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淑媛
【摘 要】在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信息技術逐漸被應用到了實際教學中。將信息技術應用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有利于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本文主要對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有效應用信息技術進行討論。
【關鍵詞】信息技術;思想政治;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1-7384(2017)05-0089-02
在當前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的社會背景下,信息技術在教育系統(tǒng)中也逐步滲透。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開設的本質(zhì)意義,在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三觀的有效形成對學生個人素養(yǎng)以及后期的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由此就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將信息技術有效應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能夠促進教學質(zhì)量與效果的不斷提高。
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的意義
當前將信息技術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是教育系統(tǒng)進行改革的一個重要部分,這種教學方式主要就是將信息技術融入到思政課程的教學過程之中,并通過這種方式,有效地將教師的講授與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有機結(jié)合起來,將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充分凸顯出來。將信息技術在實際的課程教學中進行充分利用和融入,其本質(zhì)目的就在于提高思政類課程的教育教學質(zhì)量,促進學生自學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提高,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當前信息技術在思想政治教育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 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過程中缺乏自我反思
隨著思想政治課程的改革以及教學方式的轉(zhuǎn)變,信息技術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得到了一定應用。如教學課件、音頻視頻素材的廣泛使用,使得許多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感覺教學變得非常簡單。因而一定程度上輕視了思想政治教育,甚至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直接從網(wǎng)絡上下載一些現(xiàn)成的教學模板,同樣的模板可以連用幾年。許多教師滿足于現(xiàn)有的理論知識、教學素材與方式方法等,但事實上,思想政治知識也在不斷地豐富發(fā)展。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如果沒有意識到這些理論知識以及素材與實際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不協(xié)調(diào),還不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與素材,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深刻地反思了。
2. 教學內(nèi)容仍有一定局限性
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雖然有了信息技術的融入,但是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將內(nèi)容局限于教材,沒有進行相關的內(nèi)容延伸,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案例同樣也是以教材中的例子為主。這種教學方法表面上看來,采用了信息技術,似乎是教學模式的更新,但實際上由于教學內(nèi)容的局限性和較弱的時效性,實際教學效果仍然較差。而且教材中的大多數(shù)例子都側(cè)重于道德楷模、道德榜樣等,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脫離較大。這種局限性的教學內(nèi)容仍然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并沒有真正地發(fā)揮信息技術對教學內(nèi)容具有無限延展的優(yōu)勢,對思想政治教學的促進作用發(fā)揮較小。
3. 課堂教學過程缺乏足夠的互動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由于信息技術的應用,課堂信息量較大,一些教師為了保證課堂中關鍵知識的講解,教學速度較快,甚至將課件進行快速播放,學生的思考時間就所剩無幾。同時,對于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學生和教師之間如果沒有進行相關的互動,學生只是被動地去接受教學知識,其本質(zhì)還是灌輸式的教學。由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有效互動,實際教學目的并沒有達到,即使接受過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生,仍然有較大比例的學生不會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甚至缺乏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情感,不善做事、不會做人。這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互動性,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是發(fā)揮了教書的作用,育人效果尚未達到。
思想政治教育中信息技術應用的對策分析
1. 不斷強化思想政治教師的反思意識
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信息技術,要不斷進行反思。比如反思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是否能勝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于信息時代快速涌現(xiàn)的新工具、新方法和新內(nèi)容是否能適應并為己所用,教學內(nèi)容是否符合時代的要求、適應學生的需求,教學過程中是否真實表達自身的想法等。通過教師的教學反思,逐步讓教師認識自身的不足,從而豐富自身的理論知識,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特別是信息技術水平。依靠豐富的理論知識,不斷更新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保證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融會貫通,使得課堂教學生動風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斷汲取新知,跟上時代節(jié)拍;不斷進行教學反思,總結(jié)教育教學經(jīng)驗。同時教師要敢于面對和改進自己的偏差、錯誤,不斷提高業(yè)務能力,在反思中提高自我,進而能夠更加客觀地完成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
2. 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案例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信息技術,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將相關的知識更加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通過系統(tǒng)化的框架設計,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思考,這樣能夠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認識和理解。由于信息技術的應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能夠充分地利用信息技術獲得更多的典型案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客觀地認知這個世界。
比如,在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過程中,教材上存在的案例主要以成功人士的成長經(jīng)歷為主,更多的是偏重于正面的教育。但事實上,現(xiàn)實的社會中存在很多反面案例,社會上有反面案例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實際的思想政治教育還需進一步加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從“馬加爵殺人事件”“藥家鑫事件”等影響較大、轟動一時的案例中選擇出一些作為反面教材,這樣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保證正面教材和反面教材的配合,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利用信息技術可搜索到最新最全的可用信息,而且可以采用新聞報道、訪談實錄、案情回顧等不同形式呈現(xiàn)出來,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啟迪學生思考。根據(jù)這一反面案例,教師和學生還可以在課堂上對整個事件就個人的看法進行交流互動,以此提高教學效果。
3. 以學生為中心實現(xiàn)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和發(fā)展
在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將教學內(nèi)容和課程標準進行有效地結(jié)合,這樣才能保證課件的適用性。在實際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實際的課堂教學形式,在貼近教材內(nèi)容的前提下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設計,并進行適當拓展。例如,在講授有關堅持共產(chǎn)黨的領導的教學過程中,盡管書本中提供了許多材料和數(shù)字千真萬確,論證也很有力,但學生總有三分懷疑。這時作為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通過網(wǎng)絡和多媒體技術,查找整理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各方面實際變化的圖文數(shù)據(jù),如收入、生活水平和教育醫(yī)療條件。還比如98抗洪搶險、5.12大地震、反腐倡廉大動作等一系列人和事的相關圖文與視頻材料,并進行展示交流。這樣學生的懷疑大大減少,政治教學的可信度提高了,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對事物的本質(zhì)就有了正確的理解。
利用信息技術有效地模擬現(xiàn)實情境,將文字、聲音、動畫、圖像等信息組合在一起,傳遞給學生,從而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接觸實際、探究知識的氛圍,有效地解決了思想政治知識的抽象性和實際問題的具體性之間的矛盾。雖然當前信息技術在實際教學的應用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不過相信通過不斷的實踐和總結(jié),隨著新課改的推動以及信息技術在教育系統(tǒng)中的廣泛應用,在未來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信息技術一定能夠得到更有效的應用。
參考文獻
吳海光. 思想政治教育運用信息技術的實踐探索[J]. 陜西教育(高教),2016(3).
鄧貴林,黃夢雨.淺談信息技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J]. 法制與社會,2008(20).
凌丹妮,劉巖松. 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與對策思考[J]. 科教導刊(下旬),2016(11).
(作者單位:南京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