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向華
周末的兒童樂園里有兩對母女在做沙畫,一位母親從色彩到布局,從筆觸到比例耐心地教著孩子,不時還搭把手,孩子卻縮手縮腳的,不敢伸手;另一位母親靜靜地坐在旁邊,幸福地欣賞著,孩子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沙畫世界里。陡然一看,第一位媽媽巧,懂得如何指導,孩子完成的作品就是不一樣,第二位媽媽拙,什么都不管,就讓孩子隨意地畫,作品就是一般。
相信很多人都很羨慕孩子有一位巧媽媽吧。但是,當我們靜下心來從孩子的角度去體會,從長遠的角度去考慮,可能事情完全不是我們所看到的那樣。巧媽媽可能在不知不覺中用成人的“標準”捆綁了孩子的意志和精神,一顆熱愛色彩與繪畫的種子,也許就這樣被扼殺在萌芽中。而拙媽媽手下的孩子在整個過程中收獲了自由,收獲了創(chuàng)作的熱情和美的熏陶,其實這才是周末沙畫的目的。
這讓我想到了兩位老師。學校有一位年輕的班主任,心靈手巧,寫寫畫畫,唱唱跳跳樣樣都不差,是同事們公認的“巧”老師。鄰班的班主任是一位快要退休的老教師,她常說自己歲數(shù)大了,老眼昏花、笨手笨腳的,自封為“拙”老師。因為是平行班級,所以“巧”老師與“拙”老師之間常常要進行各種對抗。
對抗一:辦報比一比
班報比賽,“巧”老師大顯身手,從設(shè)計、布局、寫寫、畫畫一個人全包了,既有速度,又有效果,大家都佩服。“拙”老師把材料等
都交給了學生,然后就不管了,學生雖也干得熱火朝天,但出來的班報那是比不過“巧”老師的,對抗結(jié)果,“巧”老師勝??墒呛罄m(xù)的手抄報比賽,“拙”老師的學生有了經(jīng)驗,動手能力強,各種主題的手抄報辦得有模有樣,“巧”老師班上的學生卻還在大眼瞪小眼地等老師伸手呢,對抗結(jié)果不言而喻。
對抗二:廣播操比一比
班級間進行廣播操比賽,“拙”老師說:“這老胳膊老腿的,可沒多少能力蹦呀跳呀的。”找?guī)讉€好學生分組練,“拙”老師只是監(jiān)督?!扒伞崩蠋熌贻p會跳,這可難不住她,抓緊時間,手把手教,一節(jié)課下來累得筋疲力盡。一個星期后,“巧”老師依然在喊著口號,教教這個,教教那個,依然累并快樂著?!白尽崩蠋煱嗌系暮⒆觽円恢痹陔S著音樂的節(jié)拍不厭其煩地練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廣播操對抗的結(jié)果是“巧”老師險勝“拙”老師。
對抗三:課堂教學比一比
語文課上,“巧”老師把自認為很好的識字方法,如,加減一筆、加減偏旁、換偏旁等教給學生,還讓他們記下來。可口訣朗朗上口,識字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白尽崩蠋煿膭钏膶W生旁逸斜出、大膽越出雷池,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學生自己的方法識記漢字。方法雖稱不上多么高深,上升不到一定的理論層次,可是效果卻出奇得好。對抗結(jié)果,“拙”老師勝。
對抗四:徒弟們比一比
“巧”老師總覺得學生掃不干凈地,桌子擺得不齊,黑板擦得不亮,因此常常跟在學生后面干這干那的,平日看著他們班上的衛(wèi)生一直不錯,可要是趕上老師出去開會、學習兩天,那班上的衛(wèi)生情況就另當別論了。反正班上的工作,離了“巧”老師就很難運行了?!白尽崩蠋煱嗌系母黜椆ぷ鞫悸鋵嵉饺?,班干部真的是老師的左膀右臂,衛(wèi)生、紀律等各種大小事情都有能人幫“拙”老師分擔,“拙”老師常常是甩手掌柜。對抗結(jié)果,“拙”老師完勝。
“巧”老師向“拙”老師請教:為什么我手下凈是些“拙”學生,離開老師就什么都不會,而您班上都是“巧”學生,各種能力的都有?
“拙”老師笑著送我一句老話:“巧母出拙兒,拙母養(yǎng)巧女。”“巧”老師恍然大悟。
從遺傳學的角度看這句話可能不科學。實際上這句話是有深刻含義的。拙母由于自己的能力有限,很多事情都要孩子自己去解決,這為孩子提供了鍛煉的機會。而孩子知道母親不能提供過多的幫助,也就迫使自己獨立去解決問題。日積月累,拙母就培養(yǎng)出了能力強的巧孩子。巧母由于本身能力很強,做什么事既有速度,又有質(zhì)量,所以她對孩子那笨拙的動作、老牛拉車的速度是無法忍受的,也就一切都包辦了。由于母親過高的要求,連續(xù)的失敗使孩子失去了自己做事的信心,也就事事依賴自己的巧母了。久而久之,巧母就培養(yǎng)出了能力差的拙孩子。
教育亦是如此,“拙”老師巧放手,為孩子提供自主機會,支持孩子自由地選擇、安排活動,允許他們通過多方面的努力解決問題,有耐心去容忍孩子的失敗,鼓勵孩子不輕易放棄克服困難的機會。孩子的能力在動手操作的實踐過程中獲得發(fā)展,最終造就了巧孩子?!扒伞崩蠋熓裁炊甲?,某些地方缺乏耐心和教育的智慧,管得太多,對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束縛,最終培養(yǎng)出來的都是拙孩子。
其實那個所謂的“巧”老師就是曾經(jīng)的我。在老教師的點撥下,我常常針對那句老話反思自己的教學工作?,F(xiàn)如今的我更推崇“我無為而民自化”。最好的教育是不教育。該放手時就放手,該放權(quán)時要放權(quán)。相信學生,多給他們一些具體的事情讓他們?nèi)プ觯屗麄冏约喝ンw會生活和學習的各種滋味。在放手的情況下,活動中更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同時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動手動腦,更能加深記憶,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相信每位老師都愿做一位聰明的老師,都愿選擇“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放手型”教育。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