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菲+劉嬌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4-000-01
摘 要體育教學在中小學生的學習中有著啟發(fā)性的作用,使中小學生養(yǎng)成德、智、體、美、勞的健全人格,是中小學體育教學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課余訓練是實施開展教學計劃和有效提高教學內容的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堅實基礎。因此,為了推動廣大群眾體育和中小學生學校體育的廣泛開展,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體育運動樂趣,提高中小學生在運動發(fā)面的綜合素養(yǎng),需要體育教師嚴格遵循科學的訓練規(guī)律和合理的訓練方法,提高學生的訓練質量。
關鍵詞中小學生體育課余訓練學生
一、選題依據(jù)
中小學生步入初中以后,面對升學的壓力顯著增大,因為中招考試的的成敗將很大的決定一個學生的前途命運。當代重要的是大力發(fā)展素質教育,對于在體育上面有天賦的同學,怎樣施展其體育優(yōu)勢,怎樣能使天賦能夠成為學習和工作的推動力不是障礙石,應該是訓練老師要深思和挖掘的主要。
二、研究方法
(一)調查對象
本文用隨機抽查的方法對焦作市武陟縣多所中小學里的學生和教師共1000人進行問卷調查。
(二)研究方法
運用文獻資料研究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和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中小學生、學生家長、中學體育教師和學校一些領導(體育組教研主任)進行進行研究,從不同角度了解體育課余訓練的開展狀況存在問題以及對策方法,并從不同角度了解體育課余訓練的開展狀況存在問題以及對策方法,分析影響學生鍛煉的因素。分析影響學生鍛煉的因素。
三、焦作市武陟縣中小學生體育課余訓練的開展狀況
(一)重比賽名次,輕培養(yǎng)輸送
追求學生在比賽中的優(yōu)異成績,對冠軍的熱枕,一些體育老師在鍛煉中經常采用急功近利的訓練方法,忽略了對人才的開發(fā)和科學有效鍛煉,使學生對體育的熱度降低。
(二)小學生的體育課余訓練得不到有效保障
中小學體育課堂反對進行也與鍛煉,普遍憂心對教學的沖擊,“重智輕體”的思想體系很嚴重,造成體育教學業(yè)余訓練未能正常進行。此外,部分學校功近利的想要很高的升學率,業(yè)余訓練未能夠得到重視,耽誤到體育課余鍛煉的進程;
(三)參與體育課余訓練的學生較少
部分家長反對自己家的孩子花費很多的時間在體育鍛煉方面,普遍進行體育鍛煉即在浪費學習時間,并不支持孩子在體育業(yè)余訓練方面花太多的時間。
(四)學校的體育訓練條件影響了學生訓練的積極性
體育業(yè)余鍛煉對設施條件依賴性強,像對器材、場地設施依賴大于體育教學,體育業(yè)余鍛煉的計劃、因為要受到設施條件的局限沒有辦法實施,因而會影響學生以及體育老師進行體育鍛煉的熱情,更加影響體育業(yè)余項目的實施。
(五)班主任對體育課余活動的態(tài)度
同學踴躍參加體育鍛煉需要得到老師的全面認同,老師對體育鍛煉是支持還是反對很大程度上決定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熱情。當老師對體育鍛煉持贊同態(tài)度,學生將會踴躍參加體育訓鍛煉以及文化學習,使同學獲得堅定地體育思想和體育行為習慣。
四、如何解決現(xiàn)存問題
(一)科學安排訓練時間
課余鍛煉想要保證一定的訓練時間,并且在這一段時間里保證有一定的成效。要注意訓練時間的適度原則,每一次或者每一周的訓練要適度。根據(jù)學生的體質狀況具體分析保證在身體承受能力的范圍之內。
(二)合理安排訓練內容
體育課余訓練的主要內容不但包括對老師所講內容的復習,也應具體分析學生自身的體質狀況,根據(jù)學生身體的承受負荷來安排訓練的內容,加強各方面的鍛煉。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是每個學生在課余鍛煉中都能得到提高。達到體育鍛煉的目的。
(三)制訂訓練計劃
老師要及時更新訓練計劃,根據(jù)每一個訓練階段匹配出合適的訓練計劃,在課余訓練過程中,認真根據(jù)訓練計劃進行訓練,才有可能可以增強學生身體素質,激發(fā)學生體育訓練的興趣,達到體育課余訓練目標。
(四)確定課余訓練項目
課余訓練一定要有針對性,保持這樣才可以激發(fā)學生體育鍛煉的熱情,課余訓練項目應當按照學生的愛好和具體情況來確定訓練的項目。
參考文獻:
[1]王俊.如何開展小學體育課余訓練[J].成功(教育),2011,10(1):23.
[2] 王恃政.小學課余體育訓練現(xiàn)狀研究[J].發(fā)展,2012(2):15.
[3] 王曉棠,劉克舉,穆永存.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3(12):42.
[4] 姚蕾.體育院系教學與訓練學習指導[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13.
[5]王振華.青少年課余體育訓練的現(xiàn)狀研究[J].考試周刊.2014(9):12.
[6] 周登嵩,李林.全國中小學體育名師教學集錦[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22.
[7] 宋盡賢,廖文科.中國學校體育30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
[8] 劉雪群.提高小學體育課余訓練成績策略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2(12):65.
作者簡介:
劉菲(1994-),女,漢族,河南省焦作市,碩士研究生 單位:首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yè) 研究方向:健美操
郵寄地址:北京市北三環(huán)西路11號首都體育學院
劉嬌(1994-),女,漢族,湖北省十堰市,碩士研究生:首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yè) 研究方向:健美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