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是 19世紀的荷蘭著名畫家,作為后印象派的巨匠之一,梵高沒有受過專門的繪畫訓練,生性聰敏過人,性格敏感易怒,梵高生前他繪畫作品可以說是默默無聞并不起眼,他去世后,其作品才獲得大家的喜愛和好評,所以梵高生前一直貧困潦倒。從梵高的繪畫創(chuàng)作生涯來看, 1881年他開始繪畫,不久他接觸了印象派的作品,著名畫家高更、魯本斯等對他的繪畫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他的感情強烈,擅長用濃厚的色彩表達對繪畫的狂熱癡情,是畫壇上繼印象主義之后的重要革新者。梵高的油畫《向日葵》是世界上最名貴的二十幅名畫之一,是梵高在陽光明媚的法國南部所作,是情感激烈、狂熱的即興作品 [1]。向日葵金黃色的花瓣熱情地向他綻放,他情緒激昂,用耀眼的黃色充斥整個畫面,厚重的筆觸帶有雕塑感,給予人們溫暖的感覺及精神上的振奮。梵高的油畫藝術對后來法國出現(xiàn)的野獸主義、德國的表現(xiàn)主義及抽象派產(chǎn)生了深遠廣泛的影響。 一、創(chuàng)作背景 此幅《向日葵》創(chuàng)作于陽光明媚燦爛的法國南部的阿爾勒,現(xiàn)藏于倫敦國家畫廊。梵高受荷蘭傳統(tǒng)繪畫與法國現(xiàn)實主義畫派的影響,繪畫風格比較寫實。 1886年后受巴黎的印象主義畫家和日本的浮世繪作品影響。因此他的視野大為開闊,作畫的色彩變得明亮起來,而黃色就是一種充滿激情而易于表達感情的色彩,黃色對于感情激烈喜好濃厚色彩的梵高來說,這是代表太陽的顏色,具有著特殊的意義,同時黃色還不難看出象征愛情的用意,以此表達自己對愛情的渴望。另一個原因就是梵高特別喜歡向日葵,喜愛用向日葵來裝飾他的房間,他曾多次創(chuàng)作以向日葵為主體的靜物作品。當他來到法國南部的阿爾勒時,他就為南方的璀璨陽光而欣喜,更為住處附近正開得金燦燦的向日葵而深深感動。于是一部真實體現(xiàn)梵高藝術風格和鐘愛的作品就在這樣的背景下于 1889年出爐了 [2]。 二、梵高《向日葵》油畫之美 提到《向日葵》就仿佛提到了梵高,可見這幅作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向日葵對梵高而言有著特殊的意義,油畫本身是蘊含著作者的情感的,黃色是太陽的顏色代表著愛情和希望?!断蛉湛穭?chuàng)作于陽光燦爛的法國南部,畫面中呈現(xiàn)出絢麗、明媚,同時又包含著和諧、優(yōu)雅和細膩。向日葵不單單是植物而更多包含的是原始沖動的熱情生命體。向日葵背景是用如同奶油般的黃色,表現(xiàn)單色平面,應該這就是日本版畫對梵高的影響。而色調(diào)統(tǒng)一的同時縱橫交錯移動,形成了獨特的質(zhì)感。作品中花莖的部分梵高則是細致的用綠色涂滿,畫面是涂了兩色背景后才補充畫的藍色橫痕。這種手法顯示受到在深色輪廓線包圍的地方涂上亮色的日本浮世繪以及高更的影響。加上細細的藍線使得花瓶更加突出于背景。此畫大體以黃色調(diào)和橙色調(diào)為主調(diào),其中用藍色和綠色細膩地勾出花瓣和花莖,簽名和花的中心也使用了藍色,形成了濃重的色點和醒目的效果。這些向日葵呈現(xiàn)出讓人心神蕩漾的燦爛輝煌。另外從作品中我們感覺到梵高是在激情難以控制的情緒狀態(tài)下創(chuàng)作的。梵高在花瓶部分也很有特點?;ㄆ康膬蓚€顏色剛好和背景的兩色相反,相對藍線以下的部分看上去很平坦,上半部分卻非常立體,而且用厚涂的手法強調(diào)厚厚的白色。他的精神意念和畫面色調(diào)的統(tǒng)一象征太陽的金黃色和向日葵相交融。正如人們所說梵高是一位“撲向太陽的畫家”。 畫面上粗糙的臺布,簡單的陶灌花瓶,陽光層層疊疊交錯的背景,臺布上泛著點點光暈,正值是向日葵盛開的季節(jié),十五朵向日葵中,其中幾朵花盤未完全顯露出來,帶著一點嬌嫩的綠色,另外幾朵向日葵則是成熟的,甚至是即將凋謝的,整個畫面流淌出來的是梵高內(nèi)心金黃色的肆意渲染,也暗示著在陽光的沐浴下,向日葵仍然逃脫不了衰老凋謝的宿命,仿佛是短暫的燦爛?!断蛉湛敷w現(xiàn)出來的永遠都是激情和活力,它呈現(xiàn)出單純的色面和確切的造型,算得上是凡高此類作品中的杰作。它以黃色為主色調(diào),添上一點綠色和青色,猶如一支黃、綠的交響曲。此外,花在畫面上是一種裝飾性的構思,因為筆觸有力,彰顯出頑強的生命力。一種說法是梵高把自己比擬成了向日葵,用《向日葵》中的各種花姿來表達自我,然而一生坎坷,愛情、生活都不如意的他卻畫出了一幅跟他境遇色彩完全相反的作品 [3]。生活中有的只是孤獨、抑郁和悲劇,梵高只能將渴望生活得到滿足的潛意識傾注進想象的作品中去,因此,那一朵朵如火焰般燦爛的金黃色向日葵,在散發(fā)著秋天的成熟的同時,更狂放地表現(xiàn)出他對生活的熱情、頑強追求和狂熱的渴望;向日葵所代表的意義的第二種說法是感恩的象征。 三、梵高油畫中的色調(diào)分析 在巴黎結(jié)識過印象主義畫家后,梵高追求的色調(diào)便逐漸明亮起來,他發(fā)現(xiàn)自己唯一喜愛的就是色彩,那些輝煌的沒有調(diào)和過的色彩。不過,梵高所表現(xiàn)出的色彩特征與印象主義畫家的色彩有很大差異。他早期的油畫作品中喜好用褐色調(diào),這原本是荷蘭畫派的一種特點,但在他天性中唯有一種波瀾起伏的熱情,縱使他拋棄荷蘭畫派一貫的低沉和暗淡的特點,并且迅速地離開了印象派 [4]。梵高的油畫作品色彩鮮明,色調(diào)明快,質(zhì)樸且單純,富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和沖擊力。 梵高大量使用純色調(diào),讓其作品的視覺沖擊力倍增,其中黃色調(diào)是梵高在油畫作品中經(jīng)常使用的色調(diào)。對于繪畫形體的表現(xiàn),受日本版畫的影響,梵高油畫作品中粗實的輪廓線和對比強烈的色塊給人予極大的視覺沖擊。前期印象派對自然色彩真實的前期的印象派往往對色彩的要求是自然真實,而梵高油畫作品的色調(diào)表現(xiàn)沖破了這種對對色調(diào)的運用、理解以及情感的抒發(fā)的束縛。他開始大膽沖破束縛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作。梵高的前期作品有部分是自然寫生,雖然畫面中強調(diào)了色調(diào)對比,但不重視傳統(tǒng)繪畫中的陰影空間表現(xiàn),已顯露抽象藝術。通過用明快的色調(diào)、夸張的色彩和黑白對比這些因素來完成作品。其中德國表現(xiàn)主義畫家和挪威畫家蒙克受梵高的影響最深。 四、梵高《向日葵》油畫的創(chuàng)作意義 梵高《向日葵》油畫流露出熾熱的情感,繪畫對于他來說是表達情感、同世界交流的方式,梵高在他的油畫作品中展現(xiàn)自我,表達他火熱的內(nèi)心世界,這使得油畫“鮮活”起來,仿佛賦予它生命,這更接近繪畫的本質(zhì)。梵高的一句話準確地表達了他的藝術追求:“我更希望通過強烈的色彩去表現(xiàn)自己,而不是一絲不變地將眼前利益準確描繪出來” [5]。當人們厭倦了照相機、攝像機等工具過于準確描繪現(xiàn)實社會時,人們對繪畫又有了重新的精神需求,而梵高的油畫作品正是集藝術和精神為一體的絕佳作品。 很多人都說梵高是一個瘋子,事實上梵高的油畫作品對現(xiàn)實的指導意義正是精髓所在,而不需要去追究需不需要學梵高,我們需要對梵高油畫作品中的藝術價值進行繼承和發(fā)展,梵高的筆觸、線條、色彩都是獨一無二的,對后來的繪畫流派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梵高《向日葵》作品中呈現(xiàn)之美正是他敢于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內(nèi)心世界,而不是把繪畫當成描摹世界的工具。 從《向日葵》這幅油畫中,可以發(fā)現(xiàn)它就是梵高和向日葵的融合,它既有向日葵的陽光和燦爛,也蘊含有梵高內(nèi)心的憤懣和憂傷。正如那句話所說:“真正的偉大的藝術,就是作品加上他全部的生命”。梵高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和靈魂來作畫。如果說他是個精神病人,那么他就是我們當中最杰出的精神病人。語言和觀念的不同會給不同地區(qū)的人交流起來造成一些麻煩,但是對美的追求和向往的表現(xiàn)方式是沒有國界的,雖然只是一盆向日葵油畫,其中蘊含的情感是每個熱愛繪畫藝術的人士所能體會得到的。梵高去世距今已經(jīng)有一個多世紀了,但他的憂傷和情感通過他的作品已經(jīng)漸漸的展現(xiàn)在我們這些后人面前,他的肉體已去,靈魂卻長存。繪畫作為人類情感宣泄的一種途徑,對梵高來說,他做到了。 注釋: [1]王靜.淺析梵高《向日葵》[J].華人時刊(下旬刊),2013,(9):259-259. [2]康學偉.再讀大師——透過《向日葵》看梵 ·高[J].美與時代(中旬刊) ·美術學刊,2013,(11):52-53. [3]孫藝嘉.《向日葵》——經(jīng)典作品分析[J].文藝生活 ·文海藝苑,2013,(7):75-75. [4]王喜娜.向日葵的怒放——淺析梵高[J].美與時代:下半月.2011,(8):81-83. [5]郎崇.梵高繪畫藝術風格評析——以《向日葵》為例[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1,(6):76-79. 于琳琳:山西大學商務學院藝術設計系專業(yè)基礎教研室講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