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yè)展望報告(2017-2026)》預計,未來10年中國玉米種植面積總體下降,產量先降后升,消費需求增長有所加快,進口呈現下降趨勢,價格走勢有望由弱轉強。
報告分析,2016年,國內玉米面積13年來首次調減,全年玉米播種面積為5.51億畝,同比減少3.6%;氣候條件總體略好于上年,玉米單位面積產量398.18公斤/畝,同比增長1.3%;總產21955.4萬噸,同比下降2.3%,但仍為歷史次高水平。消費需求逐步回暖,玉米及其替代品進口減少以及畜禽等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帶動玉米飼料消費總量有所增加。玉米原料價格大幅下跌,企業(yè)成本明顯降低,深加工企業(yè)經營狀況普遍改善,開工率顯著上升,帶動玉米工業(yè)消費增加。食用消費和種用消費基本穩(wěn)定,估計全年玉米國內總消費約1.8億噸。國家取消了玉米臨儲政策,實行市場定價,玉米價格大幅下跌。
報告預測,未來10年,中國將深入推進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構調整將進一步深化,玉米種植面積將總體下降。預計2017年玉米種植面積將調減到5.38億畝,2020年進一步調減到5.13億畝。展望后期,隨著庫存水平降低,國內玉米供大于求格局將有效緩解,玉米種植面積有望呈恢復性增長,到2026年將穩(wěn)定在5.20億畝左右。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技進步的推動下,玉米單產水平將波動上升,2020年將穩(wěn)定在400公斤/畝以上。展望后期,玉米市場條件有望改善,加上科技進步作用,單產增速將有所加快,預計2026年有望達到425公斤/畝,比2016年增加26.8公斤/畝,年均增0.7%??偖a量先降后升,預計2017年玉米總產量2.12億噸,2020年進一步降低到2.07億噸,展望后期玉米生產將恢復增長,2026年玉米總產量有望恢復到2.21億噸水平,比2016年增長0.6%,未來10年年均遞增0.06%。
玉米回歸市場定價將顯著降低企業(yè)原料成本,有利于持續(xù)改善企業(yè)經營狀況和盈利水平,刺激玉米消費需求的增長。同時國家將致力于促進消費來消化現有玉米庫存,加上進口替代品減少等因素影響,玉米消費將走出持續(xù)低迷狀態(tài),轉入持續(xù)增長時期。預計未來10年,國內玉米總消費量年均增速為2.8%。價格方面,龐大的庫存壓力及階段性供大于求格局,將較長時間抑制玉米價格走勢。同時,玉米實行市場化定價后,國內外玉米市場的聯(lián)動性將顯著增強,國內玉米價格波動將趨于頻繁,波動幅度也將加大。預計短期內國內玉米價格將維持低位徘徊局面,但在當前價位上不會深度下跌。到2020年,隨著去庫存進程逐漸深入以及消費需求增長,國內價格總體將呈低位震蕩偏強運行格局。展望后期,國內供求關系轉向基本平衡,玉米價格將由弱轉強,再度進入上升周期。貿易方面,階段性供大于求的格局將抑制玉米進口,國內外價格迅速接軌將使國外玉米難以獲得持續(xù)性的價格優(yōu)勢,預計未來玉米進口將呈下降趨勢。
報告認為,未來10年玉米市場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在氣候變化頻繁的情況下,預計未來10年玉米市場面臨的自然風險和不確定性依然很大。宏觀經濟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將給玉米深加工及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帶來一定影響,從而影響玉米消費和玉米去庫存進程,給玉米市場帶來不確定性。此外,國際玉米供求格局如何變化,原油價格走勢如何,都將對玉米價格產生重要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變動也將對我國玉米的競爭力和進出口帶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