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奕
摘 要 紫砂壺的工藝制作在陶瓷藝術(shù)中獨樹一幟,一把好的紫砂壺應該是神形兼?zhèn)涞模四茏層^賞者眼睛為之一亮,予人一種視覺上的美感,還能產(chǎn)生一種心靈的震憾。紫砂壺既有靜態(tài)的美,又有動態(tài)的美,它在似靜猶動、似動猶靜之間產(chǎn)生了視角的美感,這正是紫砂壺的氣勢和神韻所在。
關鍵詞 紫砂;秋華壺;神韻
一款好的紫砂壺作品要求氣勢和神韻兼?zhèn)?,除了和制作者的文化修養(yǎng)息息相關,還和制作壺器的手藝密不可分。紫砂壺給欣賞者帶來愉悅的心情和遐想,不同種類的紫砂壺給人不同的感受,圓壺給人一種飽滿的精神和氣韻。再看紫砂花貨作品系列,它們無不充滿著生活的氣息與獨特的神韻。正如這款紫砂“秋華壺”(見圖1),作品神態(tài)生動、自然逼真,它吸取大自然的靈氣,淳樸,貼近生活,思想感情完全融入到作品中,這就是氣勢和神韻所在。
1 紫砂“秋華壺”的造型
紫砂“秋華壺”的壺腹圓而不規(guī)整,其上有斑駁點點,形似老樹疙瘩,癭節(jié)滿身,不但突顯出其精工細作,也展現(xiàn)出深厚的制作功底。壺鈕、壺流和壺把頗似老樹枝,秋意的主題很明顯。壺把似枝條向下彎曲,并有黃褐色枝葉貼于壺腹,將一種濃濃的秋意渲染得極其貼切。該壺造型渾圓敦厚、古樸雅拙,器身仿樹皮褶皺,薄胎的工藝又顯制作頗難,實屬不易。戳蓋設計,美觀而實用,壺嘴短流,出水流暢。紫砂“秋華壺”精選珍藏老青段泥煉制,色澤沉穩(wěn),養(yǎng)成之后包漿溫潤,猶如江南美人,不是金玉,勝于金玉。
2 紫砂“秋華壺”的審美理念
紫砂“秋華壺”凝聚了一種濃濃的秋意。秋意濃,一場秋雨一場寒,一片落葉一層稀。早晨起來,突然感覺有些許涼意,秋天到了,走出戶外,馬路邊的一瓣花落、一葉飄離,或能引發(fā)內(nèi)心的一聲嘆息“秋來了”。那長長的余音裊繞,在秋霜打過的曲徑上多了幾分落寞。經(jīng)過池塘邊,秋水還在,伊人何去?秋意濃,更有濃濃的離別之意。在秋雨的簾外,一個人默默地對著飄忽的細雨,不忍翻動舊傷,生怕秋意撥動脆弱的心弦,于是耳邊仿佛又響起了那句“離別多”。聽著聽著,淚水漣漣,仿佛就似這秋雨一般飄落,忽而更加想你,秋風一起,那舊年的心事似枯葉在秋風里翻卷。于是,難以啟齒的柔弱被秋風擊落,真是“零落光陰惜舊事,問伊何事書別離?!彬嚾婚g,一滴淚水輕輕滑過眼角,剛好打濕了那句:“思君如滿月,夜夜減凌輝?!毕肴松址趾虾显谒y免,卻因何相愛卻要分離啊?在池塘邊徘徊、回首,仿佛又看見那雙好大的雙眸,似乎就要盛下整個江天的秋水。于是,秋思跟著泛濫成災了,也許是思念太深了,一雙眼里仿佛深藏著一株相思樹。
3 結(jié) 語
宜興的紫砂藝人善于將植物、動物、花果等自然形體進行藝術(shù)提煉與再創(chuàng)造,然后將理念自如運用于紫砂作品之中,使其具有思想。紫砂花貨的設色與造型往往十分逼真,既融合了藝術(shù)美感,又散發(fā)出自然的生趣。壺器的造型、色澤都有一種難以言明的妙趣天成之感。宜興紫砂壺里的奇壺、怪壺與其它陶制品有所不同,它們奇于外表、怪于造型,但是它的印象卻帶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從壺器造型到設色,花貨都能做到惟妙惟肖、意趣盎然、自成獨立,這也是制壺藝人用心良苦的藝術(shù)結(jié)晶。就像這款紫砂“秋華壺”,雖然器身仿樹皮褶皺,斑駁蒼老,但是秋意的主題卻能打動人心,使人在秋天來臨之際感嘆一把情殤。
參 考 文 獻
[1]陳正初.創(chuàng)新只有理念是不行的——淺談紫砂壺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J].陶瓷科學與藝術(shù),2011(07):40-41.
[2]夏瑞娟.紫砂“魚躍壺”的文化漫談[J].江蘇陶瓷,2013(06):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