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衛(wèi)紅
摘要:先從理論上分析了房地產價格、貨幣政策與通貨膨脹三者之間的關系,提出三個假說:流動性過剩影響房價、負利率推高房價、通貨膨脹和房價存在長期互動機制。然后以2003年1月到2016年12月的月度數(shù)據(jù)進行實證檢驗,證實了三個假說,并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房地產價格;通貨膨脹;貨幣政策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1.016
1引言
自從我國1998年實行住房市場化制度改革以來,房地產市場隨之快速發(fā)展,住房價格總體呈現(xiàn)上升態(tài)勢,尤其2003年以來價格上漲幅度明顯加大,房價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房地產市場不同于其他商品市場,是由于其本身具有消費和投資兩種屬性,房地產消費占居民家庭消費最大的一部分,個人大多通過住房抵押從銀行取得貸款,地產開發(fā)商依賴信貸資金的供給。從這幾點可以看出房地產市場與金融市場關系密切,貨幣政策改變將對房地產市場產生沖擊。
2理論分析
央行對房地產價格調控是基于房價影響通脹預期的理論之上。房地產的金融投資品屬性日漸增強,其價格代表對未來的消費需求,影響人們的投資決策和預期未來成本。房地產價格明顯影響通脹預期時,中央銀行就應該及時介入進行干預。
2.1貨幣政策對房價的影響
假說一:流動性過剩導致對房地產需求旺盛,進而推高房價。房地產領域的高收益率引導信貸資金大量流向該領域,也包括國外熱錢的涌入,造成房地產市場持續(xù)繁榮,是高房價的原因之一。
假說二:負利率推高房價。我國最近10年來,長期的負利率一方面減弱了人們的存款意愿,人們更傾向于投資房地產、股市,理財產品等來提高收益率,從而推高房價;另一方面,資本市場不發(fā)達,可投資品種少,加上2008年以來股市的長期低迷,促使大量資金流入房地產領域并抬升房價。
2.2房地產價格和通貨膨脹之間的影響
房地產價格通過財富效應、抵押品效應等影響通脹。房地產價格上漲,從長期看增加居民實際收入,通過財富效應影響物價水平;通貨膨脹通過收入效應,預期效應等影響房價。
假說三:通貨膨脹和房地產價格存在長期互動機制。
3實證研究
通貨膨脹率采用CPI同比增幅。房地產價格數(shù)據(jù)我們采用全國房地產開發(fā)業(yè)綜合景氣指數(shù)。廣義貨幣增速選取M2增幅指標。名義存款利率采取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存款利率受央行基準利率控制,不適合做高頻指標,我們采用名義存款利率減去通貨膨脹率的實際存款利率(r)作為分析指標。
以上指標均是從2003年1月到2016年12月之間的月度數(shù)據(jù)。其中國房景氣指數(shù)(HPI)來自于和訊財經網,M2和一年期存款利率來自于中國人民銀行網站,CPI數(shù)據(jù)來自于國家統(tǒng)計局網站。
首先對各指標進行平穩(wěn)性檢驗。本文采用軟件Eviews 6.0進行操作。
ADF檢驗結果表明HPI、r、M2、CPI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表現(xiàn)為非平穩(wěn),其一階差分序列在1%的水平下表現(xiàn)為平穩(wěn),各變量為一階單整序列,這說明各變量之間為同階單整,一階差分序列具有平穩(wěn)性,可能存在協(xié)整關系。
我們將數(shù)據(jù)分為兩組進行分析,第一組數(shù)據(jù)是HPI、M2、r,第二組數(shù)據(jù)是HPI、M2、CPI。
3.1對第一組數(shù)據(jù)進行約翰森協(xié)整協(xié)整檢驗
我們先對HPI、M2和r進行協(xié)整檢驗,滯后期選擇1到2。滯后期的選擇是根據(jù)(SC)施瓦茨準則、AIC(赤池信息準則)、LR(最大似然比)。
協(xié)整檢驗結果如下:跡檢驗表明存在3個協(xié)整關系,最大特征值檢驗表明存在1個協(xié)整關系。這說明HPI、M2、r之間存在協(xié)整關系。
協(xié)整方程:HPI=0.299084*M2+-0.391538*r
約翰森協(xié)整檢驗結果表明:M2上漲1個單位,房價上漲0.299084個單位,實際存款利率上漲1個單位,房價下跌0.391538個單位。
接下來建立VAR模型,并進行脈沖響應分析。滯后階數(shù)的確定是根據(jù)AIC(赤池信息準則)、LR(最大似然比)、SC(施瓦茨準則),其滯后階數(shù)為2期。
建立VAR模型,首先建立HPI對r的脈沖響應分析。根據(jù)脈沖響應結果:對r一個正沖擊,HPI的響應為負,并且逐漸擴大到第9個月左右到達最大值(-4),然后影響逐漸減小。
再建立HPI對M2的脈沖響應。根據(jù)脈沖響應結果:對M2一個正沖擊,HPI的響應為正,并且逐漸擴大到第11個月左右到達最大值(0.8),然后影響逐漸減小。
3.2對第二組數(shù)據(jù)進行約翰森協(xié)整協(xié)整檢驗
協(xié)整檢驗結果如下:跡檢驗和最大特征值檢驗均表明存在1個協(xié)整關系。這說明HPI、M2、r之間存在協(xié)整關系。
協(xié)整方程:HPI=0.2226947*M2+0.247951*CPI
約翰森協(xié)整檢驗結果表明:M2上漲1個單位,房價上漲0.2226947個單位,CPI上漲1個單位,房價上漲0.247951個單位。
接下來建立VAR模型,并進行脈沖響應分析。滯后階數(shù)是根據(jù)AIC(赤池信息準則)、LR(最大似然比)、SC(施瓦茨準則),確定其滯后階數(shù)為2期。
建立VAR模型,首先建立HPI對CPI的脈沖響應分析。根據(jù)脈沖響應結果:對CPI一個正沖擊,HPI的響應為正,并且逐漸擴大到第9個月左右到達最大值(約0.45),然后影響逐漸減小。
再對HPI和CPI做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檢驗結果表明HPI和CPI互為因果關系,說明HPI和CPI之間存在長期互動關系。
上述的實證檢驗證實了上文提出的三個假說:
第一,流動性過剩影響房價。實證檢驗表明M2
上漲1個單位,房價上漲0.299084個單位。脈沖響應結果顯示M2對房價有一個正向沖擊,并在大約一年之后達到最大值。
第二,負利率推高房價。實際存款利率下降1個單位,房價上漲0.391538個單位。脈沖響應結果顯示負利率對房價也是正向沖擊,在大約9個月之后達到最大值。我國從2003年底以來長期的負利率使得居民存款意愿減弱,更樂于投資于資本市場以贏得更高的收益。
第三,房地產價格和通貨膨脹存在長期互動關系。房地產價格上漲帶來通貨膨脹一定程度的上漲,通貨膨脹又反過來推高了房價。
4政策建議
通過上文的分析,本文提出如下三個政策建議。
4.1控制流動性過快增長
為了抑制流動性過剩對房價的刺激作用,一方面我國應該增強金融市場的廣度和深度,完善資本市場,拓寬融資渠道,更好的吸納過剩流動性。另一方面積極推動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制度改革,使得人民幣合理反映對內和對外價值,抑制國內資本大量流出和國際熱錢大量涌入。
4.2采用利率政策控制房價
我國貨幣政策多注重數(shù)量性工具(準備金政策、銀行信貸、貨幣供給等),對價格性工具(利率、匯率等)重視程度不夠,利率變化會對資產價格產生影響,通過本文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利率上漲對房價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貨幣政策有進一步改進的空間。
4.3統(tǒng)籌治理通貨膨脹和房價,防止房地產泡沫化
中央銀行應關注資產價格,特別是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綜合運用貨幣政策、行政手段、產業(yè)政策等調控房價,防止房價泡沫破裂給整個實體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
解決流動性過剩問題、控制房價和通脹,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從經濟和金融兩個層面著手,逐步實現(xiàn)經濟結構戰(zhàn)略性調整,收入分配政策改革,實現(xiàn)儲蓄與消費、消費與投資結構的均衡;逐步完善金融市場改革,增強金融市場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推動利率、匯率制度改革。
參考文獻
[1]趙昌川,張旭,彭劼.資產價格波動與前瞻性貨幣政策反應[J].南方金融,2016,(3).
[2]王益君.資產價格波動的通貨膨脹預期效應—基于房地產市場的實證分析[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6,(1).
[3]姚銀紅.貨幣政策的房地產價格傳導機制研究—基于SVAR的實證分析[J].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2015,(4).
[4]施有文,馬文杰.我國房地產價格與通貨膨脹的互動:2002—2011年[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5).
[5]陳詩一,王祥.融資成本、房地產價格波動與貨幣政策傳導[J]金融研究,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