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恒武
一個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地理課也是如此。那么,課前老師對一節(jié)新課的導入,也就十分重要了。老師為了調(diào)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常常冥思苦想,如何導入才能把學生引入新課情境,如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下地理教學中的新知導入方法。
1.謎語入境,導入新知。
謎語入境法可以使學生很快投入到學習上面來,學生在猜謎語的過程中能激發(fā)起學習新知的興趣。譬如在講解《河流與山川》這課時,我用了這樣一個謎語進行導入:“遠看有河流,近看水不流,山川皆清晰,細看無壑溝?!蔽易寣W生猜出謎底,并引導學生到文中暢游。這樣就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談話導入,自然親切融洽。
我們在日常多采用的導入方法,那就是師生談話的導入方法了。這種方法很好,親切自然師生關系也能夠融洽,復習舊知識,過渡到學習新的知識時,老師所采用的方法。比如在學習完《地球上最大的洲亞洲》后,就要往下學習《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這課時,我就對上一節(jié)課進行總結式的與學生交流,這樣引導學生進入下一課的學習內(nèi)容,老師向?qū)W生交代了學習本節(jié)課的重要性和學習本節(jié)知識要點。我采用這種方法進行導入,語言親切自然,新舊知識銜接緊密,對學生學習十分有利,也能夠很快引入正題。
3.復習導入,引出新知。
大家都知道,溫故而知新,老師與學生在復習舊知識的時候,自然引出要學習的新知識,這是很好的導入方法。我在教初中地理學科的教學中,用復習舊知識來導入新課,這種用復習舊知識來導入這節(jié)新課的方法,既能鞏固舊知,又能引導學生把新舊知識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這樣復習之后,就會起到很好地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的效果,利于學生迅速進入對地理文本的學習狀態(tài)。十分有利于學生所要學習的學習這節(jié)課地理知識的主要內(nèi)容,為下步學習活動的展開完成了鋪路架橋的任務。
4.主題導入,單刀直入。
學生在上地理課的時候,對有些地理課文不熟悉,表達的主題是什么也不太清楚,例如《長江與黃河》這課,往往文本開頭第一句就點明了教材的主題是什么。老師在上這節(jié)課時, 完全就可以用揭示教材主題的做法來導入這節(jié)課新課。例如這節(jié)課:“黃河就是我們偉大中華民族發(fā)源地,是偉大中國人民精神和力量的象征,也是我國著名河流之一,更是全國人民所向往旅游的地方。老師和自然地在導言中說出:“大家向往到哪里旅游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長江與黃河》。”采用主題導入的方法導入新課,不僅突出了教材中的重點,而且能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無限熱愛的思想感情。
5. “旅行”導入,暢想遨游。
我感到初中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很強,生活中也十分愿意與大人一起去旅行。 我們作為教師要充分利用初中學生這方面的心理特征,用既生動又形象的語言,巧于引導學生們在地圖上去“旅行”,從而導入這節(jié)新課?!奥眯小睂敕椒ǖ倪\用,能夠大大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強化了學生求知欲,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在教學 《祖國的邊陲》這課時, 教學開始了, 教師就先讓學生們在地理地圖冊中的我國政區(qū)圖上,找出去西藏的路線,從黑龍江邊的黑河市到西藏首府拉薩。然后,教師在用簡潔的語言去引導學生在地圖上進行“旅行”:例如我讓學生模擬乘坐從四川成都乘交通客車,沿著地圖上的川藏公路向西行進……經(jīng)過了許多高山和大河、跨過了金沙江、瀾滄江、嘉陵江,還有許多峽谷溝壑。經(jīng)過千辛萬苦,最后就到達了青藏高原,轉(zhuǎn)而又到達西藏自治區(qū)的首府拉薩。大家經(jīng)過的青藏高原,也就是我們中國地勢最高的地區(qū),同時也是地球上最高的地方,因而大家才把我們的青藏高原叫做“世界屋脊”。這樣做從而引出了新的課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調(diào)動起來了。
6.懸念導入 ,引人入勝。
我把課文中某些地理現(xiàn)象設置成懸念,目的是激發(fā)起學生們追根求源的一種心理,這樣做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的興趣和欲望。例如我在教學《長江中下游平原》這課的時候,是這樣導入新課的:用手指著地圖,讓學生看在巫山以東的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地圖上有很多很多地方都涂著綠顏色。長江流域地區(qū)的冬季與北方的冬季相比,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大家把長江流域的六月份叫做“梅雨季節(jié)”。 長江流域地區(qū)的土壤特別肥沃而且河流也很多,這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發(fā)達,它是我們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并且,應該讓學生知道,1、這里的“梅雨季節(jié)”有哪些特點呢?2、這里冬季氣候與北方的冬季氣候又有哪些不同呢?3、“魚米之鄉(xiāng)”的美稱又是怎么樣得來的呢?這些三點是我們這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最主要的內(nèi)容。這樣導入新課的方法,制造了懸念,也埋下了伏筆,使學生產(chǎn)生了求知欲望,迫切要知道本節(jié)要學的學習內(nèi)容,因此在課堂上,學生就會處在一種積極思維探求狀態(tài)之下,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也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7.用歌訣導入新課 ,幫助記憶.
用歌訣學地理也是個不錯的方法,主要是幫助記憶。例如,我們的東北啊,好大一個家,北有興安嶺,南有哈齊牡大佳。同時對《東北平原》的位置、資源還有農(nóng)產(chǎn)品都用歌訣作了簡明的介紹。這種導入方法,更能引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知識的興趣,十分牢固的掌握知識點。
8.用詩詞導入新課,可以豐富知識。
我在教《我國第一大河--長江》時,采用一首詩:“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边@首詩描寫了哪條河的景色?詩詞導入《我國第一大河----長江》一課,帶有很強的文化氣息,也能給學生以一種美感 ,使其體味到地理學習的文化魅力。
這些課堂導入方法的運用,能夠使地理課堂教學進行得更加順利,給地理課堂教學增添了活力,學生從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識學習中解脫出來,學生學習興趣也更濃厚了,課堂教學成效倍增。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依安縣三興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