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群燕
【摘 要】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存之本,也是衡量教師教育教學工作好壞的重要標準。課堂教學的高效與否恰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本論文主要探討了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些策略,包括如何課前對文本的研讀,課題導入的方法,課上提問的技巧,練習的選擇,評價方式的多樣化等。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高效策略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存之本,也是衡量教師教育教學工作好壞的重要標準。課堂教學的高效與否恰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從某種程度上說,沒有課堂教學的高效,就談不上教育教學的高質量。那么怎樣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語文課堂呢?接下來就談談自己的一點兒體會。
一、找準教學切入,提高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虼耍瑥慕潭嗄陙?,我想方設法去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語文學科。特級教師于漪曾說:“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首先應抓導入新課的環(huán)節(jié),一開始就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边@樣看來,教師課堂教學中高效的教學導入至關重要。教學中,應根據文本不同的文體、不同的主題精心設計不同的導語,找準學生學習的切入點,迅速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喚醒學生的真實體驗,激發(fā)后續(xù)學習的興趣,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墊。比如有人在教學《端午的鴨蛋》時設計了這樣的導語:“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這是唐朝一位叫文秀的詩人寫的《端午》中的兩句詩。那么我們當?shù)囟宋绻?jié)有些什么習俗呢?學生七嘴八舌,興趣濃郁。之后,老師又順勢導入課題:有句話說:百里俗不同,那么江蘇一帶端午的風俗又有些什么呢?很自然地引出了課題《端午的鴨蛋》,學生自然會興致勃勃地跟隨老師走進文本。
二、精心設計問題,合理適時提問
法國教育家盧梭說:“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闭n堂教學中問題設計得好,提問的時機恰當,能引起學生的思考,誘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去探究。因此,精心設計問題,合理適時提問顯得尤為重要。
如何精心設計要提的問題呢?我覺得要遵循幾個原則:
一是提問要有的放矢。所提問題一定要緊緊圍繞文本所在的單元教學重點和本課教學目標而設計。
比如我在教學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一文時,在引導學生“整體感知,理清線索”時,我設計了兩個問題:“(1)課文圍繞長媽媽寫了哪幾件事?重點寫的是哪件?為什么這樣安排?(2)從這些事中,你看出作者對長媽媽的感情有怎樣的變化?學生快速瀏覽課文之后,便能很快找到答案,而且他們也會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既熟悉了文章的內容,又明白了詳略安排與中心的關系以及本文以情感為線索的特點。
二是提問要有啟發(fā)性。如教學朱自清《背影》引導學生“拓展延伸,感受親情”一環(huán)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在你的人生經歷中,你的父母肯定也給予了你許許多多的關愛。想一想,其中的哪件事最令你感動,說出來與大家交流。每個學生都能回憶出與父母的生活點滴,情感的絲線一下被牽出,訴說得非常動情,聽之動容。
三是提問要創(chuàng)新。如我在教學《楊修之死》一文時,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領會楊修和曹操兩個人物的性格,我讓學生“合作探究,解讀死因”時,設計了這樣一個小活動:“楊修死因,曹操自是心知肚明,但楊修卻未必服氣,他可能認為是曹操的過錯。聰明的同學,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嗎?請結合你對文中曹操和楊修性格的理解,揣測楊修和曹操的心理,用現(xiàn)代漢語為他們設計一段對話。
楊修:主公,我何罪之有哇?
曹操:你 。
楊修:不,我之死,非我之過也,乃主公之過也。你 ?!?/p>
這一問題一出,學生情緒異常高漲,紛紛快速編寫對話,踴躍發(fā)言。學生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探究之后,自然就會明白一個道理,很多人的悲劇其實都是性格悲劇,他們也會從楊修的悲劇中受到啟發(fā)。
問題設計固然重要,那么什么地方可以設計問題,什么時候提出效果最好呢?教學內容決定教學方法,我們要根據所教的內容,在需要設計問題的地方設計一些啟發(fā)性的問題,方能激起學生的思維活動。這樣看來,所學的重難點處是一定要設計一些問題的,也就是文中的關鍵處、疑難處、含蓄處、精妙處。尤其是精妙之處,是學生的興趣所在,要循循善誘,引導學生進入文章的佳境,體會興味,愛上語文。如教學朱自清《背影》時,我在“父子浦口送別,望父買橘”那一重要語段處就設計了幾個小問題,學生一下就明白了這個語段的重要性,也能通過問題的探究把握語段的精美之處。
三、精選練習內容,關注學生差異
《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這說明了語文練習的重要性。練習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形成熟練的技能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但練習不在多,而在高效。高效教學的一個重要指標是“高效率”,因此高效練習必須是以改變過重的練習題負擔為目標的,必須以減少學生練習量為標志。高效的練習貴在舉一反三,訓練精要而答題能力又顯著提高。反之,練習做得再多再難,也不利于學生的學習進步與能力提高。當然,減少練習內容并不是簡單的做減法,而是做精心的篩選,根據教學目標,從大量的練習內容中挑選出最本質的最主要的東西讓學生練習,以保證學生掌握這些知識。同時教師還應該有自己的思考,努力開發(fā)、生成好的練習題。
一位老師在教學《背影》一課設計了這樣的作業(yè):本文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位平凡中透著高尚品質的父親。誰說父愛是粗線條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體現(xiàn)著濃濃的父愛。請根據文章內容或自身體驗用詩化的語言抒寫自己對父愛的感受。
這樣的作業(yè)設計,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本文父親形象和主題的理解,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滲透了對學生情感價值觀的教育,引導學生珍愛親情,理解父母。練習雖少,卻訓練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取決于教師自身教學藝術的發(fā)揮,也取決于教師對教學中情、趣、理的挖掘,這將是一條艱巨的道路。但無論怎樣,語文教學要立足教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選擇合適的活動方式,不斷學習、實踐、反思,這樣才能真正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煥發(fā)活力,凸顯實效。
【參考文獻】
[1]張林華《中學語文教學導入特點及方法研究》課題研究資料(2014.04.09)
[2]李玉飛《讓高效速讀訓練與語文常態(tài)教學對接》(2010.03.22)
[3]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初中語文教學隨筆: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的方法》(2012.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