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玥
摘要:任督脈相通乃人之天資,表現為兩脈區(qū)間肌肉筋骨尤其脊梁骨等有良好的柔韌性、協(xié)調性和敏感性,由于人類進化過程形成“以妄為?!钡乃季S模式,使得人體的生長無意間鑄成了主觀體型,這種體型表現為緊繃、僵硬,制約了任督二脈運行的通暢,使體內陰陽調節(jié)失衡,從而弱化了人體的天資和健康,甚至誘導出各種病癥??梢哉f“打通任督脈”是回歸人類原本的天資,維系陰陽平衡的健康狀態(tài)。所以,探究“打通任督脈”以正是非,還原傳統(tǒng)文化之真諦,普及太極運動有著非常的意義。
關鍵詞:任督脈 打通 太極 健康長壽
自古以來,在神秘的東方大地,不乏其人探究和修煉“打通任督脈”之功,在江湖上可謂宗派林立,傳出不少五花八門千奇百怪的練功秘笈,可謂玄之又玄,然始終沒有歸統(tǒng)之說法。那么,任督脈通與不通有什么說法,“打通”又真能有益健康和長命百歲嗎?
要捋清這些問題還得從人的生命過程去探究。毋庸置疑,人之初任督脈先天是柔韌通暢健康的,如果不通就不可能有鮮活靈動的生命誕生。所以,討論任督脈通與不通的話題不在先天的形成,而在于人的后天成長過程。中國古人認為正常的生命壽齡均在百歲以上,我們翻開《內經》首篇就說:“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毙形闹馍瞎湃祟惤园贇q如常,不知何因如今卻半百而衰了,讓詩圣杜甫也悲嘆“人生七十古來稀”。那么人類真能百歲如常嗎?當代科技研究不斷地證明:人的生命基因能活到200歲左右。譬如,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遺傳學博士海弗利克、法國生物學家巴豐、俄羅斯海洋生物學家穆爾斯基和莫斯科大學數學系教授庫茲明等,他們從不同的學科領域分別推論出人類的壽命可以達到或超過兩百歲的可能。但是,時下人類的正常壽命均大大低于百歲,超越百歲成了人們的奢望。那么人類后天成長過程出了什么狀況呢?
《內經》書中岐伯指出“以妄為?!睘楦鞣N病態(tài)之誘因。主觀妄動乃人類進化和成長過程的秉性,絕大多數人在生長過程總是被主觀意志所主宰,“以妄為?!钡乃季S左右著人的行為,人的體格生長和成型也無不烙印主觀的形態(tài),久而久之不自覺地鑄成突出主觀形態(tài)的體質,使得原本天生資質柔韌富有彈性的客觀體征被強化了的主觀面所抑制,太極微物質元素成長受滯,從而制約任督脈的通暢運行,出現陽生多陰長少,乃至陽奪陰殺的狀態(tài),從而漸漸地失去先天的平衡,因此,后古人類乃至現代人類的體征均呈現出陽盛陰滯的體態(tài),尤其突出地表現在人體任督脈區(qū)域的肌肉骨絡構架的脊梁身腰變得越來越緊繃僵硬,原本具有提挈構架功能的脊梁骨進化成為支撐功能,人體的協(xié)調性和柔韌性自然變得越來越僵化,肌體會因為任督脈的遲滯而經常出現各種麻木酸痛的狀況,乃至誘發(fā)各種病癥,人的健康質量以及壽命度也因此而大打折扣。 所以,上古人類認定“以妄為?!蹦岁庩柺Ш庵矗窃斐扇味矫}運行遲滯、僵化的元兇,從而影響了人類健康和長壽。
任督脈的不通暢必然會引起體內陰陽調節(jié)的失衡,這種失衡自然也會引起身體局部或全部的不舒服,人體感覺越不舒服的時候,體內的調節(jié)反射系統(tǒng)越會本能地、自發(fā)地作出相應的活動以緩解緊繃僵硬誘發(fā)的不舒服狀況,因此各種放松運動隨之而發(fā),猶如晨曦里跑步,晚飯后散步,江海中游泳,雪地里溜冰滑橇;尤其當今人們更喜歡玩球、拳擊、摔跤等對抗性比賽,這些活動對人們松柔緊繃的體態(tài)有暫時的、速效的、非穩(wěn)定的調節(jié)作用。人類本能自發(fā)性的調節(jié)活動還有許多種方式,比如扭秧歌、迪斯科、探戈都可以對體內陰陽失衡起到調節(jié)作用,乃至某些簡單的動作,如伸伸腰、扭扭胯也會得到舒緩。自發(fā)鍛煉以彌補這種失衡原本屬于人體客觀面受抑后的本能反應,后來人們通過各種運動切身體會到這種本能的重要性,于是對“生命在于運動”有了共識,并付之以積極地鍛煉。
那么,人類該如何做有益于任督脈通暢的運動,使之從自發(fā)運動轉化為自覺運動呢?這個答案在數千年前就有了定論,但是,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提升和普及,直至今日她依然流落在民間,這就是眾所周知的太極運動。古人早就有了“以松為?!钡倪\動理念,并開創(chuàng)了強身健體的太極運動。太極運動的實質在于修煉松柔體,這是恢復任督脈原態(tài)的途徑。據記載西周彭祖、春秋老子、張三豐都是修煉松柔“打通任督脈”之道人,傳說他們的壽齡都超過150歲。尤其張三豐的太極拳讓松柔體修煉從神秘谷走出來,普惠眾生。那么如何修煉太極體呢?太極修煉務求于“松柔”,其依次為肌肉放松、脈絡放松、筋骨放松乃至心身放松,松的至高境界柔如無骨。人們只要假以時日習練放松運動,緊繃僵硬的腰脊梁在運動過程會漸漸得到柔化,隨松柔元素的積淀,人的主觀妄動思維也會在積淀過程轉化為逆向思維,體內陰陽平衡的調節(jié)逐步恢復原生狀態(tài),任督脈也會隨之逐漸還原先天的柔韌暢通,這種狀態(tài)的恢復將會成為長久的、穩(wěn)定的、不退化的新體征,并且伴隨人的生命終身不退化。 誠然,要求每個人“放松”修煉達到太極體的境界,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絕非易事,需要耐心、毅力和悟性,才有可能煉成“松柔體”。不過,人們可以根據太極運動的規(guī)律,選擇適合自己有效鍛煉的體育運動方式,依樣可以實現體內陰陽平衡的微調,達到維系強身健體的成效。
那么,太極體修煉過程有哪些規(guī)律,我們又該怎樣去運動才能提高健康度和提升生命的質量呢?在太極體修煉過程講究三要點:首先講究松柔理念,“以松為?!?;其次講究“勁”的運動,避諱“力”的運動;再次講究逆向思維,克服主觀妄動的意念。其核心是“勁”的運動。以三要點作為標尺,尤其“勁練”的特點,我們便可以對現代流行的各種體育科目做個取向,選擇有益于任督脈健康又適合自己興趣的運動方式。從運動性質來說,我們可以選擇相對輕柔的、勁練的、可持久的運動,放棄激烈的、對抗性強的、主動性強的運動;從鍛煉的實際效益來說,可以做這樣的取舍:水中運動要優(yōu)于地面運動,田徑優(yōu)于球類,足的運動優(yōu)于手的運動,溜冰滑雪優(yōu)于自由體操;小跑優(yōu)于快跑,步行優(yōu)于跑步,動胯優(yōu)于動臂,運勁優(yōu)于運力。具體說來,游泳比打球好;玩足球比玩籃球好;步行比跑步好......最簡單最基本的放松運動莫過于散步。
俗話說得好:“筋長一寸延壽十年”,其精髓就在于勁的活動,勁的活動是肢體松柔的前提,松柔又是修護任督脈通暢的保障??梢?,太極運動是人類健康運動的終極坐標。所以,如果人們能保持“以松為?!钡睦砟?,那么舉止投足皆可太極,生命的質量也會相應提升。
(作者單位:海南省海口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