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聯網+”教育的興起是隨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發(fā)展應運而生的,它引起的教育變革是有目共睹的。隨著終端客戶使用數量的增多,未來必將帶來學習的全面變革,進而引發(fā)學校教育的不斷創(chuàng)析,開放課堂在基礎教育中的出現也指日可待。與此同時,“互聯網+”教育資源必將逐漸豐富,配套教學設備也將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互聯網+;“互聯網+”教育;前景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互聯網因其高效、快捷、方便傳播的特性,在各行各業(yè)迅速發(fā)展應用。教育與互聯網資源的融合就形成了“互聯網+”教育?;ヂ摼W教育融入更多科技元素后,已經變得越來越強大。在教育的各個領域都有信息技術與網絡資源的滲透?;凇盎ヂ摼W+”教育的影響范圍正在逐漸擴大。
1 “互聯網+”教育影響力分析
1.1 “互聯網+”教育終端用戶迅速增多
從互聯網教育產品整體用戶對各教育階段的關注熱度看,基礎教育依然是互聯網教育產品用戶人數最多的教育階段,占互聯網教育產品用戶人數的51.23%;在互聯網教育產品的使用者——家長及孩子所處的階段來看,小學所占的比例最高,占36.19%;在這一教育階段中,教師是最主要的應用群體,占50.53%。與此同時,通過2014、2015年度的數據對比可以發(fā)現,6至14歲年齡段學習者的互聯網學習用戶有了較明顯的增長。
1.2 教師運用“互聯網+”教學資源迅速增多
調查數據顯示,教師使用互聯網的行為覆蓋到上午8時至晚上10時的全部時間段,并且以早晨8時至10時、晚上6時至8時為兩個高峰段;教師使用互聯網的時間峰值為30分鐘至2小時之間;“備課”和“組題”是教師使用互聯網產品的主要需求,但支持學生學習與教育管理方面也開始占據一定的比例,為24.4%;使用互聯網教育產品的教師在不同教育領域的關注內容方面,可以明顯地看到“視頻教學類”、“在線學習類”適合學生學習的資源形態(tài)越來越多地受到關注。
1.3 “互聯網+”教育產品銷量迅速增多
從家長購買互聯網教育產品的調查來看,使用互聯網的家長中,44%購買過相關產品?;A教育用戶是互聯網產品更積極的使用群體,而對互聯網服務產品有購買能力的家長受學校、教師影響最為顯著,62.6%的家長愿意接受學校或教師的推薦。同時,孩子主動參與互聯網學習的意識也在提升,47.72%的家長受孩子影響;從使用互聯網教育產品家長在教育產品上的最高花費的調查看,家長購買的行為額度在50至1000元左右是兩個峰值,為在線教育產品或服務的提供帶來了啟發(fā)。
2 “互聯網+”教育發(fā)展前景分析
2.1 推進開放性課堂在各級各類學校的應用
以往“互聯網+”教育一直被認為課后學習的主要工具,更多的應用于成人自主學習,以及課后輔導待方面。隨著“互聯網+”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平臺的進一步完善,資源的進一步開發(fā),未來,基于“互聯網+”和開放性課堂將在全日制基礎教育、職業(yè)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級各類學校中普遍應用?!盎ヂ摼W+”教育將不再是用于業(yè)余時間的輔助學習手段,必將成為各級各類學校的主流學習手段?;凇盎ヂ摼W+”教育的學習手段,必然會帶來課堂教學形式的改變,開放性課堂將成為必然。
2.2 “互聯網+”教育消費將成為學習者的主要消費
在“互聯網+”教育發(fā)展過程中,共享免費資源長期以來,一直以各種形式存在。包括免費的工具軟件。比如網易的“有道”產品,長期以來一直采用免費使用的形式呈現給客戶。由于前期的免費使用積累了數量龐大的基礎用戶量。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教育產品質量,增強實用性,必然會帶來“變現”的良好結果。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學習者為“互聯網+”教育產品埋單。
2.3 個性化“互聯網+”教育產品將全面發(fā)展
“互聯網+”教育產品在大數據時期,通過數據分析,可以實現針對用戶的需求進行個性化訂制的能力。這樣,每個客戶都能夠獲得其需要的教育資源,使得客戶獲取的教育資源更適合自身需求。
而個性化“互聯網+”教育產品不僅僅是指能夠個性化推送,同時對于教育產品自身,也需要進行個性化智能設計。產品自身可以分析客戶的學習習慣、學習效率,進而為客戶提供與其學習能力匹配的學習內容,以此來輔助學習者的學習計劃。
2.4 “互聯網+”教育配套設備將不斷豐富
早期的教育配套設備如錄音機、復讀機等,隨著目錄智能手機的不斷發(fā)展,幾乎完全可以被智能手機所替代。因此,在學術界,很多專業(yè)也認為未來智能手機可以成為“互聯網+”教育配套設備的主流產品,不需要其它輔助新產品的設計與研發(fā)。但是,經過對中小學家長的調查與研究,發(fā)現大多中小學生家長對于孩子使用智能手機進行“互聯網+”教育接入,還是存在很多顧慮。一方面是擔心對孩子視力造成影響,另一方面擔心豐富的互聯網有太多信息,會導致孩子在學習中分散精力。因此,未來,專門應用于學習功能的,減少視力損害的專業(yè)“互聯網+”教育配套設備將不斷創(chuàng)新與豐富,盡而應用到基礎教育當中。
3 小結
“互聯網+”教育的興起是隨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發(fā)展應運而生的,它引起的教育變革是有目共睹的。隨著終端客戶使用數量的增多,未來必將帶來學習的全面變革,進而引發(fā)學校教育的不斷創(chuàng)析,開放課堂在基礎教育中的出現也指日可待。與此同時,“互聯網+”教育資源必將逐漸豐富,配套教學設備也將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莊敏琦,莊菁瑋,李明翔.“互聯網+”背景下校際協作教研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15(12).
[2]趙興龍.“互聯網+教育”的變革路徑之開放論壇在北京師范大學召開[J].中國電化教育,2016(01).
[3]饒俊.“互聯網+”教育變革時代背景下的互聯網思維[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5(12).
[4]張昕.“互聯網+教育”的課程資源革新:為何與何為[J].教育科學論壇,2016(21).
[5]陳麗.“互聯網+教育”的創(chuàng)新本質與變革趨勢[J].遠程教育雜志,2016(04).
作者簡介:張皓(1981),男,吉林長春人,本科,實驗師,現就職于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教育信息化中心,從事計算機網絡及網絡資源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