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山東大學,2010,4:4-5.
[4]賈寶平,賀躍輝,唐建成,等.ZnS摻雜技術研究及應用現(xiàn)狀[J].材料導報,2002,8: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