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南宋末年,宋朝皇室的南移把中原文化帶到了廣東,從此廣州的琴學得到了大力發(fā)展,宋、明時期,隨著經濟的繁榮,文化交流增多,嶺南文化有了長足的發(fā)展,清代,嶺南琴派聲名漸顯。
2003年11月,中國古琴藝術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之后,嶺南古琴活動在廣州地區(qū)有了進一步發(fā)展。近年,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在學科建設方面,重視嶺南傳統(tǒng)音樂的研究與傳承,特別是在嶺南古琴領域,聘請嶺南派古琴廣東省級傳承人謝東笑為學院藝術實踐必修課程“嶺南古琴”常任教師,同時不定期舉辦全校性的“嶺南派古琴藝術公益體驗課程”,培養(yǎng)了一批愛好古琴的學生。廣州大學音樂舞蹈教育研究所所長陳雅先教授,于2017年1月策劃成立了“嶺南古琴研修社”,同時申請了一個微信公眾平臺。研修社旨在習琴藝、研琴理、悟琴道,分享古琴雅集、學術論壇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信息,傳承嶺南古琴文化,以及與此相關的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研修社成員主要有教授、青年博士教師、研究生、本科生。本專欄論文即是研修社成員近期研修嶺南琴學的心得體會。
周鐘《作為實踐哲學的古琴》認為,作為實踐哲學的古琴,其真正本質體現(xiàn)在治國之道、文化儀式和傳習三教三個方面。其一,治國之道。將琴學作為一種政治哲學,是琴界和琴論中經常提起的一種觀點,文中通過大量引證,認為“琴歌而‘天下治是基于一種普遍聯(lián)系、有機整體的人文世界觀”。這其中有兩個基本觀點,一是人可以通過音樂與自然交互;二是音樂可以影響和反映世道人心、社會風俗、政治生活。同時列舉《樂記》中對于“音和—心和—人和—政和”這一價值等式的大量論述,來佐證琴樂的治國之道。其二,文化儀式。琴學是一種文化儀式可以從《論語·泰伯》中的“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來理解,即通過一種莊重的綜合性文化儀式來完善自我教育、提高自我素質,通過這種文化儀式的延續(xù)和展開,琴道得以傳承,琴人修養(yǎng)得以提高,琴樂能夠影響世人。其三,傳習三教。古琴與中國傳統(tǒng)儒、佛、道三教文化都有密切的聯(lián)系,在琴學實踐中傳習乃至弘揚儒、佛、道三教哲學,彈琴成為了一種宗教修行。作者通過對新近創(chuàng)作琴曲的梳理,分析了以琴傳習三教文化,實踐儒、佛、道哲學的傳統(tǒng)在當代得到繼承的現(xiàn)象。該文對于進一步理解古琴的文化價值、社會價值有著積極的意義。
魏伶旭、陳雅先《嶺南琴派傳承的三個階段》從史學考證角度,在梳理嶺南琴派傳承脈絡的基礎上,將嶺南琴派的傳承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嶺南琴派的萌芽與孕育階段,宋朝末年宋室南遷,中原《古岡遺譜》等琴譜流散于廣東岡州地區(qū),由此嶺南琴派開始萌芽,嶺南琴學逐漸興起。二是嶺南琴派的生成與發(fā)展階段,通過對元、明、清初諸琴家琴學的考證,認為嶺南琴派生成于清道光年間。三是嶺南琴派的衰微與復興階段,清道光年間以黃景星(?-1842)為代表的嶺南琴學名噪一時,嶺南琴學開始發(fā)展,但這之后嶺南琴派逐漸沒落,至現(xiàn)代楊新倫(1898-1990)起,嶺南琴派又再次得以復興。該文對嶺南琴派傳承的三個階段進行了考證分析,有助于今人了解嶺南琴派的發(fā)展歷史和琴家琴學的概貌。
脫凡、馬達《嶺南派古琴生存現(xiàn)狀及思考——以廣州七木琴社為例》基于田野考察的翔實材料,以廣州七木琴社為例,分析探討了廣州嶺南派古琴生存的現(xiàn)狀。七木琴社除了進行嶺南古琴的教學、傳承、傳播活動外,還通過組織古琴吟誦工作坊、古琴養(yǎng)生工作坊、古琴音樂治療工作坊等活動形式,擴展嶺南古琴藝術功能。文中對嶺南古琴傳承的文化功能進行了分析,指出嶺南古琴傳承活動將對大眾音樂文化素質的引導功能和對城市文化內涵的提升功能方面起著重要的輻射作用。作者認為,嶺南古琴目前在廣州的傳承已進入良性發(fā)展階段,同時,對嶺南古琴傳承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反思,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和設想。
麥燕彥《廣東古琴研究會在社會音樂教育中的貢獻與作用》一文,從組織古琴音樂文化活動,重視古琴琴曲的收集與嶺南琴學的研究,培養(yǎng)琴學新人三個方面,分析了廣東古琴研究會在社會音樂教育中的貢獻。同時,論述了廣東古琴研究會的教學平臺(七木琴社、澄心琴社、大佛寺古琴班等琴社)的教學和運行特點,并從發(fā)展團隊精神增強凝聚力、擴大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社會的影響力、促進人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有助于營造高校學術氛圍四個方面總結了廣東古琴研究會在社會音樂教育中的作用。廣東古琴研究會自1980年成立以來,在三任會長的不懈努力下,為推動嶺南古琴活動的發(fā)展做出了杰出貢獻。
本期專欄論文對古琴的文化價值、社會功能以及嶺南派古琴的歷史、發(fā)展、現(xiàn)今的生存情況進行了簡單的勾勒,希望有更多的人來關心嶺南派古琴藝術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