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梅
【摘 要】教學方式是教學是否有效的重要影響因素,教學方式有效,學生從課本和課堂中汲取知識的效率就會得到提高,因此初中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與教學質量緊密相關。在與學生的朝夕相處中,本人就如何提高初中學生英語整體水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寫了其中的一些做法與體會。
【關鍵詞】初中英語 交際能力 情感意識 教師素質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013
盡管英語教學已受到普遍重視,教學質量也在不斷提高,但由于長期的“應試教育”的影響,英語教學存在許多的問題,導致學生英語整體水平不高。在英語教學上,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提高農村初中學生的英語整體水平呢?本人結合自己的實踐,從努力控制學生的兩極分化,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不斷提高老師自身素質等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努力控制學生的兩極分化
學生的兩極分化猶如地區(qū)的貧富差距,差距越大,一個地區(qū)的生活水平就會被拉低,因此控制學生的兩極分化有利于提高英語的總體水平。然而初中學生英語成績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一直是初中英語教學中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尤其是農村來的學生,所處信息閉塞,對英語不夠重視,兩極分化嚴重。本人認為:首先,教師應十分重視其起始教學,設法讓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初中英語是一門全新的起始學科,老師要向學生廣泛介紹英語的重要性: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人用英語交際;大部分商業(yè)信件都是用英文寫的;四分之三的書報用英文編排的;一半的電話用英語打的。從這些數(shù)據(jù)來強調英語作為世界上的第一大語種在國際交往中的重要地位,同時要求學生留意收集英語信息,并相互交流,這一舉措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有較好的效果。對小學期間英語基礎不扎實的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他們樹立信心,盡可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來縮小與尖子生之間的差距,減小學生的兩極分化。
因材施教和及時進行課外輔導是保持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的基本策略。由于學生學習習慣、意志毅力、家庭環(huán)境等因素,學生的英語成績必然會有分化,但要減小差距,務必要保持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英語教師對此負有重要的責任。面對這種情況,本人重視因材施教的策略,確定了對后進生的教學目標,從基礎著手,如識記重點單詞、句子,朗讀表演對話、課文,鼓勵他們回答課堂上的一些簡單問題、基本問題,并努力完成中等難度的題目。比如,可以安排后進生輪流用英語做“duty report”,內容可以是日期、天氣、學生到校情況、今天上什么課,然后進一步讓他們找生活中的英語。讓他們大開眼界,讓他們感覺到原來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英語,大大提高了他們學英語的興趣。另外,本人對他們及時進行課外輔導,查漏補缺,指導學習方法,一些疑難問題反復強調操練,甚至提供必要的課外練習。
二、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
教育應該培養(yǎng)的是多型的應用人才,學生的交際能力是教學成果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英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老師應該通過多種形式進行教學,如創(chuàng)設交際情景來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語言藝術學科,是一種交際工具。在教學實際活動中,即使沒有一個真實的純英語交際的大環(huán)境,但我們絕對有能力營造、創(chuàng)設一個基本接近于說英語、用英語的交際小環(huán)境。大自然的千姿百態(tài),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優(yōu)美動聽的英文歌曲,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的人物形象以及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語言教學中的運用等無不給語言教師提供了豐富的交際素材。如教師可通過實物及教具演示、看圖及投影會話、扮演角色形象、詩歌故事演講、繪制簡筆畫等手段、組織英語演說競賽、課外英語角交流等活動,創(chuàng)設語言交際情境,提高學生綜合技能。這樣,將語言形式與語言意義和學生實際相聯(lián)系,通過動耳、動口、動手、動腦組織大量聽、說、讀、寫等交際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了初步語感,并內化知識,形成技能,增強了語言實踐運用能力。
三、教師要強化學生的“情感意識”
教師不僅只是教書,更在于育人,而育人之關鍵就應先成為學生的益友,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的核心是怎么看待每個學生,是否相信他們的學習潛能,是否設法幫助他們發(fā)揮潛能和個性。贊可夫曾經說過:“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方法就會變得高度有效。”所以,作為外語教師,首先要熱愛學生,真誠對待學生,要在學習上多鼓勵,思想上多了解,生活上多關心,這樣,學生會對教師產生信任與好感,進而對所學的知識也產生了興趣。比如通過這些看上去極為簡單的問話,既可以讓學生感到親切,也起到了語言交流的作用。例如,教師問:“How are you doing?”“You look so tired.Did you go to bed very late last night?”“If you have a fever,please tell me.”“Take care of yourself.”學生答:“I feel terrible.”“I have a headache.”“I watched a football match on TV last night.My favorite team won.”“I am sorry,I am afraid I must go to have a rest.”等等。在這些簡單的對話當中,教師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講授者,而是一個交流者,師生是良好的交流伙伴。
四、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和文化的體現(xiàn)者,只有當教師具備良好的自身素質,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因此,教師素質再教育的提高勢在必行。首先,要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yè)道德素質。新時期的教師要有愛崗敬業(yè)、熱愛學生、主動探索教育教學規(guī)律并為之改革率先垂范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其次,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文化素質,深入領會教學大綱,全面透徹地掌握教材,熟悉語言教學規(guī)律,研究學生心理和學習策略,同時加深對英語國家歷史背景、人文地理、民俗風情等跨文化的理解,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寬知識結構和視野,在教學中有的放矢。提高教師素質,一方面需要組織加強培訓,通過學歷進修和非學歷進修,繼續(xù)再教育培訓等新課程能否順利推行,一要看新課程的內容是否適合學生學習,即要有好的內容來吸引學生;二要看教師是否能勝任新課程,即要有好的教師來教學生。身為英語教師,我們應首先承擔起自己的重任——用多姿多彩的課堂來吸引、感染學生,向學生展示英語教育應有的魅力,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異,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為此我們教師自身應不斷“充電”,才能有足夠的能量釋放給學生,才能適應新課改的教學要求。教師可以通過努力學習來提高自己,使自己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榜樣,進而使學生喜歡自己、喜歡英語課。
總之,要提高初中學生的整體水平,離不開控制學生的兩極分化,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強化學生的“情感意識”和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等方面入手。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并非一日之功,還需要老師們在教學實踐中的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