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媽媽發(fā)喪回來,我的心像針扎一樣痛,上腿像灌了鉛一樣沉。天陰得快要滴下雨來,又起風(fēng)了,風(fēng)卷樹葉,紙屑漫天飛舞,院內(nèi)一片狼藉。我站在陽臺上,周圍景物一覽無余。慢慢地,我的雙眼盈滿了淚水,我不禁又想起了最后見媽媽一面時,她含混不清的、看似嘮叨的話。
媽媽生病多年,早已無法起床。那次周日返校前,我坐在她床邊,靜靜地聽她說話。因為她病得時間長了,說話含混不清,但,她的大腦是清醒的。媽媽有些話幾乎是重復(fù)了一遍又一遍,唯恐我記不得。有時一個問題她能問上五六遍,我都要耐心地回答。媽媽知道我即將要期中考試,一再叮囑我要好好學(xué)習(xí)。我恭敬地只答一個字:“是。”天晚了,爸爸催我快點返校。當(dāng)我拿起書包就要離開時,媽媽又好像想起了什么,拉著我的手叮囑道:“孩枝(子),向(上)和(課)要好好聽;過只(幾)天要累(冷)了,多呆(帶)點衣胡(服)吧?!碑?dāng)時我心里想:“媽媽實在是太嘮叨了?!庇谑牵荒偷攸c了點頭,便離開了。
誰知,還不到一周,爸爸打來電話說,媽媽走了,要我回去奔喪。我覺得天要塌了,媽媽永遠(yuǎn)離開了我!那句“上課要好好聽,過幾天要冷了,多帶點衣服吧”竟成了媽媽對我的最后叮囑。我痛苦得不能自已。這時我才感到,坐在媽媽床邊看她一眼,聽著她含混不清的話語,那也是溫暖的啊。媽媽雖然病魔纏身,但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在我的面前,她從沒有掉過一滴眼淚。聽爸爸說,臨終前的那個夜晚,她被病痛折磨得呻吟了一夜,還不時叫著我的名字。
“別哭了。”爸爸的話打斷了我的回憶。我轉(zhuǎn)過頭看見爸爸遞上一張紙巾。“爸,我媽這輩子活得太苦了?!蔽易テ鸺埥韥y抹了一把眼淚?!鞍Γ∥抑?,你想你媽,這也沒辦法,我們都盡力了!”終于,我抑制不住感情的潮水,聲淚俱下:“為什么,愛我的、苦命的媽媽走得這么早!老天不公啊!”
“姐姐,別傷心了,還有我呢!”幼稚、童真的妹妹拉著我的手說,“姐姐,我們出去玩吧!我陪你散散心?!?/p>
時間緩緩流過,耳旁仍回響著媽媽最后的話,眼前仍閃現(xiàn)著媽媽關(guān)心我、愛護我的一幕幕。我知道,媽媽走了,我和妹妹再也沒有媽媽可叫了。媽媽,您放心,我會把您的叮囑記一輩子——“上課要好好聽”,上好文化課,上好人生課,以回報您對我的愛。
這兩篇作文都能從自己的感受出發(fā),不但寫出了親人對自己的“愛的叮囑”,而且都用畫龍點睛之筆,道出了裝著“叮囑”出發(fā),健康成長,勇敢前行的心聲。語言樸實無華,感情真摯濃烈,讀來深受感動。寫法上也有相同之處,那就是運用了插敘手法,這也是一般回憶性文章常用的手法。不同之處就在于:
1.陳陽陽同學(xué)的作文選材于媽媽臨終前對自己說的一句含混不清的話;張海林同學(xué)的作文取材于爸爸的目光,從這目光中小作者讀出了“愛的叮囑”。
2.陳陽陽同學(xué)的作文主要運用了白描手法;張海林同學(xué)的作文主要運用的是特寫手法。
3.陳陽陽同學(xué)的作文多用生動的語言和神態(tài)描寫,使文章顯得細(xì)膩入心;張海林同學(xué)的作文多用概括性的敘述性語言,使作文顯得干練簡潔,一氣呵成。
綜合評分:陳陽陽同學(xué)的作文選材典型,表達深刻,描寫質(zhì)感強,感人至深,可得90分。張海林同學(xué)的作文雖然在選材、結(jié)構(gòu)、立意、表達等方面有獨到之處,但在語言運用、敘述描寫的功力上,仍有提升的空間,可得85分。
(楊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